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新经济学讲义

包邮何新经济学讲义

¥26.4 (4.1折) ?
1星价 ¥37.7
2星价¥37.7 定价¥6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3844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3,381页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14384406 ; 978-7-5143-8440-6

本书特色

☆何新是中国有“高层智囊”之称的经济学家。 何新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多有建言,在当今思想界有较大的影响力。曾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长文《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引起极大轰动。他的新国家主义经济学思想,影响了中国经济政策的走向。 ☆何新对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局势的精准预测和创见—— 他在1987年论述苏联改革必会失败以及国家将解体;他在中国经济学中首先提出产能过剩问题;1993年何新上书决策层指出当时过热的房地产业可能成为“泡沫经济”;他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首先是温饱权、生存权、发展权”的观点被广泛采纳…… ☆本书阐述的振聋发聩的经济学观点 /现代中国伟大的经济成就是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工业化”问题才是造成国家富裕或贫穷的真正问题,而不是“市场化”。 /工业化、现代化需要巨额资金。而这种资金,完全靠本国积累是不够的。中国工业、中国经济能否获得新的高额增长,将主要取决于中国能否获得足够宽阔的海外市场。 /毛泽东时代的GDP被严重低估 /英法美的工业不是自发自由成长起来的。今日成功的资本主义,没有一种是彻底私有化、自由化、开放化的“理想资本主义”。 /所谓只有明确私有产权,经济人才会有积极性、才能提高效率,完全脱离两百年来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发育演变的真实历史。 /中国应当扶植发展新型农业劳动及产品销售组合,建立中国的农产品自给体系。 /美国的多数高科技产业是赔钱的高科技。主要是通过证券市场上的国际集资来开发、发展和滋养其并不赚钱的高科技产业。 /中国是美元资产的大持有者,中国与美国是重大利益的相互攸关国。 /土地成本的低廉,是中国城乡快速发展、工业化快速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以征物业税方式压抑房价,此举只会抬升房价,而不会压抑房价。 /高房价背后的金融黑幕 /贫困并非内需 ☆对经济思想史独辟蹊径的解读 /中国古代为何未能发育出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自由主义起源于中国; /1840鸦片战争是国际金融战争; /晚清并非亡于经济落后; /犹太金融家是近代资本主义的真正起源; /《资本论》与世界经济。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何新多年经济学研究评论文章的结集, 比较充分地展示了何新先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他对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预判, 常为人所称道。何新先生认为, 经济学的主要目标应当是追求强国富民。而当今中国*伟大的经济成就是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目录

