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454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06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101145472 ; 978-7-101-14547-2

本书特色

黎翔凤先生是黄侃的弟子,他所撰的《管子校注》是目前的《管子》注解中比较好的版本。黎翔凤先生以宋杨忱本为底本,参考郭沫若《管子集校》,汇集历史上注解《管子》的各家学说,又条分缕析,辨其得失,颇为精到。又为《管子》原文疑难字词一一辨析梳理,为读者研读提供了极大便利。此次简体字版保留了专名线,也能为阅读带来些帮助。

内容简介

《管子》是我国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相传为春秋时管仲所撰,其实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全书共二十四卷八十六篇,其中有十一篇已经亡佚。此书内容庞大,体系整饬,内容涵盖了政治、法令、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反映了管仲的治国思想,是研究先秦特别是春秋时期社会的重要文献。书中拥有特色的是关于经济的理论,其中有关于盐铁、农业以及战时经济政策等的专门论述。春秋时期,齐桓公正是依靠着管仲的治国思想实现了一方霸业,管仲的治国思想从而受到重视,其思想至今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黎翔凤先生是黄侃的弟子,他所撰的《管子校注》是目前的《管子》注解中相当重要的版本。黎翔凤先生以宋杨忱本为底本,参考郭沫若《管子集校》,汇集诸家解说,又条分缕析辨其得失,颇为精到,为读者研读提供了极大便利。

目录

序论

凡例

加工说明

杨忱管子序

刘向叙录

管子校注卷**

牧民**

形势第二

权修第三

立政第四

乘马第五

管子校注卷第二

七法第六

版法第七

管子校注卷第三

幼官第八

幼官图第九

五辅第十

管子校注卷第四

宙合第十一

枢言第十二

管子校注卷第五

八观第十三

法禁第十四

重令第十五

管子校注卷第六

法法第十六

兵法第十七

管子校注卷第七

大匡第十八

管子校注卷第八

中匡第十九

小匡第二十

王言第二十一阙

管子校注卷第九

霸形第二十二

霸言第二十三

问第二十四

谋失第二十五阙

管子校注卷第十

戒第二十六

地图第二十七

参患第二十八

制分第二十九

君臣上第三十

管子校注卷第十一

君臣下第三十一

小称第三十二

四称第三十三

正言第三十四阙

管子校注卷第十二

侈靡第三十五

管子校注卷第十三

心术上第三十六

心术下第三十七

白心第三十八

管子校注卷第十四

水地第三十九

四时第四十

五行第四十一

管子校注卷第十五

势第四十二

正第四十三

九变第四十四

任法第四十五

明法第四十六

正世第四十七

治国第四十八

管子校注卷第十六

内业第四十九

封禅第五十亡

小问第五十一

管子校注卷第十七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

禁藏第五十三

管子校注卷第十八

入国第五十四

九守第五十五

桓公问第五十六

度地第五十七

管子校注卷第十九

地员第五十八

弟子职第五十九

言昭第六十亡

修身第六十一亡

问霸第六十二亡

牧民解第六十三亡

管子校注卷第二十

形势解第六十四

管子校注卷第二十一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

版法解第六十六

明法解第六十七

巨乘马第六十八

乘马数第六十九

问乘马第七十亡

管子校注卷第二十二

事语第七十一

海王第七十二

国蓄第七十三

山国轨第七十四

山权数第七十五

山至数第七十六

管子校注卷第二十三

地数第七十七

揆度第七十八

国准第七十九

轻重甲第八十

管子校注卷第二十四

轻重乙第八十一

轻重丙第八十二亡

轻重丁第八十三

轻重戊第八十四

轻重己第八十五

轻重庚第八十六亡

读管子



展开全部

节选

万物尊天而贵风雨。所以尊天者,为其莫不受命焉也。所以贵风雨者,为其莫不待风而动,待雨而濡也。若使万物释天而更有所受命,释风而更有所仰动,释雨而更有所仰濡,则无为尊天而贵风雨矣。今人君之所尊安者,为其威立而令行也。其所以能立威行令者,为其威利之操,莫不在君也。若使威利之操不专在君,而有所分散,则君日益轻,而威利日衰,侵暴之道也。故曰:三经既饬,君乃有国。 乘夏方长,审治刑赏,必明经纪。陈义设法,断事以理,虚气平心,乃去怒喜。若倍法弃令而行怒喜,祸乱乃生,上位乃殆。故曰:喜无以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骤令而不行,民心乃外。外之有徒,祸乃始牙。众之所忿,寡不能图。冬既闭藏,百事尽止,往事毕登,来事未起〔一〕。方冬无事,慎观终始,审察事理。事有先易而后难者,有始不足见而终不可及者,此常利之所以不举,事之所以困者也。事之先易者,人轻行之。人轻行之,则必困难成之事。始不足见者,人轻弃之。人轻弃之,则必失不可及之功。夫数困难成之事,而时失不可及之功,衰耗之道也。是故明君审察事理,慎观终始,为必知其所成,成必知其所用,用必知其所利害。为而不知所成,成而不知所用,用而不知所利害,谓之妄举。妄举者,其事不成,其功不立。故曰:举所美必观其所终,废所恶必计其所穷。凡人君者,欲民之有礼义也。夫民无礼义,则上下乱而贵贱争。故曰:庆勉敦敬以显之,富禄有功以劝之,爵贵有名以休之。 【注】 〔一〕王念孙云:宋本“毕”作“必”,古字假借也。今本作“毕”者,后人不知古字而改之。翔凤案:杨本作“毕”,毕与未对,“必”乃误字,王说非是。 凡人君者,欲众之亲上乡意也,欲其从事之胜任也〔一〕。而众者不爱则不亲,不亲则不明,不教顺则不乡意〔二〕。是故明君兼爱以亲之,明教顺以道之,便其势,利其备,爱其力,而勿夺其时以利之。如此,则众亲上乡意,从事胜任矣。故曰:兼爱无遗,是谓君心。必先顺教,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众乃胜任。 【注】 〔一〕王念孙云:“从事之胜任”,“之”字涉上句而衍。“从事胜任”与“亲上乡意”对文。下文云“如此则众亲上乡意,从事胜任矣”,是其证。翔凤案:“亲上乡意”为对文,“从事”而能“胜任”,非对举,“之”字不可少。王不顾事理而为偶句,误甚。 〔二〕俞樾云:“不亲则不明”句当为衍文,上下文均无此意。且下文曰“明教顺以道之”,是“明”属君不属民,故知此句衍文也。“不教顺则不乡意”下尚有阙文。据下文当曰“不利则不胜任”。翔凤案:“乡”同“向”,“顺”同“训”,见前。诗黄鸟“不可与明”,笺:“信也。”不亲则不信,非误字。

作者简介

黎翔凤(1901—1979),字丹池,湖北黄梅人。1925年毕业于武昌师范大学,师从于黄侃,专攻汉学。1961年起任教于辽宁大学中文系,1979年去世。主要著述有《管子校注》、《周易新释》、《音韵通论》、《古汉语语词今释》、《临沂竹简研究》等。 梁运华,编审,北京大学古文献专业**届毕业生,后一直在中华书局工作,古文献研究与整理专家,点校整理《清儒学案》、《宋元学案补遗》、《吕氏春秋集释》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