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51721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31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47517215 ; 978-7-5475-1721-5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的尼姑专题研究
☆多角度多层次为诋诬丛生的尼姑历史正名
☆内容丰富,增补部分新材料,对部分内容作了修订

内容简介

《尼姑谭》是一部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的尼姑专题研究,正如作者开篇首句所说:“《尼姑谭》可说是闲书,但并非戏笔。”作者征引佛书、僧传、笔记、诗文、地方志以及墓志、塔铭等文献,或述,或考,或评,就有关尼姑的问题,抒发己见,试图复原被历史扭曲的尼姑之面貌。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暮鼓晨钟的女性世界”从尼姑的历史出发,细致探讨了尼姑的生活;中编“清尼遗事考实”就岭南三尼与清初政局、道光禁烟与灵官庙尼姑案等历史事件作深入的探讨;下编则为《比丘尼传》评说。 此次增订本在原书基础上增添了部分新材料,并对部分内容作了修订。全书内容丰富,文字平易,论点明晰,是一部优秀的学术普及著作。

目录

目录
引言
上编 暮鼓晨钟的女性世界
 
 一、青灯古佛旁的女人
 二、尼姑参禅
 三、尼姑思凡
 四、尼姑之死
 五、乱世尼姑
 六、花禅
 七、文人与尼姑
 八、尼姑与文化
 九、尼姑临终偈
 十、尼姑诗

中编 清尼遗事考实
 
 一、岭南三尼与清初政局
 二、钱柳与尼姑的因缘
 三、“吸鸦片烟始于尼”辨证
 四、道光禁烟与灵官庙尼姑案

下编 《比丘尼传》评说

 一、宝唱及其时代
 二、晋尼列传评说
 三、宋尼列传评说
 四、齐尼列传评说
 五、梁尼列传评说

附录

 一、中国尼姑大事记
 二、尼论辑要

后记
新版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后记 从文化史和社会史方面观察中国尼姑的往事,对作者来说,纯属尝试,而且只是粗浅的尝试。本书的原始构思,曾于1992年6月13日在中山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的学术讲座上提出,听取过与会学者的批评和建议。现在看来,这本《尼姑谭》虽对中国尼姑的命运有所论述,但未能深入探索尼姑的精神世界,寸心自知,甚觉辜负此题。 本书定稿付印之际,胞姊丽娜女士不幸病逝于汕头老家。她一生贤淑,对人宽厚。早年生活清寒,用极其微薄的收入支持我念完高中,免于失学之苦。每当想起这段岁月,我就不能自已,深感对她回报太少了。这本有关女性研究的书,如果可以有个题辞,我想说的一句心里话就是:“献给逝去的姊姊。”
自1992年至今,本书三易其稿。在修订、加工过程中,海外友人詹益邦先生寄望甚殷,陈春声博士屡加关注,蒋晓耘女士倾力支持,郭德焱、王川两位青年朋友也帮过不少忙。中山大学出版社刘翰飞先生、杨权先生和邓启铜先生,不辞辛劳,奔波策划,使本书得以尽快面世。作者除深致谢意外,可说也因事悟理,从中领会到:小我只有在大我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1996年6月,丽日南天
蔡鸿生写于广州中山大学 新版后记 我是校园中人,离佛寺远,离尼庵更远。用俗眼观察青灯古佛旁的女人,并非好奇,而是因为这个独特群体的历史,反映出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不可漠然置之。
“尼姑”之名,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义山杂纂》和《义山文集》中已用过两次,均含贬义。本书选取“尼姑”这个俗称,则是由于其中包含梵汉二元结构,可以作为佛教中国化的描述工具。从六朝到唐宋,无论河西还是江南,都可以在暮鼓晨钟的女性世界中,发现印度比丘尼戒律所禁绝的“佛门织女”“佛门孝女”和“佛门才女”。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言:“橘迁地而变为枳,吾民族之同化力可谓大矣。”出家人不离世间觉,这种“以华情学梵事”的天路历程,调节了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矛盾,正是尼姑往事值得一“谭”的理由。微获小识,质之高明,可乎?
蔡鸿生  
2019年8月19日

作者简介


蔡鸿生,1933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曾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并主编《历史大观园》月刊,2006年退休。2011年获“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
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重点探讨下列课题:(一)唐代粟特、突厥文化,(二)俄罗斯馆与中俄关系,(三)岭南佛门僧尼史事,(四)广州与海洋文明,(五)历史研究的学理和方法。
主要著述有:《广州海事录》《蔡鸿生自选集》《蔡鸿生史学文编》《读史求识录》《学境》《中外交流史事考述》《俄罗斯馆纪事》《仰望陈寅恪》《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清初岭南佛门事略》《尼姑谭》。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