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1919-1949:1919-1949
- ISBN:978730027118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9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300271187 ; 978-7-300-27118-7
本书特色
本研究围绕新中国成立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之诸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作者立足于当前学界的研究前沿,在总结、分析和鉴别的基础上,试图从自身认识视角来研究问题并尝试做一些新的分析。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就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传播伟大事业。进步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编译马列经典著作,创造性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关乎近代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以1919—1949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传播为对象展开系统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历程、重要特点及历史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廓清其编译与传播脉络,分析编译与传播特点,梳理编译与传播途径,总结编译与传播经验,进而揭示其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
目录
一、国内外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问题的整体研究
二、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问题的专题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
八、课题研究的当代价值
**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自身思想力量和理论力量的感召
二、广大进步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了“智囊”和传播者作用
三、中国革命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
五、共产国际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客观要求与具体指导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出版机构的初步建立与完善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中共编译与出版机构的起步与探索
二、中央苏区时期编译与出版机构的初步完善
三、延安时期中央编译与出版机构的成熟与健全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的主要类别、重要途径与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早期选择性编译与传播阶段(1899—1919)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初步编译与传播阶段(1919—1927)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曲折编译与传播阶段(1927—1937)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编译与传播阶段(1937—1945)
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编译与传播阶段(1946—1949)
第四章 国共两党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过程中的博弈
一、建立和完善庞大的图书杂志审查系统
二、制定与颁布严格的图书杂志审查法规
三、国民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严酷审查与查禁
四、中共领导反查禁斗争的主要途径
五、中共领导反查禁斗争的历史影响
第五章 编译与传播过程中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
一、中共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简要历程
二、中共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本途径
三、中共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要特点
四、中共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经验与启示
第六章 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影响
一、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坚实的文本基础和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有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学理性研究和运用
三、推动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
四、为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兴社会科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普及,提高了广大民众政治觉悟与革命意识
六、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养料和丰富素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节选
(一)近代以来,没有哪一种哲学或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给中国带来如此深远的历史影响。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天起,便被赋予了革命实践的特殊品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编译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近代中国的编译与传播,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它使中国人的心理和思想经历了历史性洗礼,成为对近代中国革命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又一次重要思想启蒙运动。当年先进知识分子编译与传播的这些宏大理论巨著,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变革发挥了重要理论引导作用,如陈独秀、李大钊、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朱镜我、许德珩、李膺扬、郑超麟、杨东莼、邝摩汉、何锡麟、张仲实、王学文、于光远、向省吾、成仿吾、艾思奇、何思敬、华岗、陈启修、吴亮平、王思华、柯柏年、王实味、博古等等。在这样一群曾经为传播真理筚路蓝缕、为民族前途殚精竭虑的近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中,不乏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们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所发挥的“智囊”作用及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值得我们去关注。
摒除世俗的偏见,拂去历史的尘埃,他们是一群值得我们永远尊重和怀念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因为时代同样赋予了他们创造历史的主体角色,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探求做了*好的诠释。
历史,应该为他们留下一笔。
(二)本书稿是我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问题研究(1919―1949)”(项目批准号:13BKS019)的*终结项成果,共计38万余字。在完成书稿时,看到书房里八大堆厚厚的从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编译局图书馆、北京档案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等复印的各种档案文献资料,倍感温馨和亲切,感觉这两年多来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查阅大量研究文献和缜密思考,总算有了一个初步研究成果。从2013年课题立项到现在初步完成,在从事课题写作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感觉到了生活未曾有过的充实。除了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外,两年中我每天课余所做的事情就是把全部精力和时间投注于本课题的研究与写作之上,平均每天放在课题上的时间近12个小时,未敢有丝毫懈怠!自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框架的准确性,在尊重原申请书框架设计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先后召开多次小型学术研讨会,继续就课题的总体框架进行学理性论证,广泛征求专家同仁意见,丰富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
