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20316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8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52031614 ; 978-7-5520-3161-4
内容简介
亚瑟?诺曼?普赖尔是20世纪有名逻辑学家、哲学家,学术研究涉及时态逻辑、模态逻辑、道义逻辑、混合逻辑、描述逻辑、形而上学、分析哲学和神学等领域,而他(zui)为人熟知的成就是借鉴模态逻辑方法创立了时态逻辑。 本书是对普赖尔逻辑哲学思想的初探。在概述时态逻辑的基础上,以他对时态牵涉、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等研究为主线,探究了他如何运用时态逻辑阐述时态本体论、非决定论等哲学观点,并对其哲学见解作出分析和评价。同时,也论述了他关于时间的一些观点。
目录
第1章 时态逻辑概述
第1节 时态逻辑的思想渊源
一、古希腊到中世纪的时态逻辑思想萌芽
二、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的低潮期
三、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对时态命题与时态论证的重新关注
第2节 时态逻辑的创立和发展
一、时态逻辑的创立
二、时态逻辑的发展
第3节 小结
第2章 普赖尔时态逻辑
第1节 普赖尔构造的逻辑系统
一、纯时态逻辑系统
二、时态模态逻辑系统
第2节 时态逻辑牵涉的四个等级
一、牵涉等级的提出
二、时态逻辑牵涉的等级
三、进一步的讨论
四、分析与评论
第3节 小结
第3章 时间、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第1节 上帝的预知与人的自由
一、从上帝的预知到未来必然性的论证
二、安瑟尔谟奥卡姆莱布尼茨处理方案
三、普赖尔对从上帝的预知到未来必然性的论证的分析
第2节 主论证、第奥多鲁的解答与普赖尔的重构
一、主论证与第奥多鲁的解答
二、普赖尔对第奥多鲁解答之重构
三、对普赖尔重构的讨论
四、分析与评论
第3节 线性时间与分支时间
一、线性时间观点与线性时态逻辑系统简介
二、逻辑中分支时间观点的提出
三、普赖尔论分支时间
四、分支时间模型
五、分支时间的哲学意义
第4节 普赖尔对未来偶然性问题之解答
一、普赖尔对卢卡西维茨三值处理方案的批评
二、普赖尔基于二值的处理方案
三、奥卡姆主义的一种情况:真未来主义理论
第5节 小结
第4章 普赖尔对时间概念的分析
第1节 普赖尔对麦克塔加时间观点的分析
一、麦克塔加反对时间实在性的论证
二、普赖尔对麦克塔加观点的分析
三、进一步的讨论
第2节 普赖尔的现在概念
一、现在概念
二、对普赖尔现在概念的讨论
第3节 普赖尔论时间与存在
一、巴坎公式
二、普赖尔对巴坎公式的分析
三、进一步的讨论
第4节 关于时间的自由思考
一、时间是实在的吗
二、相对性
三、时间等级进化理论
第5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后 记
节选
三、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对时态命题与时态论证的重新关注 在中世纪之后的几个世纪中,逻辑研究中不再重视时间。到了19世纪,一些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又开始关注时间方面的问题,尽管在19世纪时间区分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不相干的。逻辑的永恒性特征通常由科学哲学所主张:科学的主要兴趣应该是永恒性的(或者全时的),并且因为逻辑被认为是科学的工具,所以,它也必须是永恒性的。但是,布尔(G. Boole)可能是19世纪(zui)早在其理论中明确将时间概念纳入的逻辑学家。他讨论了“温度计温度下降”“天将下雨”和“如果天下雨,那么下冰雹”这样的时态命题。尽管把时间引入逻辑不是布尔主要的关注点,但他启发了普赖尔创立时态逻辑。这一时期时态逻辑的先驱还有皮尔士(C. S. Peirce)、卢卡西维茨(J. ukasiewicz)和赖欣巴哈(H. Reichenbach)。 尽管皮尔士没有创立时态逻辑,但他非常重视逻辑中时间的作用。他说:“时间通常被逻辑学家视为‘超逻辑’的事物,我从不赞成这种观点。但我认为逻辑尚未达到引入逻辑形式的时间限制不会造成巨大混乱的发展状态,我仍然喜欢这种思考方式。”皮尔士把时间看作是与数学有关的,他在《数学新原理》(New Elements of Mathematics)一书中专门把时间作为一节进行讨论,因为他认为对时间的研究为连续性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他对时间的数学特征进行了定义,进而定义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他看来,时间是以时态为导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概念对于人类心智来说是基本的。他对时间和模态也进行了研究,并把模态的定义与时间联系起来,只不过他未能对其关于时间和模态的逻辑思想形式化。他对决定论问题作了考察,但并没有给意志本身留太多空间。关于未来命题的问题,他认为“未来”等同于“必然未来”或者“可能未来”,而没有为介于必然和可能之间的“真未来”留地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卢卡西维茨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倡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偶然未来的语句的地位进行解释。