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于南土——长江流域商周时期建筑的考古学观察

包邮居于南土——长江流域商周时期建筑的考古学观察

¥172.2 (7.9折) ?
1星价 ¥172.2
2星价¥172.2 定价¥2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43971
  • 装帧:平脊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7cm
  • 页数:16,224页
  • 出版时间:2020-02-01
  • 条形码:9787030643971 ; 978-7-03-064397-1

本书特色

商周时期是中国建筑的奠基时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学界对长江流域商周时期建筑的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不多,虽有一些成果,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尚缺乏对长江流域商周时期建筑全面、综合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力图在系统的搜集和梳理材料的基础上对商周时期长江流域的建筑做深入的讨论。

内容简介

商周时期是中国建筑的奠基时期, 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商周时期长江流域的建筑个体差异较大, 与黄河流域比较而言, 长江流域建筑形制较少, 结构简单, 制作粗陋 ; 在建筑结构技法、材料的选择等方面, 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色, 更适应长江流域湿润多雨、树木繁茂等自然地理条件。本书力图在系统地搜集和梳理材料的基础上对商周时期长江流域的建筑做深入的讨论。

目录

序一 序二 **章 绪论 一、选题及学术意义 二、考古调查与发掘概况 三、研究概况 四、课题意义及相关说明 第二章 建筑形制分类 **节 地面之下修建的建筑 第二节 平地起建的建筑 一、单间 二、连间 三、套间 四、不规则形状 第三节 台基上起建的建筑 一、低台起建的建筑 二、高台起建的建筑 第四节 干栏式建筑 第三章 建筑结构分析 **节 地基及台基的处理 第二节 柱网结构 第三节 柱与础的设置 一、柱 二、础 三、柱础坑 第四节 室内地面的铺设 第五节 门道的修建 一、半地穴式房屋的门道 二、平地起建及低台建筑的门道 三、门 第六节 台阶的修砌 第七节 墙体的建造 第八节 屋顶的构造 第九节 散水的铺设 第十节 排水设施 一、明水沟 二、暗水道 第十一节 窗 第四章 建筑材料概说 **节 砖 第二节 瓦 一、板瓦 二、筒瓦 第三节 陶水管 第四节 铜构件 第五节 木、竹构件 第五章 功能性质的讨论 **节 居住之所与聚会之所 一、居住之所 二、聚会之所 第二节 仓储类建筑 一、府库 二、粮仓(或盐仓) 第三节 作坊类建筑 一、铸铜作坊 二、制陶作坊 三、玉石作坊 第四节 排水设施 第五节 道路 第六节 建筑奠基 第六章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建筑之比较 **节 建筑形制之比较 一、地面之下修建的建筑 二、平地起建的建筑 三、低台起建的建筑 四、高台建筑 五、干栏式建筑 第二节 建筑结构之比较 一、地基及台基的处理 二、柱网结构 三、柱与础的设置 四、室内地面的铺设 五、门道的修建 六、墙体的建造 七、屋顶的构造 八、散水的铺设 九、排水设施 第三节 建筑材料之比较 一、砖 二、瓦 三、陶水管 四、铜构件 第四节 功能性质的讨论 一、府库 二、粮仓 第五节 建筑在聚落中的位置 第六节 建筑奠基现象之比较 第七章 长江流域典型个案分析 **节 盘龙城遗址商代大型建筑试析 一、堂屋结构 二、墙体的修筑 三、擎檐柱的使用 四、门的设置 五、散水的铺设 六、回廊的复原 第二节 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试析 一、土台形制分析 二、遗址年代分析 三、羊子山土台与成都平原商周时期遗址关系分析 四、小结 第八章 结语 一、本书的主要结论 二、对商周建筑等级差别的几点认识 三、本书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插图 图1-1 中国地图 图2-1 吴城遗址1973QSWT2F1平、剖面图 图2-2 江西铜鼓平顶垴F1平、剖面图 图2-3 江西铜鼓平顶垴F2平、剖面图 图2-4 