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1星价 ¥29.7 (5.3折)
2星价¥29.7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4023216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214023216 ; 978-7-214-02321-6

本书特色

加州学派汉学研究代表力作! 摒弃西方中心论的视角,从中国和西方两个角度进行探讨研究!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88年开始,迄今为止,出版海外中国研究的学术名著190余种。丛书主编为刘东教授,丛书聚焦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问题,囊括了孔飞力、萧公权、费正清、魏斐德、史华兹、杜赞奇、谢和耐等海外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著作。

内容简介

《转变的中国》在广泛汲取和甄选中西史学近期新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和社会抗争三方面入手,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欧之长时段历史的异同,否定了长期盛行的各种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框架,也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史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

目录

编者的话

中文版序

鸣谢 

导论 

上编 经济变化 

 前言: 比较经济史与发展问题 

 **章 明清及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化: 同欧洲的比较 

  一、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变化诸问题 

  二、近代早期欧洲经济成长的动力 

  三、斯密型动力在中国 

  四、对斯密型动力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 

  五、斯密与马尔萨斯: 中国与古典经济学 

  六、结论 

 第二章 近代早期欧洲与明清时期中国工业扩展的动力 

  前言 

  一、西欧的农村工业与人口变化 

  二、中国的农村工业与人口变化 

  三、从原始工业化到工业化 

  四、原始工业化与工业化之比较 

  五、欧亚各地对于古典经济学家所谓的“增长极限”的不同反应 

  六、 技术变化的力量与历史发展的机遇 

 第三章 从欧洲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史与经济发展 

  一、20世纪的中国经济 

  二、企业的组织变化在中国与欧洲的作用 

  三、中国农业经济中的斯密型动力与马尔萨斯型动力 

  四、民国时代中国经济成长的空间层面 

  五、194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六、从欧洲经济史和发展经济学中所获得的更多教训 

  七、 经济史与经济发展 

中篇  国家形成

 前言:欧亚国家的形成 

 第四章 近代国家形成的方向 

  引言 

  一、早期帝国的形成及其遗产 

  二、以长期的眼光看近代国家形成 

  三、欧洲的国家形成 

  四、中国的国家形成 

  五、从欧洲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形成 

  六、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一种中国国家形成观 

  七、结论 

 第五章 近代国家形成中的意识形态与制度机构 

  前言 

  一、近代早期欧洲及明清时期中国内部的国家—经济关系 

  二、民族国家与农业帝国形成中的中央集权及地方秩序 

  三、中国与西欧的地方秩序诸问题 

  四、 18世纪对中央控制之追求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五、 农业帝国之滑入近代以及“公众领域”和“市民社会”的出现 

 第六章 1850年以后近代国家的形成 

  一、近代世界中的冲突 

  二、19世纪中国的国家形成 

  三、20世纪中国国家形成的轨迹 

  四、从历史的角度看1949年以后的中国国家 

  五、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 

 六、中国国家的延续 

  七、 结论: 历史上的和理论上的国家形成 

下编 社会抗争 

征引文献目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国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系杰出教授,长期致力于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比较历史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是本时代*影响力的中国历史研究者之一,深刻影响了中国史的研究范式。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