他说:“我可以无矛盾地假定:我在明年的某个时刻,例如,在12月21日中午,出现在华沙,这在现在的时刻是不能肯定或否定地解决的。因此,我所说的时间将在华沙,这是可能的但不是必然的。根据这个预先假定,‘我在明年12月21日中午出现在华沙’这句话在现时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因为如果它现时是真的,那么我未来在华沙的出现就一定是必然的,而这与预先假定矛盾;如果它现时是假的,那么我未来在华沙的出现就一定是不可能的,而这也与预先假定矛盾。因此,所考虑的这句话在现时既不真也不假,必有与 0(或假)和 1(或真)不同的第三个值。我们可以用‘1/2’来表示这一点: 它是‘可能的’,作为第三个值是与‘假’和‘真’并行不悖的。”从上述引文可看出,卢卡西维茨的解释关键基于拒斥二值原则。他使用其对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和关于偶然未来语句的地位作为一个论证来反对逻辑决定论和支持逻辑非决定论。 赖欣巴哈在《符号逻辑初步》(Elements of Symbolic Logic, 1947)一书中提出了对语言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时态描述。在他看来,为了理解时态的运作,我们不但要考虑表达的时间和事件的时间,还要考虑“指称点”。例如,“我将已经吃完早饭”(I will have had breakfast)这样的语句,显然它谈论的是一个事件,即“我吃早饭”。它也把我们引向一个不同于事件时间的未来时间,即先于事件发生的时间,因此必须区分事件的时间和语句所指的时间,他把它们分别称为“事件点”(point of the event)和“指称点”(point of reference),它们都由“说话点”(point of speech)决定。这就是他所谓的“时态的三点结构”。他的分类允许13种不同的时态。他的三点结构具有直观简洁性,但他的形式主义是很受限制的。普赖尔对他对“指称点”和“事件点”的明确区分进行了批评。 实际上,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帕森(O. Jespersen)在赖欣巴哈之前分析过时态的三点结构。他首先建议我们应该考虑7种不同的时态,它们分别对应于7种不同的时间。他把时间刻画为一维的,因此可以用直线表示,在他的这种表示中,时态的三点结构很容易理解,但只与其中的四种时态相关。这四种时态分别是过去完成时、过去未来时、未来完成时和表示未来之后的时态。尽管赖欣巴哈和叶斯帕森都对时态进行了研究,但他们都没有构建形式的时态逻辑。显然时态的数量依赖于对时间结构的假定。在普赖尔看来,赖欣巴哈的三点结构对于时态逻辑的构建是一个阻碍而不是帮助,而叶斯帕森的观点似乎在很多方面是与时态逻辑相容的。例如,他接受了叶斯帕森的只使用这种三点结构解释未来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的观点。 此外,在这一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哲学家麦克塔加(J. E. McTaggart)在其著名论文《时间的不实在性》(The Unreality of Time,1908)中把时间区分为从过去到现在继而进入未来的A系列和从早到晚的B系列。根据A系列概念(过去、现在和未来),时态对于时间的恰当理解是关键的概念,而早晚关系是第二位的。根据B系列概念(早于、晚于、与……同时),时间被理解为由早晚关系构成的时刻集,而时态是第二位的。他认为A概念比B概念更为基本,但他(zui)终得出“时间是不实在的”这一结论。他的A概念和B概念后来分别对应于时态逻辑和一阶早晚关系逻辑。
作者简介
周君,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逻辑学专业),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讲师。于《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试析约翰??范本特姆对逻辑“新心理主义”的辩护》、《论普赖尔对第奥多鲁主论证之重构》等多篇。
-
沉思录
¥18.4¥49.8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6.4¥68.0 -
朱光潜谈美三十六讲
¥16.0¥49.9 -
谈修养
¥6.0¥20.0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3.3¥38.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5.9¥49.8 -
思考的本质:杜威论逻辑思维
¥12.7¥39.8 -
周易相学精粹
¥16.3¥42.9 -
传习录
¥11.6¥55.0 -
圣经的故事
¥15.7¥58.0 -
第一哲学沉思录
¥16.8¥56.0 -
理想国
¥7.2¥26.8 -
西南联大哲学课
¥20.9¥58.0 -
列宁全集4
¥4.4¥9.7 -
中国哲学小史
¥20.9¥49.8 -
中国哲学十讲
¥14.9¥49.8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0.2¥33.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2.0¥46.0 -
小窗幽记
¥5.7¥19.0 -
箭术与禅心(一位西方哲学家的禅悟实录)(精)
¥18.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