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8184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84页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030581846 ; 978-7-03-058184-6

本书特色

本书基于新建的各种忆阻模拟器,提出多种新颖的忆阻电路与系统,并开展相应的多稳定性分析。内容包括:忆阻模拟器的数学建模与特征分析,忆阻电路与系统的电路综合、数学建模与稳定性分析,忆阻电路与系统多稳定性现象的数值仿真、电路仿真与硬件实验。各章节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读者可以参照不同章节内容对忆阻电路与系统开展相应的多稳定性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多种新颖的忆阻模拟器, 由此构建了多种新颖的忆阻电路与系统, 从而开展了相应的多稳定性分析。内容包括: 忆阻模拟器的数学建模与特征分析, 忆阻电路与系统的电路综合、数学建模与平衡点稳定性分析, 忆阻电路与系统共存多吸引子行为的多稳定性现象的数值仿真、电路仿真与硬件实验验证。各章节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读者可以参照不同章节内容对忆阻电路与系统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目录

前言章分立元器件实现的忆阻模拟器1.1忆阻定义与本质特征1.1.1理想忆阻的定义1.1.2忆阻的一般定义1.1.3忆阻的本质特征1.2基于运放与乘法器的忆阻模拟器1.2.1磁控忆阻的数学模型1.2.2正弦电压激励分析1.2.3磁控忆阻的本质特征1.2.4磁控忆阻模拟器1.2.5PSIM电路仿真验证1.3基于二极管桥的广义忆阻模拟器1.3.1广义忆阻模拟器建模1.3.2广义忆阻的本质特征1.3.3广义忆阻的实验验证1.3.4广义忆阻的四种类型第2章自治和非自治忆阻混沌电路2.1三阶自治忆阻带通滤波器2.1.1三阶忆阻:BPF混沌电路2.1.2平衡点及其稳定性2.1.3动力学行为的数值仿真2.1.4硬件实验验证2.2三阶自治忆阻振荡电路2.2.1忆阻振荡器的数学建模2.2.2准周期与混沌簇发振荡2.2.3忆阻振荡器的复杂动力学2.2.4动力学行为的0-1测试2.2.5硬件制作与实验证实2.3二阶非自治忆阻混沌电路2.3.1二阶非自治忆阻电路2.3.2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演化2.3.3动力学行为的数值仿真2.3.4硬件实验与捕捉的吸引子第3章忆阻电路的多稳定性3.1非理想压控忆阻蔡氏电路3.1.1改进型忆阻蔡氏电路3.1.2依赖于初始状态的动力学行为3.1.3归一化忆阻系统与稳定性3.1.4不同初始条件的忆阻系统动力学3.1.5依赖于初始条件的多吸引子3.2改进型忆阻带通滤波器3.2.1改进型忆阻二极管桥模拟器3.2.2三阶忆阻BPF混沌电路3.2.3忆阻BPF电路的动力学行为3.2.4依赖于初始条件的多吸引子3.2.5硬件实验验证3.3改进型忆阻文氏桥振荡器3.3.1改进型非理想压控忆阻模拟器3.3.2忆阻文氏桥振荡器的建模3.3.3线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分布3.3.4双稳定性动力学行为3.3.5仿真与捕捉的共存吸引子第4章忆阻电路的超级多稳定性4.1基于有源BPF的忆阻蔡氏电路4.1.1忆阻蔡氏电路的数学模型4.1.2线平衡点与稳定性分布4.1.3数值仿真和电路实验4.1.4共存无限多吸引子行为4.2基于两个忆阻的蔡氏超混沌电路4.2.1忆阻模拟器的数学建模4.2.2忆阻蔡氏电路的数学建模4.2.3面平衡点与稳定性分布4.2.4基于初始条件的超级多稳定性4.2.5硬件实验验证第5章忆阻系统的超级多稳定性5.1基于忆阻的退化Jerk系统5.1.1数学模型及其非对称吸引子5.1.2四根线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5.1.3共存无限多吸引子行为5.1.4吸引盆与无限多吸引子5.1.5瞬态周期稳态混沌的转移行为5.1.6硬件实验与PSIM仿真5.2忆阻超混沌隐藏振荡系统5.2.1忆阻超混沌系统的构建5.2.2典型隐藏超混沌吸引子5.2.3依赖于参数的隐藏超混沌行为5.2.4依赖于忆阻初值的超级多稳定性5.2.5实验测试与PSIM仿真第6章忆阻神经系统的非对称吸引子6.1忆阻HR神经元模型6.1.1HR神经元模型概述6.1.2忆阻HR神经元模型6.1.3共存非对称吸引子6.1.4隐藏共存非对称行为6.1.5电路设计和面包板实验6.2忆阻Hopfield神经网络6.2.1双曲型忆阻模拟器6.2.2忆阻HNN模型及其有界性6.2.3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6.2.4非对称吸引子的共存行为6.2.5电路仿真与硬件实验参考文献附录改进型常用MATLAB程序代码彩图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