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

1星价 ¥53.9 (5.5折)
2星价¥53.9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637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12页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208163744 ; 978-7-208-16374-4

内容简介

本书以美学 (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美学) 和人类学的视野思考和阐释文化经济时代的时尚与当代艺术现象。本文集是2017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美学与人类学: 时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精选本等。

目录

**部分
当代中国时尚中的民族精神问题——以两部当代中国电影为例
俄罗斯的文化全球化、消费社会与时尚产业:一种新的社会趋势
论服饰与时尚的美学
舞动着的悲剧:亚历山大·麦昆的表演美学
时尚记忆和意识形态
作为工具和灵感的美学——文化创意时代的审美资本主义研究与时尚
博物馆中的艺术与时装:弗里达·卡罗的例子

第二部分
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新的中国时尚
消费主义、消费文化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先锋与时尚:全球化时代影像艺术的美学原则
后现代美学与20世纪的时尚文化
时尚价值:生命形式与社会本质——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时尚价值理论

第三部分
新奇的同时也是刹那的魅感——时尚的现代性审美话语建构及其反思
时尚与品味:当代审美教育的两个面向
时尚与晚期现代性的美学困境
时尚文化的哲学本源研究——以其反叛性维度为例
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看法国时尚及其制度结构
当代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演变——以春晚为个案
当代文化语境下时尚从事者与艺术家身份之间的关联与选择
牛仔时尚、民彝及其行动教养

第四部分
从西方民歌的复兴谈陕北民歌的发展
悲剧精神与圆融智慧——中西音乐文化的审美差异与共同基础
从边缘出发:民族文化遗产现代转化与时尚生成运作的同构问题
重塑想象:中国时尚的民族主义形式
新世纪中国“草根”文艺透视
从小白鞋到老爹鞋——当代时尚特征的再探讨
论周边民族对傈僳族服饰时尚潮流的影响——以云南维西地区为考察中心
论文化创意时代的审美资本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  科学技术对影像艺术的决定性作用是我们所无法逃避的,科学与艺术皆是人类生活的解释方式。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的物质生活,而文学艺术则服务于人的精神生活。人的生活欲望永难得到*终解决,不是出现这个问题就会有另外的问题。物质生活解决了,精神生活的困难又来了;这个解释方式有效了,很快新的现象出现了。人类陷入无限的解释与探索中,找不到永久的解决之道。资源与能源总有用完的一天,人类的科学技术欲望越大,人类能够使用的自然资源就越来越少。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并不直接相关,相关的只是人的想象与人的意志。文学艺术无助于人类生活的进步,但文学艺术可以让人类的精神快乐。古希腊文学艺术具有的重要生命价值由此可以得到证明。我们用不着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对立起来,文学艺术对科学技术探索没有决定意义,它不过是可能会引发人们的想象而已。人们可以想象生活,文学艺术需要想象,科学技术更需要想象。在想象的意义上,科学与艺术有了会通的可能性。科学追寻真理,艺术也追寻真理,科学与艺术又可以自由融合。科学技术需要创造力,文学艺术更需要创造力。科学与文学有其统一性,他们都要面对自然,因此,科学与艺术有其关联性。在实质性的创造上,两者并无必然联系。②  在宗教信仰占主导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被压抑状态与艺术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时代科学与艺术的特征。那时,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让自己做主,它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治经济与宗教文化的支持。在宗教主宰一切的时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皆受到了限制。科学技术的力量越是强大,它就越要挑战宗教的宇宙观、天文观和生物观;宗教的神创宇宙的观念不许科学技术挑战,因此,科学技术与宗教之间形成尖锐的对立。当科学技术越来越发展成熟时,对文学艺术的情感挑战也越来越大。文学艺术与宗教的联系,自古风时代即联系紧密,这种联系始终如一,并未因为宗教的挑战而减弱。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艺术远离科学技术而亲近宗教神秘主义。科学技术在宗教时代的被压抑,直接表现在宇宙学说的神秘上。由神造宇宙到宇宙演化理论,特别是到哥白尼的日心说与地动说,这是巨大的科学变革,也是*剧烈的挑战。在生物学说上,自然生成的理论直接挑战神造万物的观念。在灵魂或心理认知观念上,科学与艺术在此体现出自己的矛盾性:科学崇拜理性,而文艺崇拜感性,科学重视技术,文艺重视想象,科学重视现实生活,艺术重视精神生活。虽然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天文学与生物学的发展,但是,艺术则巧妙地利用了科学技术,在宗教建筑与宗教美术上表现了大胆的想象与探索。从教堂艺术意义上说,不仅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而且显示了人类艺术的辉煌想象。科学与艺术,在形象建构或对象认知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创造性;主体的精神创造与把握对象世界的能力,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中皆得到了独特的表现。在宗教主导一切的时代,科学技术打破了蒙昧,让理性之光照耀生活;科学技术还原了生活与自然的本原面貌,揭去了人类生活的神秘面纱。  在工业化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侵入人类生活,造成了艺术的本能反抗意愿。在科学与宗教的挑战中,科学技术获得了*终的胜利,这就是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动机械的发展,电能的发展,电灯的发展,科学技术无处不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时代越来越主宰人们的生活,传统生活的旋律已经完全打破,城市化越来越显著;交通工具越来越强大地主宰人们的生活;通信技术也在控制着人的生存行为与情感表达方式。人们本有的慢节奏的生活情调被打破,传统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被机械化取代,竞争与失业成了越来越难以回避的问题。同时,战争武器变得越来越强大。工业时代,科学思想得到了巨大发展,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发展,皆在工业时代的技术发展中形成。艺术借助科学,在印刷术的时代就开始了,艺术必须通过技术才能更好地保留下来。此时,技术只是工具,艺术的创造性与主体性地位是不受挑战的。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必须依托技术才能创造。主体性的自由想象必须通过技术才能实现,这样,艺术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变得异常强烈。在工业化时代,诗人与艺术家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是*强烈的,诗人本能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警惕。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在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生存的无限要求下,科学技术将会越来越重要。  ……

作者简介

王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传播系讲师。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传播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传播理论、数字媒体。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