(2)根据研究计划,从国家图书馆、中央编译局、北京档案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等广泛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种资料,查阅大量史料,如档案资料、人物传记、历史文献、回忆录等,由于当前这些史料比较分散,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做史料整理工作。
(3)编辑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问题的论述,对当年进步知识分子编译与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分析当时他们由于政治背景、个人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方面存在的差异等。
(4)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论坛等的机会,与该领域研究专家交流研究心得,就课题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并有计划地撰写和发表部分阶段性研究成果。
(5)在前期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事课题*终成果的写作。在初步完成课题*终成果的基础上,征求专家同仁对定稿的意见。
(6)在成稿后的近一年时间里,根据专家同仁意见,对*终研究成果的框架结构、基本内容、语句表达、引文注释、标点符号、统计数字等诸方面,先后进行了10多遍认真修改,*后交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申请结项。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书中重要人物的介绍,未完全按照其“出场顺序”注释,而是在相关章节中根据人物的重要学术贡献做的注释说明。在本课题研究与写作过程中,围绕着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两年多来,在CSSCI专业*优核心期刊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教学与研究》等发表了部分学术论文,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这些初步研究成果的取得,为课题*终成果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无止境,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也没有止境。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问题的研究,当前国内学界呈现出“轻新中国成立前、重新中国成立后”的特点。学界对新中国成立前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和解决。为此,本课题立足于当前研究现状,力争对新中国成立前民主革命时期该问题的研究取得新进展。课题组系统整理、归纳已有理论观点和各种历史文献,以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为对象展开系统研究,注重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廓清编译与传播脉络,分析编译与传播特点,梳理编译与传播途径,总结编译与传播经验,进而揭示其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等。本书稿只是课题研究成果的一个小小载体,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继续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鉴于当前史料方面的局限性,对课题中的一些问题并未做深入探讨,在今后的教学与研究实践中会继续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史料整理和专题研究。近年来,有关马克思主义传播史问题的研究,成为中共党史学、新闻传播学、翻译学、历史学等多门学科研究者所青睐的对象。他们研究视角多样,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随着大量珍贵史料的挖掘,依然给本课题留下了广阔探究的空间。例如,关于中共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历程与经验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努力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今天,乃至将来,依然有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国内学界对中共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问题的整体考察视域较窄,主要围绕当前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及方法等方面展开阐述,而对在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不同时期中共学习经典著作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特征、基本途径、基本经验、重要作用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影响等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呈现出广度不宽、深度不够的特点,今后亟待加深对这些问题的整体研究。还有,学界关于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动关系的研究较为薄弱。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当前学界忽略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动关系问题的研究,它们之间联系密切,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在多方面对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在今后研究中需予以关注和加强,等等。
(四)本课题围绕新中国成立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之诸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尽管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资料运用上,表现在课题中个别地方对原始资料文本的掌握不够全面和恰当,个别专题的研究内容尚欠全面准确,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研究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对于课题研究的每个重要问题,作者都立足于当前学界的研究前沿,在总结、分析和鉴别的基础上,试图从自己的认识视角来研究问题并尝试做一些新的分析。为此,在课题写作过程中参考并吸收了学术界已取得的一些新的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使本书稿增色不少,在此对学术界同人深表谢意!同时,由于学识所限,有些行文可能言不尽意,甚至存在许多疏漏乃至错误,真诚期待学术界各位前辈和专家学者对本书稿提出宝贵批评和指导意见!
作者简介
王海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共党史党建领域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出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创新与发展的现实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基本经验研究》《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学术著作共16部(包括个人专著5部,编著11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教学与研究》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近30余篇。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3项,参与***和省部级课题12项。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5.2¥38.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5.9¥49.8 -
生活即是行动
¥19.2¥52.0 -
圣经的故事
¥19.1¥58.0 -
传习录
¥11.6¥55.0 -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人生和性爱的难题
¥13.9¥39.8 -
列宁全集4
¥3.8¥9.7 -
传习录:王阳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
¥10.1¥36.0 -
心灵的平和之美
¥17.1¥45.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4.3¥46.0 -
弗洛伊德论自我意识
¥14.1¥38.0 -
论语讲座
¥9.0¥23.0 -
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
¥15.7¥49.0 -
谈修养
¥9.0¥20.0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2.2¥33.0 -
十力语要初续
¥10.3¥24.0 -
时间哲学简史
¥19.2¥52.0 -
沉思录
¥18.4¥49.8 -
穿越时空,与孔子对话
¥17.3¥48.0 -
哲学讲话-大家小书
¥23.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