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6568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67页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60656861 ; 978-7-5606-5686-1

内容简介

本书对创新方法的相关内容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 分别介绍了TRIZ的起源与发展、突破思维惯性的创新思维方法、TRIZ解决方案、矛盾解决方法、发明创新原理及应用、物质—场模型与标准解系统、问题分析方法、创新规律、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科学效应和现象。

目录

第1章 TRIZ创新方法概述 1 1.1 创新与传统创新方法 1 1.1.1 什么是创新 1 1.1.2 什么人可以创新 2 1.1.3 怎么创新 2 1.1.4 传统的创新方法 3 1.2 TRIZ创新方法概述 5 1.2.1 什么是TRIZ 5 1.2.2 TRIZ的由来 5 1.2.3 TRIZ的核心思想 5 1.2.4 TRIZ解决方案 6 1.2.5 TRIZ的理论体系 7 习题与思考题 10 第2章 TRIZ创新思维方法 11 2.1 思维惯性 11 2.2 传统的创新思维方法 13 2.2.1 简化思维 13 2.2.2 逆向思维 13 2.2.3 发散思维 14 2.2.4 联想思维 15 2.2.5 转换思维 15 2.2.6 整体思维 15 2.3 TRIZ中的创新思维方法 16 2.3.1 九屏幕法 16 2.3.2 *终理想解 18 2.3.3 金鱼法 21 2.3.4 小人法 22 2.3.5 STC算子法 24 习题与思考题 26 第3章 TRIZ复杂问题分析方法 27 3.1 系统功能分析方法 27 3.1.1 系统功能分析概念 27 3.1.2 系统功能分析方法的流程和 基本步骤 28 3.2 因果链分析方法 31 3.2.1 因果链分析方法的概念 31 3.2.2 因果链分析方法的流程和 基本步骤 31 习题与思考题 32 第4章 40个发明创新原理及应用 33 4.1 发明创新原理的由来 33 4.2 40个发明创新原理与应用 34 4.2.1 分割(Segmentation) 34 4.2.2 抽取(Extraction) 35 4.2.3 局部质量(Location Quality) 35 4.2.4 不对称(Asymmetry) 36 4.2.5 合并/组合(Combining) 36 4.2.6 通用/普遍性(Universality) 37 4.2.7 嵌套(Nesting) 37 4.2.8 重量补偿/互消(Counterweight) 38 4.2.9 预加反作用(Prior Counteraction) 38 4.2.10 预操作(Preliminary Action) 39 4.2.11 预先防范(Beforehand Cushioning) 39 4.2.12 等势性(Equipotentiality) 39 4.2.13 反向(Inversion) 40 4.2.14 曲面化(Spheroidality-Curvature) 40 4.2.15 动态化(Dynamics) 41 4.2.16 未达到或过度作用 (Partial or Excessive Actions) 41 4.2.17 维数变化 (Moving to a New Dimension) 42 4.2.18 机械振动(Mechanical Vibration) 42 4.2.19 周期性作用(Periodic Action) 43 4.2.20 有效作用的连续性 (Continuity of Useful Action) 43 4.2.21 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 (Rushing Through) 44 4.2.22 变害为益 (Convert Harm into Benefit) 44 4.2.23 反馈(Feedback) 44 4.2.24 借助中介物(Mediator) 45 4.2.25 自服务(Self-service) 45 4.2.26 复制(Copying) 46 4.2.27 低成本替代(Dispose) 46 4.2.28 机械系统替代(Replacement of Mechanical Systems) 47 4.2.29 气动与液压结构(Pneumatics and Hydraulics) 47 4.2.30 柔性壳体或薄膜(Flexible Shells and Thin Films) 48 4.2.31 多孔材料(Porous Materials) 48 4.2.32 改变颜色(Color Changes) 49 4.2.33 同质性(Homogeneity) 49 4.2.34 抛弃或再生(Discarding and Recovering) 50 4.2.35 物理化学参数变化(Transformation of Properties) 50 4.2.36 相态转变(Phase Transitions) 51 4.2.37 热膨胀(Thermal Expansion) 51 4.2.38 强氧化(Strong Oxidants) 52 4.2.39 惰性环境(Inert Atmosphere) 53 4.2.40 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 53 4.3 40个发明创新原理的使用窍门 53 4.3.1 使用频率*高的创新原理(10项) 53 4.3.2 应用于设计场合的创新原理(13项) 54 4.3.3 可大幅降低产品成本的创新 原理(10项) 54 习题与思考题 54 第5章 TRIZ矛盾解决方法 55 5.1 技术矛盾解决方案 55 5.1.1 39个通用工程参数 55 5.1.2 解决技术矛盾的矛盾矩阵 59 5.1.3 技术矛盾特点与解决流程 60 5.1.4 技术矛盾解决方案实例 60 5.2 物理矛盾解决方案 67 5.2.1 物理矛盾的表达形式 67 5.2.2 分离原理与物理矛盾解决方案 67 5.2.3 物理矛盾解决方案实例 69 习题与思考题 71 第6章 物质-场模型与标准解系统 72 6.1 物质-场模型模式与工作流程 72 6.1.1 物质-场模型分析基本概念 72 6.1.2 物质-场模型的分类和一般 解决方法 74 6.2 物质-场模型解题模式 74 6.3 标准解系统 75 6.3.1 **级标准解 76 6.3.2 第二级标准解 77 6.3.3 第三级标准解 81 6.3.4 第四级标准解 82 6.3.5 第五级标准解 85 6.4 物质-场模型分析标准解法应用 89 6.4.1 应用标准解法的步骤 89 6.4.2 物质-场模型分析标准解法 应用实例 91 习题与思考题 92 第7章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 93 7.1 ARIZ概述 93 7.1.1 ARIZ的主导思想和观点 93 7.1.2 ARIZ的基本特点 94 7.2 ARIZ的详细步骤 95 7.3 ARIZ的应用 98 7.3.1 摩擦焊接 98 7.3.2 中药包装机 99 习题与思考题 101 第8章 科学效应和现象 102 8.1 科学效应及作用 102 8.2 TRIZ理论中的科学效应 102 8.3 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应用步骤 111 习题与思考题 112 第9章 技术系统进化理论 113 9.1 技术系统进化曲线 113 9.1.1 技术系统进化S曲线 113 9.1.2 S曲线族 115 9.1.3 S曲线的作用 115 9.2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与模式 116 9.2.1 完备性法则 116 9.2.2 能量传递法则 118 9.2.3 协调性法则 119 9.2.4 动态性法则 120 9.2.5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121 9.2.6 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122 9.2.7 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123 9.2.8 提高理想度法则 123 9.3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综合应用 124 9.3.1 技术成熟度预测 124 9.3.2 新产品、新技术预测 124 9.3.3 专利布局战略 124 习题与思考题 125 附录1 矛盾矩阵表 126 附录2 40条发明原理 127 附录3 科学效应和现象详解 131 参考文献 167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