【论“中国经济奇迹”】

经济表——破解中国经济运行方式的秘密 / 003

“中国经济奇迹”的五点成因 / 009

【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论经济周期与产能过剩问题 / 013

经济改革指导理论中的若干问题 / 025

工业再生产危机问题的重新研究 / 040

1988—1991年我国经济困难发生机制的简略分析 / 050

我国经济病症的成因和治理 / 054

市场经济的本质 / 067

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 071

论生产过剩与市场危机 / 085

论通货膨胀 / 092

【论金融问题】

关于离岸金融市场 / 101

炒家折断了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 / 106

对近期股灾及经济形势的十点看法 / 110

中国改开进程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 118

【汇率问题研究】

关于汇率、利率与人民币币值(上) / 121

关于汇率、利率与人民币币值(下) / 128

人民币升值所隐伏的国际金融危机 / 135

压迫人民币升值,幕后酝酿一场金融洗劫 / 138

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用意 / 144

关于汇率变动的诡异原理 / 149

略论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153

【中国农业问题】

解决中国农业及粮食问题的一种新战略设想 / 159

论地租 / 166

对于我国农业问题及政策的几点思考 / 176

【房地产问题】

关于房地产暴利和地租 / 183

高房价背后的金融黑幕和抑制之策 / 185

关于房地产泡沫问题 / 187

土地财政是如何运转的? / 189

【论中美经济关系】

中美已形成奇特金融共生关系 / 193

中美特殊的奇妙的经济贸易关系 / 195

中美相互依存度 / 198

中美之争的实质 / 201

美国到底是穷还是富? / 203

关于美国的债务问题 / 207

【《资本论》研究】

《资本论》与世界经济(一) / 213

《资本论》与世界经济(二) / 220

《资本论》与世界经济(三) / 229

《资本论》与世界经济(四) / 235

货币之起源 / 243

【经济学短论】

谈生产力问题 / 249

什么叫经济泡沫? / 251

现代中国*伟大的经济成就是实现国家工业化 / 253

什么是内需? / 260

资本运动规律不利于“内需主导” / 263

内需主导与通货膨胀 / 267

需要不是需求,贫困并非内需 / 269

计划经济时代的GDP被严重低估 / 270

【经济思想史论丛】

中国古代为何未能发育出资本主义制度 / 275

晚清并非亡于经济落后 / 278

晚清倒台前的上海金融崩盘 / 282

洛克的劳动价值论 / 288

犹太金融家是近代资本主义的真正起源 / 290

1840年鸦片战争是国际金融战争 / 296

经济自由主义起源于中国 / 298

约翰·劳骗局与庞氏骗局 / 300

2000多年前管子发动的贸易战 / 303

刀布考 / 305

秦桧理财 / 307

沈括论钱荒 / 308

管子论轻重 / 309

墨子论轻重·论价值规律 / 313

【经济访谈录】

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 / 319

“十年后的中国” / 347

何新作品出版年表 / 375


展开全部

节选

中美相互依存度 海外人民币存量 近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据2014年央行统计海外人民币资金存量为2.6万亿左右,近两年没有明确数字,但人民币外流数量继续快速增长,目前可能达到5万亿~6万亿元以上,约1万亿美元。如果海外市场发生对人民币的恶意抛售,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度贬值。如果央行以美元回购,则将对外储构成沉重压力。 截至2018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约为3.11万亿美元。规模高居世界**位,是第二位日本的两倍多,也是瑞士外汇储备的四倍多。 但是中国全部外汇储备中一半以上,是外债,而不是资产。 根据中国外管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1.84万亿美元。而中国总的外汇储备是3.11万亿美元。外债在外汇储备的占比是59%。 目前中国的外债中基本是1~2年的中短期债务。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短期外债余额为71814亿元人民币,占64%。*近的这2年,将会是偿还外债的高峰期。 到2018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中来自外商投资的部分约为5960亿美元,占比约19.07%。 如果外资大规模撤出中国,则不仅要收回投资本金,还会收回利润。假设一家外企10年前投资中国1亿美元,10年之后,该企业投资的1亿美元资产升值到10亿美元,在该企业撤离时,中国应从外汇储备中拿出对应的10亿美元而不是1亿美元资金支付该企业。 由于贸易战及投资环境恶化等因素,外商大规模撤离中国的风险并非不存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外资在中国固定资产的投资额仅为1211.97亿,对比2011年3269.81亿元这一数字,短短五年时间便下跌了62.94%。 外汇储备压力巨大 当前中国外汇储备中,包括外商的投资和利润在内,权益归属外资企业的资金约有1万亿美元以上。因此,一旦发生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现有的外汇储备将锐减,也就是说,近万亿资金流出后,中国真正能够动用的外汇储备则只有4000亿美元左右。 此4000亿美元,不及中国一年得自外贸的贸易顺差。2017年,中国总的贸易顺差额为2.87万亿人民币,约合4199亿美元。其中过半来自美国(2017年中美贸易顺差约为1.87万亿人民币,约合2736亿美元)。 中美贸易战的一个斗争焦点是中国对美贸易的巨额顺差,美国下决心予以消除。估计无论*终结果如何,今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都可能不得不大幅减少。 在失去每年对外贸易顺差的补充后,那么在极端情况下,中国真正可以动用的外汇储备可能下降到只有约1000亿美元。 然而目前,中国在能源、芯片以及粮食等工业及民生必需品三个重要方面严重依赖来自国外的进口。 在极端的国际突变事态和局势逆变发生后,在外资大规模撤离以及贸易顺差消失后,中国每年可真正支配的1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将不敷所用。 2017年,中国进口石油金额为1623.3亿美元。1000多亿外汇储备,不够中国一年的进口石油需求。 除石油外,中国经济对进口芯片的依存度也非常巨大。其中主要进口国也是美国。 2017年芯片进口额高达2601亿美元,比石油还多将近1000亿美元。但是全球芯片基本被美日两国垄断,尤其是美国占据了几乎绝大部分的份额。今后形势环境下,进口芯片可能会付出更高的价格。 还有进口粮食问题。目前,中国每年粮食需求的10%以上靠进口,大部分来源也是美国。贸易战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华出口也可能提价。 2017年中国粮食进口13062万吨,稻米、大豆、小麦进口数量皆居世界**,而农产品主要来源地是美国。2017年中国的农产品进口总额达到1246.8亿美元。其中近半来自美国。

作者简介

何新,中国著名学者,1949年生。历任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著作有《诸神的起源》《东方的复兴》《危机与反思》《新国家主义经济学》《新逻辑主义哲学》《论中国历史与国民意识》《希腊伪史考》等。何新研究范围宽广,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美学与传统文化等领域,极富创见,常提出大胆新颖的学术观点,对世界局势和时政亦有很深的洞察力,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多有建言,在当今思想界有较大的影响力。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