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101161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7cm
- 页数:3册(271;330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210116134 ; 978-7-210-11613-4
本书特色
《景德镇陶瓷史料(1949-2019)》纵贯七十年景德镇历史,横载陶瓷沧桑巨变,是景德镇陶瓷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当代人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书详近略远,为读者奉献了极具价值的陶瓷史料,对挖掘保护、传承创新、丰富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景德镇陶瓷史料(1949—2019)》详近略远,众手成书,为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贡献了有价值的陶瓷史料,它对挖掘保护、传承丰富景德镇陶瓷文化将发挥积极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49-1978,1979-1999,2000-2019三个时间段,分三个部分收集、整理了七十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有:陶瓷产业恢复发展,工商改造建立体制,夯实基础完善体系,技术革新工艺变革,产品创新国运兴瓷,科技兴瓷技术改造,科教文博体系完善,国企主导市场多元,推进改革变革图强等。图文并茂,完整地再现了景德镇陶瓷产业七十年来的发展。
目录
节选
概 述 镇因瓷兴,瓷以镇名。景德镇,一个以单一的陶瓷产业支撑一千多年,并以宋真宗年号为镇名的城市,旷世罕见!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名,景德镇的瓷器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国,成为中西方交流的使者,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从宋代独创影青瓷到元代发明高岭土加瓷石的二元配方,明清时期设御窑(器)厂,景德镇一直引领瓷业发展方向。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被誉为千年瓷都。1949 年5 月,新成立的中共景德镇市委、市人民政府努力恢复因内战凋敝的景德镇瓷业,在进行政策宣传、说服动员的同时,以科学务实的精神,着力解决陶瓷生产资金短缺、原燃材料供应紧张、交通运输受阻、市场流通不畅等实际困难,迅速恢复了瓷业生产,稳定了人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紧接着,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组建**家国有陶瓷企业,示范和引领建立公有制的陶2瓷工业;通过公私合营和赎买,将分散的陶瓷手工作坊逐步改造成为公有制的陶瓷企业;通过广泛开展以“找窍门、学窍门、传窍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古老的瓷都重新焕发青春。1953 年,我国实施**个五年计划,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景德镇通过对陶瓷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全市陶瓷行业组建了24户具有一定规模的制瓷企业,并*终整合形成十大国营瓷厂;通过厂房修建、产品调整、人员调配,从组织上为工业化大生产奠定了基础;在生产方式和技术上,不断增加投资,进行了以煤代柴的烧炼技术换代、瓷土矿石粉碎工艺改造、瓷坯干燥技术革新、陶瓷成型技术改进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在产品装饰和器形上,恢复、研制出60 多种高、低温颜色釉,研发新器形、新画面数千种。与此同时,创办部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馆、瓷用化工厂、陶瓷机械厂、陶瓷学校。成立瓷土矿山勘探工作队,并初步改造了四个矿区,新建了机制瓷土厂等。随着景德镇陶瓷矿山开采、原料加工、产品制造的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景德镇陶瓷工业化生产体系初步形成。
作者简介
《景德镇陶瓷史料(1949—2019)》编委会,是为组织、编写《景德镇陶瓷史料(1949—2019)》一书而专门成立的编写机构,以景德镇市四套班子领导为主任,由景德镇市瓷局、市史志办、瓷都晚报社、档案馆、陶瓷研究机构、陶瓷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
-
中国岁时节令辞典
¥31.8¥75.0 -
人类酷刑简史
¥23.6¥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5¥39.0 -
安史之乱
¥27.9¥6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中国通史
¥18.5¥45.0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8.9¥2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九说中国
¥8.0¥25.0 -
万历十五年
¥20.6¥25.0 -
日本历史
¥15.8¥48.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1¥29.8 -
小字白劳-李零自序集
¥22.1¥65.0 -
名师讲堂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26.5¥78.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3.6¥58.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 -
终局之地:南明那些事儿
¥21.8¥6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8.2¥52.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2.2¥36.0 -
中国的科名
¥13.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