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3142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73页
  • 出版时间:2008-05-01
  • 条形码:9787802314238 ; 978-7-80231-423-8

内容简介

   《岐轩脉法》结合古代一些名医临床脉诊心得,从《黄帝内经》中挖掘整理并完善了脉诊方法,它具有简便、易学、临床实用性强的特点,真正实现了脉证药(针、推拿等)的高度统一。《岐轩脉法》分为四篇(一)脉理篇阐释古今脉诊六大误区,和从《内经》中挖掘整理出的远古脉法,并对六大误区加以完善。(二)脉象篇根据《内经》脉学理法对现在常用的27种脉象结合有名医家心得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析,去伪存真,使脉象的临床价值更高。(三)应用篇阐释了临床各科在“岐轩脉法”指导下的辩证论治。(四)杂论篇阐述一些有名医家对《内经》中脉学思想的继承,以及一些脉诊知识。

目录

脉理篇
**论 中医复兴脉诊当先
第二论 脉诊学习之六大误区
第三论 脉诊可以速成
——脉诊学习及快速提高的窍门
第四论 学习脉诊三部曲
第五论 脉诊的分类与统一
第六论 《内经》脉法要诀一
——辨阴阳**
第七论 《内经》脉法要诀二
——阴阳互比
第八论 《内经》脉法要诀三
——升降出入在脉中
第九论 《内经》脉法要诀四
——四时王脉人应天
第十论 《内经》脉法要诀五
——寸口六部主象脉应人(脏腑)
第十一论 《内经》脉法要诀六
——胃气为本决生死
第十二论 《内经》脉法要诀七
——手法法阴阳
第十三论 《内经》平人脉象论一
——阴阳平衡观
第十四论 《内经》平人脉象论二
——四时脉象胃气为本
第十五论 《内经》平人脉象论三
——寸口六部胃气为本
第十六论 《内经》寸口诊法
第十七论 《内经》三部九候诊法
第十八论 《内经》人迎寸口诊法

脉象篇
第十九论 脉象之“象”
第二十论 《内经》认识脉象的法宝
——脉象剖析法阴阳
第二十一论 浮脉辨
第二十二论 沉脉辨
第二十三论 数脉辨
第二十四论 迟脉辨
第二十五论 动脉辨
第二十六论 结脉辨
第二十七论 促脉辨
第二十八论 代脉辨
第二十九论 缓脉辨
第三十论 紧脉辨
第三十一论 长脉辨
第三十二论 短脉辨
第三十三论 虚脉辨
第三十四论 实脉辨
第三十五论 芤脉辨
第三十六论 革脉辨
第三十七论 洪脉辨
第三十八论 散脉辨
第三十九论 细脉辨
第四十论 微脉辨
第四十一论 弱脉辨
第四十二论 濡(软)脉辨
第四十三论 滑脉辨
第四十四论 涩脉辨
第四十五论 弦脉辨
第四十六论 牢脉辨

应用篇
第四十七论 靶向用药脉诊当先
第四十八论 评脉识药性
第四十九论 评脉辨证整体论治
第五十论 针灸得气以脉为凭
第五十一论 针灸手法对脉象的影响
第五十二论 手法如药物推拿必评脉
第五十三论 脉诊作指导掌中觅乾坤
第五十四论 评脉辨证拔罐现奇功
第五十五论 评脉来保健

杂论篇
第五十六论 把握脉象的影响因素知常达变
第五十七论 脉学研究之现状
第五十八论 脉诊不可神化
第五十九论 论脉症从舍
第六十论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第六十一论 独处藏奸论
第六十二论 再论“胃、神、根”
第六十三论 周学霆“缓脉”定平人
第六十四论 柯琴言脉
第六十五论 滑寿诊脉六字真言
第六十六论 张锡纯脉诊定乾坤
第六十七论 持脉有道虚静为宝

附一:黄德忠医师脉诊心得
附二:杨峰医师临证脉诊心得
附三:王笠光医师脉诊心得
附四:胡连军医师脉诊心得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