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研究

包邮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研究

¥69.5 (7.9折) ?
1星价 ¥69.5
2星价¥69.5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395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89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112239573 ; 978-7-112-23957-3

内容简介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是中国古代长城文化遗产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蕴藏着古代中国在规划布局中的聪明才智和宝贵思想。本书着眼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内外两侧,以整体性视角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军事策略三个方面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规划布局和选址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的内部思想。本书适于建筑历史、城乡规划和遗产保护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有关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编者按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章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主要特征 **节 由“九边十一镇”至“九边二十镇”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成 一、长城本体 二、军事聚落 三、信息传递与物资运输系统 四、其他要素 第三节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发展的阶段性 一、主动进攻时期的防线建设 二、边境局势转型期的防线建设 三、被动防守时期的防线建设 第四节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内部运作机制解读 一、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层次性、系统性与整体性 二、农牧交错背景下经济、文化及生产运作 三、明长城防御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二章 自然因素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的影响 **节 “天时”、“地利”与军事环境中的自然因素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自然观 二、“天时地利”影响军事布局及选址 第二节 “地利”蕴含的军事地理学思想与明长城军事聚落布局选址规律 一、明代兵法中的军事聚落布局及选址思想 二、明代北部边疆的军事地理格局 三、九边军镇的军事地理环境及规划布局机制 第三节 “天时”之不可抗性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辩证影响 一、明代兵书著作《投笔肤谈》中关于“天时”的军事思想 二、边界战争的季节性规律 三、气候恶化对防御体系的影响 第三章 社会因素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影响 **节 政治军事制度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选址与变迁影响 一、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建立的背景——密切相关的政治、军事制度 二、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演化条件——边防与外交环境 第二节 军事战事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变迁影响 一、影响防御体系布局的动因——九边战事及事件 二、军事防御体系的三次修筑高潮 第三节 经济因素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变迁影响 一、开中法与商屯——长城周边自然经济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商品经济荫芽 二、明蒙间的互市贸易——打破长城封闭性的经济渠道 第四章 军事思想策略对明长城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的影响 **节 长城边防策略的历史发展 一、边防成守的维形期——先秦时期 二、长城防御体系的形成期——秦汉 三、长城防御体系的发展期——南北朝至元朝 第二节 明代国家边防策略的转变对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布局的影响 一、主动防御策略下的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布局 二、主动向被动转型期防御体系的演化 三、被动防御形势下捉襟见肘的体系建设 第三节 重要地方官员与将领对区域边防体系建设的作用 一、余子俊修筑延绥镇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意义 二、坚守长城的蓟镇军事防御体系 三、明末东北边防时期辽东镇的防守与进攻 第五章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秩序带”概念解析 **节 “秩序带”定义初探 一、社会学范畴的“社会秩序” 二、哈耶克的“秩序”理论 三、“秩序带”定义解析 第二节 “明长城秩序带”解读 一、“明长城秩序带”是具有防御性的社会秩序 二、“明长城秩序带”中的“自发秩序” 三、“明长城秩序带”中的“建构秩序” 附录 附录一 明朝皇帝年表 附录二 明初北边防线内移表 附录三 明九边重镇军事聚落建置沿革统计表 附录四 《明实录》载明九边重镇对蒙军事战事统计表 附录五 《明实录》载明九边重镇对女真军事战事统计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