江西铜鼓平顶垴F3平、剖面图 图2-5 江西都昌小张家F1平、剖面图 图2-6 江西婺源茅坦庄F1平、剖面图 图2-7 江西德安陈家墩94DCF10平、剖面图 图2-8 江西德安石灰山T9F2平面图 图2-9 贵州毕节瓦窑F3平、剖面图 图2-10 江西新余赵家山F2平、剖面图 图2-11 湖北鹤峰刘家河F5平、剖面图 图2-12 江西瑞昌檀树咀F4平、剖面图 图2-13 江西赣州竹园下F2平、剖面图 图2-14 江西赣州竹园下F12平、剖面图 图2-15 湖北红安金盆西周房屋遗迹 图2-16 金沙遗址芙蓉苑南地点F32平、剖面图 图2-17 金沙遗址芙蓉苑南地点F33平、剖面图 图2-18 金沙遗址芙蓉苑南地点F34平、剖面图 图2-19 金沙遗址“兰苑”地点F15平面图 图2-20 金沙遗址郎家村“精品房”地点F61平、剖面图 图2-21 江西赣州江竹园下F6平、剖面图 图2-22 金沙遗址芙蓉苑南地点F31平、剖面图 图2-23 四川省成都市黄忠村遗址F6平面图 图2-24 安徽霍山戴家院F2平面图 图2-25 安徽霍邱堰台F3平、剖面图 图2-26 湖北巴东吴家坝ⅠF1平、剖面图 图2-27 重庆忠县中坝F15平、剖面图 图2-28 重庆忠县中坝F19平面图 图2-29 成都温江“西藏地质花园”F1平、剖面图 图2-30 江西铜鼓平顶垴F4平、剖面图 图2-31 江西吴城遗址1992ZWF1平面图 图2-32 贵州毕节瓦窑F4平面图 图2-33 湖北秭归何光嘴F3平面图 图2-34 盘龙城杨家湾PYWF2平、剖面图 图2-35 盘龙城杨家湾PYWF3平面图 图2-36 江苏镇江马迹山F7平、剖面图 图2-37 湖北盘龙城商代遗址F1平、剖面图 图2-38 湖北盘龙城商代遗址F2平、剖面图 图2-39 安徽阜南台家寺F12平面图 图2-40 湖北江陵纪南城松30号基址平面图 图2-41 四川广汉三星堆青关山F1示意图 图2-42 安徽阜南台家寺F15平面图 图2-43 安徽阜南台家寺F18航拍图 图2-44 江西修水山背跑马场F1平面图 图2-45 湖北盘龙城杨家湾PYWF1平面图 图2-46 安徽霍山戴家院圜丘建筑平、剖面图 图2-47 湖北武汉盘龙城F1、F2、F3位置图 图2-48 湖北大冶五里界F2平、剖面图 图2-49 湖北潜江龙湾放鹰台一号台基宫殿基址平面布局图 图2-50 四川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实测及复原平、剖面图 图2-51 四川成都十二桥木结构建筑遗迹平面图 图2-52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郎家村“精品房”地点F63平面图 图2-53 湖北圻春毛家咀木构遗迹一平面图 图2-54 湖北圻春毛家咀木构遗迹二1号房平面图 图3-1 A型江西赣州竹园下F 图3-2 B型安徽阜南台家寺F 图3-3 B型四川成都黄忠村F 图3-4 B型四川成都金沙遗址芙蓉苑南地点F 图3-5 C型湖北武汉盘龙城F 图3-6 C型湖北江陵纪南城松30号基址F 图3-7 D型江西修水山背遗址跑马场F 图3-8 D型江西铜鼓平顶垴F 图3-9 E型安徽霍山戴家院F 图3-10 F型成都金沙郎家村“精品房”地点F 图3-11 F型湖北圻春毛家咀F1、F 图3-12 Ab型明柱湖北盘龙城F 图3-13 安徽霍邱堰台遗址Bb型双暗柱平、剖面图 图3-14 Bb型暗柱金沙遗址芙蓉苑南地点F 图3-15 C型半壁柱 图3-16 石础 图3-17 柱础坑 图3-18 湖北鹤峰刘家河F5门道平面图 图3-19 江西赣州竹园下F2门道 图3-20 金沙遗址芙蓉苑南地点F 图3-21 金沙遗址芙蓉苑南地点F 图3-22 金沙遗址芙蓉苑南地点F 图3-23 盘龙城杨家湾 PYWF 图3-24 忠县中坝F15门道 图3-25 忠县中坝F19门道 图3-26 纪南城西城垣北边门 图3-27 纪南城南垣水门 图3-28 江陵溪峨山M2椁室木板门 图3-29 江陵溪峨山M16椁室木板门 图3-30 江陵太晖观M50椁室木板门 图3-31 随县曾侯乙墓墓主内棺左侧壁板图案 图3-32 潜江龙湾放鹰台一号台基之台阶 图3-33 战国中山国灵寿城 M8101:4铜鉴纹饰 图3-34 上海博物馆藏“刻纹燕乐画像楕杯”摹本之一 图3-35 上海博物馆藏“刻纹燕乐画像楕杯”摹本之二 图3-36 上海博物馆藏“刻纹燕乐画像楕杯”摹本之三 图3-37 湖北巴东汪家河F2夯土墙 图3-38 六安堰墩西周遗址木骨泥墙 图3-39 六安堰墩西周遗址红烧土墙解剖图 图3-40 金沙遗址“兰苑”地点F 图3-41 金沙遗址郎家村“精品房”地点F 图3-42 成都十二桥遗址ⅠT20茅草编织物 图3-43 圻春毛家咀遗迹二1号房木板墙 图3-44 江西德安石灰山T9F1石墙 图3-45 宁波象山塔山石墙 图3-46 湖北宜昌上磨垴石墙 