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内科鉴别诊断要点/中医师承学堂

中医内科鉴别诊断要点/中医师承学堂

1星价 ¥45.5 (7.0折)
2星价¥45.5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190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13219044 ; 978-7-5132-1904-4

本书特色

《中医内科鉴别诊断要点/中医师承学堂》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属于总论性质,采用的是“医话”形式,阐述在中医内科临床中进行鉴别诊断时通常会遇到的相似的有关事项,从简单、容易掌握的中医诊断基础知识人手,先打好基础,然后循序渐进,由浅人深,内容上尚不涉及具体病证。下篇主要是对临床中经常遇到,又容易发生混淆的一些常见疾病或同一疾病中的相似证型,按照中医病证归类,分别列出条目进行鉴别诊断。在每一条目中,有的放矢地找出造成误诊的常见原因,通过对病因病机、证候表现的分析比较,彻底弄清楚相似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发展趋势的异同之处,指出鉴别要点,从而对病证或证候做出正确的诊断与辨证,能直接为拟订治法指明方向。其中许多内容均来自笔者从医多年和教学中一得之见和经验,绝非泛泛空谈。《中医内科鉴别诊断要点/中医师承学堂》适合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和中青年中医师学习中医内科和中医临床见习、实习、诊疗时参考,也可作为自学中医内科的辅助教材。

内容简介

1本书分上篇与下篇两部分,上篇属于总论性质,采用的是“医话”形式,阐述在中医内科临床中进行鉴别诊断时通常会遇到的相近类的有关事项,从很简单、很容易掌握的中医诊断基础知识入手,先打好基础,然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内容上尚不涉及具体病证。下篇主要对临床中经常遇到,又容易发生混淆的一些常见疾病或同一疾病中的相似证型,按照中医病证归类,分别列出条目进行鉴别诊断。在每一条目中,有的放矢地找出造成误诊的很常见原因,通过对病因病机、证侯表现的分析比较,有效弄清楚相似病证的病因病机、证侯特点、发展趋势的异同之处,提出鉴别要点,从而对病证或证侯做出正确的诊断与辨证,能直接为拟订治法指明方向。
本书适合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和中青年中医师学习中医内科的中医临床见习、实习、诊疗时参考,或者作为自学中医内科的辅助教材。

目录

上篇
要重视鉴别诊断技术的运用
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鉴别诊断与主症的关系
关于鉴别诊断中的舍取事项
表证浮脉辨
黄苔主热辨
寒热从口渴辨
尿量颜色与寒热辨
寒热真假辨
虚实的真假辨
伤寒表证与温病表证辨
寒热往来与恶寒发热辨
热邪初人营分时的口不渴辨
从痰的颜色变化辨别肺的寒热
瘀血与舌色变化的关系
咽喉疼痛与热邪的关系
热入血室辨
新感与伏邪辨
耳鸣的虚实辨
心肾不交的虚实辨
心移热于小肠辨
胃不和卧不安辨
诸疝皆归肝经辨
梅核气辨
胃阴不足与真阴欲竭辨
精关不固与遗精的关系
膀胱湿热与下焦湿热的关系
肝气、肝火、肝风的关系
麻木与风、湿、气、血的关系

