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59091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9cm
  • 页数:194页
  • 出版时间:2020-03-01
  • 条形码:9787555909125 ; 978-7-5559-0912-5

本书特色

红柯著《跃马天山》为“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丛书之一种。 一、该丛书是首部由当代著名评论家点评的涵括中国百年经典中篇小说、展示中国百年中篇小说创作实绩的大型文学丛书。 该丛书对“五四”以来中篇小说创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读者可以通过本丛书确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杰出中篇小说的阅读坐标。当代著名评论家何向阳、孟繁华、陈晓明、白烨、吴义勤对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文本进行了精彩点评,这对于读者欣赏把握这些经典作品起到了引导作用。 二、形式有突破。 丛书以作家分册,每册精选该作家经典、读者认知度高的作品。除经典作品以外,另附文学化的作家小传及作家图片若干幅。所附内容既可以为文学研究者、文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对普通读者深入理解作家作品同样大有裨益。 三、所选作家有较大影响力。 本书收录的是当代著名作家红柯的小说代表作。红柯的作品所具有的浪漫主义精神及人类学视野在当代文学谱系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内容简介

  《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跃马天山》收录的是红柯的代表作,中篇小说《跃马天山》《库兰》及《吹牛》。《跃马天山》叙事方式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的线性因果叙事,不同故事情节并置交织,写出了历史的深沉,也写出了新疆这块土地上曾经的忧患与沧桑。《库兰》写了旧俄部队首领阿连阔夫在新疆的生活,也写了俄国冒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中国的劫掠行径。《吹牛》采用了去情节化的点式发散手法,这种以心境和情感为中心的叙事方式与现实主义因果线性叙事构成了明显的不用,使小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隐喻性。