图3-47 安徽阜南台家寺F 图3-48 成都十二桥Ⅱ区T36屋顶遗迹 图3-49 浙江绍兴M306:13铜屋模型 图3-50 中山国灵寿城M8101:4铜鉴纹饰 图3-51 江苏六合东周墓铜匜纹饰 图3-52 谏壁王家山东周墓铜盘纹饰之一 图3-53 谏壁王家山东周墓铜盘纹饰之二 图3-54 吴城遗址1992ZWF1散水 图3-55 纪南城内陈家台遗址散水 图3-56 湖北巴东汪家河F2散水 图3-57 盘龙城杨家湾PYWF2明水沟 图3-58 盘龙城南城垣石砌排水暗沟 图3-59 盘龙城F2西侧陶制排水管道 图3-60 纪南城松柏村鱼池地点排水管 图3-61 纪南城88松鱼2号房基(F2)排水管 图3-62 纪南城鱼池地点制陶作坊排水管 图3-63 随县曾侯乙墓墓主内棺足挡 图3-64 江陵溪峨山M2格子窗 图3-65 绍兴M306:13铜屋模型之窗 图3-66 长沙仰天湖M25雕花木板 图4-1 Aa型空心砖 图4-2 Ab型空心砖(益阳兔子山 J9 ⑧:14) 图4-3 B型方形砖(江陵郢城砚 T1 ⑤:26) 图4-4 板瓦 图4-5 A型筒瓦 图4-6 B型筒瓦 图4-7 陶水管 图4-8 纪南城松30号台基T17 ③:1铜铺首 图4-9 绍兴娄宫里木栅村出土的青铜构件 图4-10 十二桥遗址ⅠT18木构件堆积 图4-11 十二桥遗址ⅠT19小圆竹堆积遗迹 图4-12 十二桥遗址木、竹构件结合方式遗迹 图4-13 长沙仰天湖M25雕花木板 图5-1 偃师商城Ⅱ号建筑群平面示意图 图5-2 偃师商城Ⅱ号建筑群府库建筑平面图 图5-3 北坞古城府库建筑 图5-4 礼县大堡子山21号建筑平面图 图5-5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青关山F1示意图 图5-6 安徽阜南台家寺F15平面图 图5-7 江西铜鼓平顶垴F 图5-8 江西铜鼓平顶垴F 图5-9 江西铜鼓平顶垴F 图5-10 湖北江陵纪南城新桥村排水管 图5-11 安徽淮北相城大型排水设施平、剖面图 图5-12 江西吴城遗址道路 1992ZWL1平面图 图6-1 藁城台西F11平、剖面图 图6-2 郑州铭功路C11F103、F104、F 图6-3 安阳孝民屯F 图6-4 安阳孝民屯F 图6-5 陕西扶风云塘F1平面图 图6-6 陕西扶风齐镇F4平面图 图6-7 洹北商城宫殿区1号建筑基址平面图 图6-8 陕西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基址平面图 图6-9 陕西周原凤雏甲组建筑基址平面图 图6-10 偃师商城2号建筑及东、西两侧遗迹平面图 图6-11 柘城孟庄F1、F2、F3剖面图 图6-12 偃师商城五号宫殿建筑 图6-13 周公庙先周建筑夯土基址 图6-14 洹北商城宫殿区1号基址的主体建筑 图6-15 陕西凤雏甲组基址主体建筑 图6-16 陕西扶风召陈F 图6-17 河北藁城台西F11之门道 图6-18 陕西沣东普渡村H 图6-19 河北藁城台西F4门道分布图 图6-20 黄河流域商周时期陶水管 图6-21 铅 0003号铜构件 图6-22 小双桥采集铜构件(89ZX采:01) 图6-23 殷墟甲组十一基址铜础平、剖面图 图7-1 偃师商城八号建筑基址平面图 图7-2 洹北商城宫殿区1号建筑主体殿堂平面图 图7-3 盘龙城F1平面图 图7-4 盘龙城F2平面图 图7-5 郑州商城宫殿区C8F15平面图 图7-6 盘龙城F1、F2、F3想象复原图 图7-7 院落式建筑平面图 图7-8 羊子山土台遗址实测及复原平、剖面图 图7-9 羊子山地形图 图7-10 羊子山土台平、剖面复原图 图7-11 成都平原商周遗址分布示意图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明,辽宁抚顺人。本科就读于辽宁大学历史系,硕士和博士均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硕士师从张辛教授,博士师从刘绪教授。2013年取得博士学位后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数年,期间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做博士后。本书为其承担的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现就职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夏商周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古代建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