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60509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86页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106050962 ; 978-7-106-05096-2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2019年度中国电影创作综述: 多向选择 创新突破、中国电影年度导演艺术分析、中国电影年度剧作艺术分析等。

目录

**章 2019年度中国电影创作综述:多向选择创新突破
引言
一、新主流电影的转向:凡夫俗子的英雄本色
1.新主流新突破
2.个体的“我”与宏大的“祖国”“迎头相撞”
3.在强动作类型片中塑造新英雄
4.工业化基础、成熟的商业运作为新主流电影插上双翅
5.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寻找新突破
二、现实主义:照亮生活的每个角落
1.观照残酷而美丽的青春
2.现实多艰,地久天长
3.众生芸芸,生活万岁
三、电影形态和类型:丰富与突破
1.科幻电影:开启新世界
2.动画电影:破茧成蝶
3.荒诞喜剧:哈哈镜中有现实
4.体育片:超越自我的成长
四、风格化电影:独特的眼光与表达
1.风格化电影的“大众化”努力
2.对现实的另一种关注
结语:建构多样化的电影审美体系

第二章 中国电影年度导演艺术分析
一、电影工业流程化意识下的类型探索与突破
1.科幻片:重工业属性与电影制作的流程化
2.灾难片:新主流大片的类型拓展
二、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与价值认同
1.草根视角的历史叙事:个体记忆与时代记忆
2.文化主体意识的建构: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3.国产动画电影的民族性:东方审美意趣的回归
三、个人化的生命体验与视听表达
1.聚焦现实:时代变迁中的人生无常
2.回归信仰:心灵的自我安置
3.顾影自怜:沉浸于个人化的成长体验

第三章 中国电影年度剧作艺术分析
概述
一、现实题材的作者表达
1.苦情传统
2.类型羁绊
3.寓言叙事
4.散漫结构
二、现实人物的硬核塑造
1.硬核女性
2.硬核英雄
三、类型剧作的奇观策略
1.强情节类型:视觉奇观与情感奇观并重
2.强情感类型:情感奇观与社会奇观并重
结语

第四章 中国电影年度表演艺术分析
概述
一、新主流电影的表演耦合
二、现实主义表演的”去伪存真
三、类型电影的表演创新
四、艺术电影的表演生态优化
结语

第五章 中国电影年度摄影艺术分析
一、科学的制作方法完善摄影创作思维
二、逐渐成熟的类型电影影像风格
三、大画幅摄影机和变形宽银幕镜头带来视觉盛宴
四、部分文艺片的摄影风格综述
结语

第六章 中国电影年度美术分析
一、多重混搭科幻造型蕴含中国特色
二、现实主义写实造型追求真实质感
三、意象文本隐喻造型影射哲学寓意
四、超现实主义荒诞造型表述狂欢话语

第七章 中国电影年度声音艺术分析
一、科幻大片的声音景观
二、情绪传达的张力控制
三、体系构思下的含义扩张
四、类型电影的风格化表达

第八章 中国动画电影年度分析
一、动画电影再现“现象级爆款
二、动画电影IP开发的困境与突围
三、中国动画电影艰难”出海
四、低幼向动画电影两极分化
五、中国动画电影导演新生代崛起
结语:中国动画电影的道路且长潜力可期

第九章 201 9年度华语电影的海外传播
一、商业市场发行与销售
1.《流浪地球》:科幻电影的一小步 中国电影的一大步
2.《哪吒之魔童降世》:植根传统文化创新国际表达
3.流媒体平台:电影出海另辟蹊径
一、电影节展艺术表现
1.《地久天长》:关注大时代中普通人的命运
2.《南方车站的聚会》:为黑色电影贡献中国智慧
三、多重力量推动文化交流

附录一 2019年度“批评家选择”十佳影片推荐
附录二 2019年度优秀理论评论文章推荐
附录三 2019中国电影年度大事
附录四 2019年度电影艺术文章索引
展开全部