目录

跃马天山
库兰
吹牛
从边疆之诗到多元之诗
——红柯小说简论
吴义勤
展开全部

节选

  《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跃马天山》:  1931年夏天,进攻哈密的大行军给马仲英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哈密的和加尼牙孜阿吉反抗金树仁的暴政,与省军作战失利,派人到肃州求援。本来计划让团长马世明带兵去新疆。部队集合整装待发,马仲英给大家讲话,他问士兵们:“金树仁怕不怕?”  “不怕。”士兵们吼。  “还有大戈壁大沙漠,比咱甘肃的旱塬还要荒凉,怕不怕?”  “不怕。”士兵们越吼越凶。都是十八九岁的愣头小伙,天不怕地不怕。马仲英的尕劲就上来了,他跟着士兵一起吼,他十七岁带兵打冯玉祥,西北军的悍将刘郁芬等被打得鸡飞狗跳,要不是堂兄马步芳背后插一刀,十七岁那年西北三省的司令他就做了。一气之下他改名马仲英,弟弟马步杰改为马仲杰。他不要马步英了,骑上马,带上兵,吼着“马步芳日你娘,害得老子走新疆……”残部困守肃州。尕司令的威名留在大西北了,跟鹞子一样在旱塬和贺兰山上盘旋。  “老子还是尕司令,老子不老,老子领着弟兄们跃马天山,跃到山尖尖上,让金树仁尿裤裆。”  士兵们哄一声笑了,跟地雷一样。尕司令就爱这种大嗡声,士兵放一个很响的屁他都要表扬一番: “这小伙,屁眼跟大炮一样。”参谋提醒他:是马世明去新疆不是你。  “不成,头茬面应该留给本司令。马世明,马世明。” 马世明喊:“到。”  “马世明你狗日的不能占这个便宜,我去新疆呀,你给我当助手。”  马世明成了副司令。36师的部队,从连长到师长都叫司令。  尕司令开始挑兵,他嫌人多,打金树仁用不了一个团,半个团就够了。一千多小伙子站在大操场,每人挨尕司令一铁拳,打趔趄的都退后一步。尕司令挑出五百名精壮小伙,携带轻武器,开始他的新疆之行。  那正是炎热的夏季,从肃州到哈密的千里之地,全是大戈壁。黑石头无边无际,看不见一棵树,连枯木都没有,戈壁滩上一尘不染,石头滚烫。部队就像在烙铁上行走。尕司令不停地催着大家,他跟士兵一样斜挎着一杆来复枪,胯下一支驳壳手枪,跟儿马一样一跳一跃。荒凉的戈壁就像脚下的跷跷板,他在前边一路领先,大家紧跟在后边。五百个精壮小伙,跟轻捷迅猛的狂飙一样穿行在大漠深处。  一口气急行军一百多公里,他们看到野骆驼。他们进入大漠连一只蚂蚁都没看到,连沙漠里常有的蜥蜴都没有。他们朝野骆驼奔去,野骆驼在吃东西,他们要看看野骆驼吃啥东西,该不是吃石头吧!野骆驼见人就跑,士兵们“哗”全举起枪,枪栓拉动如同暴雨,枪口黑幽幽一声不吭盯着野骆驼,枪比他们还喜欢野骆驼。他们看到了野骆驼的食物,甘肃宁夏的西北边也有沙漠,沙漠里长着骆驼刺,生长在沙窝子里,多少有些水分。这里的骆驼刺跟一团火一样,长在石头缝里,石头滚烫,骆驼刺更烫,尖刺上像是要喷火。大家扒开根,根下全是沙石,散着热气。尕司令说: “看它的叶子,嘴长在叶子上。”叶片跟纽扣一样又圆又光,上边挡太阳,下边吸水分,从空气里吸。士兵们叫起来:“吸汗哩,咱身上的汗都叫它吸了。”“咱离开肃州它就开始吸了。”  大家感到饿,端起葫芦水壶一人只喝一口水,尕司令说了,一顿饭一口水。润润嗓子,就吃锅盔炒面饼子。有人带了鸡蛋,听人说过新疆热天沙子里能焐熟鸡蛋,带鸡蛋的人就扒一个坑,埋上鸡蛋,过十分钟鸡蛋果然熟了。尕司令吃了一个,太香,噎得人翻白眼。吃饭休息十五分钟,尕司令说走,大手一挥,大家一拥而上,戈壁滩一大片一大片往下掉,跟踏烂的席子一样。 日头在天上转圈圈。长长的一队人马,跟刀子一样,从肃州的西端到新疆的东边划一道口子,大戈壁被裁成两半。天山就是这样出现的,当碎裂的戈壁漂移时,一股神力一下子把大地掀到天上,全是大块大块的石头,石头顶着雪帽跟银盔一样闪闪发亮。有人叫起来:“祁连山,祁连山跟着我们。”  祁连山在甘肃与新疆交界处消失了,跟一群狂暴的野马一样,在天尽头扬起一绺褐色的长鬃。他们向南边眯望,只看见天尽头的褐色石阵,跟马脊背一样。 谁也没想到这是一群潜行的山脉,与他们遥相呼应,猛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雪峰和冰川闪烁银光,山谷一片幽蓝,跟枪管子上的烤蓝一样,那些没用过的新枪就是这种光泽。  “这么新的山,我的爷爷。”  “跟新媳妇一样。”  “怪不得叫新疆,新疆日他妈就是新。”  “马世明这儿子想吃头茬面。”  马世明嘿嘿笑: “你尕司令的命令嘛,我又没抢。”  “没抢你回去,去咱甘省吃洋芋吃炒面去。”  “我不去。”  马世明接了一脚还是不去。尕司令跟他耍哩,尕司令跟谁都能耍,这么一耍,大家不累了,耍耍闹闹比啥都解乏。大家又说又笑,戈壁滩上的石头跟马脊背一样噗溜噗溜往前窜,在天山脚下急行军,越行越急,群山一起一伏跟人赛跑哩。长长的队伍也是一起一伏,队伍跟山一样,山肩上扛宝剑似的冰峰,士兵肩上晃动着刺刀和枪管子,他们在追一样东西,山也在追一样东西。  “山追啥哩?”  “山追金树仁哩,追上就把他老东西颠下马鞍子。”  “山上有马鞍子?”  “山上有马鞍子。”  “谁腿上有劲谁就能骑。” 大家都抬起头看山,这么美的山,谁都想骑。  “那五百个瓜熊亏死了。”  “挨不起尕司令那一拳嘛,挨不起就提着裤子走。”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雄奇的山脉,这很符合他们的浪漫心理,他们一次次仰望那高傲威严的山峰。  “它就像个将军。”  “当将军就要到这搭来当。”  “薛仁贵征西就是这搭。”  “快看,前边有个樊梨花。”  ……

作者简介

  红柯,本名杨宏科,1962年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1985年毕业于宝鸡师范学院(现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中国作协全委会会员、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冯牧文学奖等。以长篇小说《西去的骑手》《生命树》《乌尔禾》等入围茅盾文学奖,被视为继柳青、杜鹏程、王汶石以及陈忠实、贾平凹、路遥等之后的陕西第三代标志性作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