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7245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316页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565724572 ; 978-7-5657-2457-2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有几点说明: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针对高校新闻传播所有专业的学生,着重培养未来记者的专业素养;明确新闻传播者的行为底线和伦理规范;系统训练其用法律和伦理的视角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未来记者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知识、技能、视野。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新闻传播专业知识,掌握**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了解新闻传播及相关领域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3)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对新闻传播现象和问题,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4)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三,本课程的教学地位  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培养方案:(1)新闻传播史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史;新闻学、传播学等基础理论);(2)新闻传播业务(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媒介批评、新媒体技术等);(3)传媒规制与新闻伦理(传媒制度变迁、政策规制;新闻伦理原则、伦理困境抉择模式等),三个板块相互补充,在教学和科研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四,本课程的教学达成度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安排的,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传媒制度变迁、政策规制;西方伦理渊源、新闻伦理原则、伦理困境抉择模式等内容。教学内容注意了前沿性,并注重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渗透。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专题研究等。教学方法适应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所以,教学大纲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体现了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要求。  五,紧密结合业界问题  本课程与新闻传播业界关系密切,需要学生每周关注主流热点新闻,用伦理与规制的视角,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解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灾难报道、性侵害报道、人质事件报道等。

目录

导论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传媒规制研究
**章 绪论
**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原则和方法
第二章 传媒规制关系
**节 传媒规制关系主体
第二节 传媒规制关系客体
第三节 传媒规制关系内容
第四节 传媒规制关系类型
第三章 传媒规制的基石
**节 知情权
第二节 表达自由
第三节 舆论监督

传媒规制篇
**章 维护国家安全
**节 国家安全
第二节 恐怖主义
第三节 国家秘密
第二章 维护社会稳定
**节 民族团结
第二节 宣扬邪教
第三节 淫秽色情
第三章 传媒与司法公正
**节 传媒与司法的关系
第二节 传媒监督中的问题
第三节 媒介素养与舆情应对
第四章 传媒与人格权
**节 传媒与隐私权
第二节 传媒与名誉权
第三节 传媒与肖像权
第五章 传媒与著作权
**节 著作权概论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和保护
第三节 著作权与邻接权
第四节 著作权与公共利益
第五节 著作权的侵权责任
第六章 传媒行政管理
**节 报纸期刊
第二节 广播电视
第三节 互联网信息
第四节 广告信息

新闻伦理篇
导论
新闻伦理研究综述
**章 新闻伦理概述
**节 西方伦理渊源
第二节 全球伦理规范
第三节 传媒伦理准则
第二章 新闻伦理规范
**节 保护消息来源
第二节 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第三节 隐私与公共利益
第四节 新闻准确性与更正
第五节 避免利益冲突
第六节 正当地获取信息
第七节 明确新闻界限
第八节 保持独立
第九节 避免新闻歧视
第十节 报道对象
第三章 新闻伦理原则
**节 生命伦理
第二节 *小伤害
第三节 善意原则
第四节 良知原则
第四章 伦理抉择模式
**节 波特图式
第二节 博克模式

附录
1.《儿童报道中的伦理原则和指南》
2.《记者行为基本原则宣言》
3.《美国职业伦理规范》
4.《美联社工作人员社交媒体使用守则》
5.《BBC编辑方针》
6.《澳大利亚采访病人的具体规范》
7.《澳大利亚自杀报道的具体规范》
8.《俄罗斯反恐怖主义报道公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军,*高人民法院“司法信息传播策划”专家、北京市互联网管理中心“网络新闻评议会”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伦理与法规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记协新闻发展公益智库“媒体职业伦理与社会责任”专家、中国“网络与信息法学会”理事、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政法舆情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联合国湄公河次区域“反拐项目”中国区域办公室(UNIAP)媒体记者培训专家。  基本情况: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美国UNC访问学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网络新闻与新媒体方向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广告管理与法规、传媒伦理与法规、新闻侵权责任与预防、媒介素养与舆情应对策略、传媒业版权保护与经营、互联网政策与法规。  主持课题和获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传媒法规与伦理研究”、主持广电总局部级社科项目“广告治理和监管法规政策研究”。专著《网络传播法律问题研究》获中国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担任评委和嘉宾:中央政法委全国综治奖、司法部全国法制好新闻奖、全国法院新闻金天平奖、中国电视法制委员会、北京网管办网络新闻评议会、人民网优秀论文等评委。担任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道德观察》《夜线》等栏目嘉宾。  应邀讲座:中央政法委、*高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司法局、省市县级法院、纪检监察系统、监狱管理系统、高校、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媒体单位、网站等。  被誉为“法律圈里的传媒人,传媒圈里的法律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