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师承学堂伤寒理法与经方临床(新版)

中医师承学堂伤寒理法与经方临床(新版)

1星价 ¥29.4 (6.0折)
2星价¥29.4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268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513226820 ; 978-7-5132-2682-0

本书特色

从“汗门”而入中医临床的殿堂以“正汗指征”融会贯通八法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严谨的独立思考之作,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医临床规律、实效和节奏的研究。如《伤寒论》方法形成的时空背景和当今临床的关系;《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原意和临床意义;《伤寒论》所倡导的在边防线上阻击外邪、恢复边防秩序的汗法研究;以及《伤寒论》本身研究的方法……。作者以大量实例来说明很多经方的独特应用规律,以及“给邪出路以急,立足中焦顾本”的中医临床思维。另外,本书还贯穿了对于自然疗法与自愈本质的思考。

目录

上篇 《伤寒论》理法
**章 时代呼唤《伤寒论》理法
《伤寒论》理法盛行的背景1-治法选择是时势使然
《伤寒论》理法盛行的背景2-话说时空背景
《伤寒论》理法盛行的背景3-当今天时为下元
《伤寒论》理法盛行的背景4-为“天”把脉,人定应天
《伤寒论》理法盛行的背景5-读《天道与人文》有感
第二章 三阴三阳推敲
《伤寒论》三阴三阳本质——从“欲解时”谈“六病”
《伤寒论》之“三阳易治三阴难”
三阴三阳在先,八纲在后,不可混同
“六经钤百病”解
“发热……发于阳”易愈
辨“三阴三阳”论治疑难病举例
第三章 与汗相关的理法
《伤寒论》汗法的双重标准
《伤寒论》之得汗与“正汗指征诊疗体系”
谨防“衣里冷湿久久得之”
《伤寒论》“火劫发汗”之现代版
“疮家不可发汗”如何解
思考“急汗之”
“汗出……不能发黄”的启示
“秋宜下”时如何用汗法?
“阳气内蒸而不骤泄”
发汗不彻转阳明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启示
止汗与“阳气内蒸”
“微汗”不可执
“给邪出路,以汗为凭”治难症
广汗法·广下法·广通法
《伤寒论》从汗论治瘙痒
痒与“阳气怫郁”
张仲景、刘河间与“阳气怫郁”
冷水治疗“阳气怫郁”
第四章 咬文嚼字与理法
《伤寒论》桂枝汤方后“一时许”正确位置的铁证
《伤寒论》273条“自利益甚”析义
《伤寒论》“心中懊侬”是胃病
“调和荣卫”有待商榷
《伤寒论》中“搏”应直接改为“抟”
“开、阖、枢”是不存在的
《伤寒论》之“寒”“热”假说
“欲解”非“必”解,可加重也可减轻
“絷絷”有深意
第五章 伤寒理法杂谈
不可独尊某诊
自愈与瞑眩
自愈靠阳明
柯韵伯论阳明
《伤寒论》条文直解(节选)

下篇 经方之应用
第六章 用方需知进退——“刹车”与“踩油门”
欲学麻黄方,先通苓桂剂
经方应用,讲理为前提
用药需知利弊
桂枝类方应用思考
麻黄不当用不可强用
“发物”和“发药”
麻黄剂“一剂知二剂已”
麻黄汤当用之时需坚决
第七章 一团和气与推陈致新
甘草泻心,温脾泻胃
柴胡120g应用实例
以甘草用量解《伤寒论》解表三方
“炙甘草”当为炒甘草
炒甘草大量用为仲景原意
“久久”用甘草辨
“甘草令人中满”误
柴胡桂枝干姜汤,可以不争论
大黄牡丹汤讨论
第八章 经方应用杂谈
理中类方歌括类变心解
张锡纯用经方,重在察机
“方证对应”的实质
“方证对应”不可夸大
“随证治之”不是中医主流

附篇 宜放斋随思集
从“盛者夺之”谈大剂量用药
医生可以不谈邪
更上一层楼,各家无不偏
不可尽凭虚实补泻
“天-人-病-症”辨治框架
中医理法为重,可以不用方药
学中医需“早临床”
中医的本质是自然医学1-顺应自然,给邪出路
中医的本质是自然医学2-“享受”发热,无为而治
“经方相对论”讲座实录(节选)

展开全部

节选

  《经典临床研究书系:伤寒理法与经方临床》:  “三阳”多腑病,“三阴”多脏病。《难经正义》云:“以脏病深,腑病浅,分其难易耳。”即三阳易治、三阴难治之意。不过此为系统归类的概括,只言大概,不可绝对化,故《难经正义》又云:“然亦不可拘。”  三阳易治三阴难,病变深浅是一方面,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难经发挥》对于五十四难“脏病难治,腑病易治”的解读颇能肩人心智,略述如下:  脏病何以难治?这是五脏生理特征及功能决定的。一则人以五脏为本,《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脾胃者仓廪之本”,“肝者罢极之本”,“肾者封藏之本”。五脏发病,生命之根本受到动摇,故“难治”。二则五脏藏神,《素问·宣明五气》日:“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灵枢·本脏》也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五脏有病,会损及五神,五神之病药力难及,故“难治”。三则五脏的特征是“满”,《素问·五脏别论》日:“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五脏贮藏精微,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五脏有病,精微匮乏,就会产生种种虚证,虚证调补非短时间能纠正,故“难治”。  腑病易治,是因为六腑“实而不满”,以通为顺,生理上是完成消化、吸收和排泄的。病理上多实,治疗上只要使之通,就可使功能得以恢复,因此在治疗上较五脏病症要容易治疗得多。  柯韵伯《伤寒论翼》中有一段话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三阳”三阴“治疗中的不同:“小柴胡为少阳主方,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阴阳异位,阳宜升发,故主以柴胡;阴宜收降,故主以乌梅。阳主热,故重用寒凉;阴主寒,故重用辛热。阳以动为用,故汤以荡之,其证变幻不常,故柴胡有加减法;阴以静为体,故丸以缓之,其证有定局,故乌梅无加减法也。”这段话从宜升与宜降,重用寒凉与重用辛热,汤以荡之多加减法与丸以缓之无加减法三个方面,点明了厥阴、少阳治疗的不同。  我们也可以粗略地把三阳看作是一种功能上的短暂失调,而把三阴当作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病态体质。总之,三阳易治三阴难,医者切不可将三阳治成三阴,错治不如不治。  ……

作者简介

  张英栋,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经典临床研究所客座教授。著有《银屑病经方治疗心法我对“给邪出路”的临证探索》(中国中药医药出版社出版)等学术专著。临证喜用经方,主张应用经方应该尊重《伤寒论》构建的理论框架,以理识方,以理识症,厘清标本的层次,见症察机,辨机用药。强调可驱&邪时首驱&邪,给邪以出路,同时关注气机的调迭和正气的恢复,以“汗”为指归,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