下篇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鉴别
风寒感冒与凉燥的鉴别
气虚感冒与阴虚感冒的鉴别
阳虚感冒与风寒感冒的鉴别
风热感冒与阴虚感冒的鉴别
外寒内热感冒辨
温燥与凉燥的鉴别
感冒夹湿与湿温的鉴别
阴暑与风寒感冒的关系
肺燥咳嗽与肺热咳嗽的鉴别
肺燥咳嗽与肺阴虚咳嗽的鉴别
肺燥咳嗽与肝火犯肺咳嗽的鉴别
痰热咳嗽与风热咳嗽的鉴别
痰湿咳嗽与风寒咳嗽的鉴别
痰湿咳嗽与痰热咳嗽的鉴别
肺阴虚咳嗽与虚热肺痿的鉴别
风热咳嗽与风热感冒的鉴别
风寒咳嗽与风热咳嗽的鉴别
风寒咳嗽与风寒感冒的鉴别
痰湿咳嗽与饮邪恋肺的鉴别
风热咳嗽与肝火犯肺咳嗽的鉴别
水寒射肺咳喘与风寒束肺咳嗽的鉴别
哮证与喘证的鉴别
哮证与支饮的鉴别
冷哮与热哮的鉴别
风寒袭肺喘证与表寒里热喘证的鉴别
痰热郁肺喘证与痰浊阻肺喘证的鉴别
肺虚喘证与肾虚喘证的鉴别
痰湿咳嗽与肾不纳气喘证的鉴别
喘证的虚实鉴别
金实不鸣失音与金破不鸣失音的鉴别
肺燥伤津失音与肺肾阴虚失音的鉴别
肺胀与喘证的鉴别
痰浊壅肺肺胀与痰热郁肺肺胀的鉴别
肺肾气虚肺胀与阳虚水泛肺胀的鉴别
痰蒙神窍肺胀与中风的鉴别
阳虚水泛肺胀与水肿的鉴别
……
编后附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医内科鉴别诊断要点/中医师承学堂》:前面讲过重视鉴别诊断技术的运用,意犹未尽,再做些补充。一种正确诊断的成立,确实来之不易,它往往是医生用主要精力和大部分心血换来的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全部过程中,诊断和鉴别诊断犹如光亮下的物体和物影的关系一样,时刻萦绕并指导着医生的思维活动,时而物(诊断)大于影,时而影(鉴别诊断)大于物,二者反复交替出现在医生面前。也就是说医生对病人出现的每一个症状,都要进行一番分析比较工作,自己提出疑问又要自己去解答,*后经过归纳或有意识的取舍,才能确定每个症状的属性,以及它在全部症状中所处的地位或应具有的价值,是主要的抑或是次要的,是原因还是后果。应尽可能用一种诊断去解释全部表现,除非不得已时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诊断予以说明。这样做可以防止用不必要的“多元论”,代替必要的“一元论”。在鉴别诊断之初始,医生对于每个症状均应保持客观态度,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操之过急,则势必影响到思路的开拓,不利于对病情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匆忙之中作出的诊断大多带有某种程度的盲目性,正确率不会很高。所谓不急于肯定或否定,绝不是犹豫彷徨,更不是优柔寡断,而是此时所掌握的病历资料,尚未进行认真的分析处理,既未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工作,又未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也就是说没有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阶段,故而不宜贸然行事。医生对于诊断犹如军事家审敌度势一般,在未掌握大量而可靠的情况下,决不能做出鲁莽的决策,以免招致战争的失败。尤其是对于那些于诊断或鉴别诊断有决定意义的症状、体征和检验数据等,一定要深入了解清楚,如该症状产生的原因、诱因,以及与生活起居、日常饮食等的关系如何,逐项进行审察分析,要善于抓住关键,发掘出新问题。如病人诉说腰痛,便应详细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以及与气候变化、劳逸、喜恶、小便的关系等项,同时要探查疼痛的起因、病程的长短、孰先孰后及疼痛与上述各项有什么联系,经过如此的分析研究,对于腰痛的认识会更深入,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诊断或鉴别诊断才是可靠的,正确率肯定是高的。至于这个过程的长短,诊断或鉴别诊断的成败,往往和医生的学识、经验密切联系在一起。鉴别诊断就是医生自己和自己反复“辩难”,力求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既重视局部的变化特点又要综观全局,此乃医生应具备的思维方法和工作作风。不如此则不能称之为认真负责的医生。许多阅历深的医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初形成的拟议中的诊断,很快被自己新的认识所否定,而否定的理由或根据是充分的、真实可靠的,不修正*初的诊断则会造成误诊。这么做不但要有充分的勇气和信心,而且还为能及时修正错误的诊断而兴高采烈,心胸坦荡的医生应该乐此不疲。换句话说,医生从事鉴别诊断时,不仅要善于收集病历资料,还要做到科学地驾驭它,正确地、有效地使用它为鉴别诊断服务。只有凭借真实可靠、系统而全面、数量众多的资料作出的诊断或鉴别诊断,才更接近于客观事实。对待复杂的病证如此,对于简单的病证亦复如此,这在集体会诊时表现得尤为典型。想要战胜自我,没有“虚怀若谷”的胸怀是不行的。一个有成就、功力深厚的医生是不惧怕自己或他人给自己“难看”或“辩难”的,因为自己深知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往往是通过这样的“难看”或“辩难”才能获得的。由此可知,自我“辩难”或“互相辩难”即是鉴别诊断的基本内容。只有排除了似是而非的假象,真实的本质才能揭示出来。不能有效地排除疑似之象,让它混杂于真实之中,不仅会影响到真实的光彩,甚至会造成“以假乱真”的恶果,只有懦夫和自欺欺人者才会不敢面对现实。似乎可以这样说,不运用鉴别诊断的方法和手段,正确的诊断是无法成立的。也许有人认为鉴别诊断似乎是诊断的对立面,专门与诊断为难的。实际上鉴别诊断是诊断学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不管承认与否,医生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时刻在运用着鉴别诊断的方法。为了避免误诊就要在鉴别诊断上下工夫,进行深入的研究,舍此之外,别无良策。……

作者简介

  冯先波,字若水,1932年出生于河北省深州市。1948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后在部队从事医疗工作,1956年转业贵州,1959年参加全国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首届贵州班学习,结业后即从事中医诊疗和教学工作,1972年调贵阳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任教,直至1992年退休。著有《冯先波中医基础讲课实录》,其学生刘俊整理有《冯先波精细入微辨证讲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