节选

  《2020中国电影艺术报告》:  影片《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导演郭帆于2015年开始着手剧本的改编创作。郭帆明确地意识到,方兴未艾的中国科幻电影还无法承载刘慈欣科幻小说中宏大的硬核科幻体系。因此,郭帆放弃了原著小说中反叛军对抗联合政府、民众质疑科学阴谋论的主体情节,将寥寥数笔的前传单体事件“木星危机”作为影片的故事主体,避免了纷繁驳杂的宏大叙事,更适合电影120分钟的叙事体量。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原著以**人称视角的“我”与分处不同阵营的妻子加代子为叙事线索,而郭帆则选择以中国电影经典的家庭伦理内核——亲情作为纽带,将父亲刘培强与儿子刘启之间的矛盾与和解作为叙事核心。郭帆对父子关系进行了重塑:原著中的刘培强属于未来世界价值观建构的人,以个人体验为重,对于情感关系的态度是冷漠疏离;而影片中的刘培强则是典型的中国父亲形象,始终把家庭和亲情放在首位,但其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却使得父子关系常常处于剑拔弩张的误解和矛盾冲突之中。在谈及影片中刘培强、刘启父子的设定是否受到《星际穿越》的影响时,郭帆予以明确否认:“我一直都在探寻中国的父子关系”,折射出中国伦理观念。1整部影片的情节动机始终围绕着如何能够拯救地球,刘启正是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渐渐理解了父亲刘培强的良苦用心和自我牺牲,并*终在父亲刘培强完成驾驶飞船点燃木星的英雄式壮举之时,父子之间达成和解。毋庸置疑,这样的人物关系设置,更贴合中国观众的生活经验与心理预期,更易使中国观众产生共情。不仅如此,从前期筹备、现场拍摄、后期剪辑到视效合成,郭帆导演对于电影工业化制作流程中每一个细节的把控都十分严苛,充分体现出他及其团队对于科幻电影类型重工业属性的深刻认知。我们可以用一组数字来展现《流浪地球》对于工业化制作流程的细化:近8000人的创作团队、8000张分镜头画稿、3000张概念设计图、10000件实物道具、2000余个视效镜头。不难看出,《流浪地球》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往国产电影在时间、精力和细节上的投入,甚至已经达到了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工业水准,所以才能让观众看到地下城市、领航员空间站、行星发动机、冰封大都市等充满想象力的奇观化场景。由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不同于西方,中国在一百余年间完成了由传统农耕文明迅速进入数字信息时代的历史性跨越,当代中国人迅速享用并适应了科技黑箱产品带来的便捷生活,然而,对于其背后真实复杂的科学逻辑仍旧较为陌生。因此,郭帆导演在《流浪地球》中摒弃了好莱坞科幻片中未来感十足的视觉形式,转而选择苏联式的重工业风,以朴素的实用性为导向,视觉风格上整体呈现出冷灰色调的、巨大的、避免无意义装饰的重工业设计,例如影片中体型庞大但仍需手动驾驶的运载车、避免展示人体曲线且笨拙的外骨骼支架,以及遍布于全球的硕大的行星发动机,等等,都迎合了中国独特的历史语境和观众在现实生活中的视觉经验。在视觉基调上,《地心引力》《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好莱坞科幻片惯常以指向宇宙、颇具未来感和神秘感的蓝色基调为主,但是在《流浪地球》中,郭帆刻意规避了大面积蓝色调的使用,尽可能降低蓝色的饱和度,以灰度较高的色彩贴合重工业风的视觉效果。通常来说,科幻片一般会具有缜密的世界观与严肃深刻的主题,或者直接讨论科技本身对于人类的影响,再或者讨论科幻世界下人的生存境遇与情感变化。同样改编自刘慈欣小说的影片《疯狂的外星人》则在原著《乡村教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编,作为《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的延续,《疯狂的外星人》属于科幻类型与喜剧类型的杂糅。类型杂糅一直是宁浩导演电影作品的主要特征,以往的电影作品融合了强盗片、犯罪片、黑色电影等类型元素,并结合反英雄式的人物角色,呈现出黑色幽默、荒诞游离的电影美学风格。影片开头,宁浩导演便将被误认为是猴子的外星人作为叙事的切人点,将科幻世界中的外星人反向置于人类社会的游戏规则之中,科幻的世界观同时也转化为现实的世界观,进入到宁浩导演非常熟悉的底层人物的叙事空间。失去能量环、被人类戏耍的外星人成为喜剧冲突的焦点,在外星人与地球人倒置的权力关系中,科幻设定自身成为颇具荒诞感的喜剧元素。应该说,影片在人物设定与情节设置上都延续了导演一贯的叙事方式,人类与动物、不同人种之间,人类与外星人的权力关系随着情节的推进不断转换,在错位造成的荒诞故事背后是对现实的映射和深刻反思。科幻元素的介入,不仅将中国底层小人物群像及其生存境遇和对于善恶的价值判断体系生动地展现出来,并且引发了观众对于宇宙“生命”之间的歧视和包容命题的探讨与思考。不同于《流浪地球》中充满科幻感与视觉冲击性的场面,宁浩在《疯狂的外星人》中选择了科幻片不常见的写实主义视觉风格。在视觉特效的设计上,《疯狂的外星人》其实在某些方面比《流浪地球》更加复杂,难度更高。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