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写作与范例评析/邵志华,丁富生

应用写作与范例评析/邵志华,丁富生

1星价 ¥37.7 (8.2折)
2星价¥37.7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2361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4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305236150 ; 978-7-305-23615-0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专业与时代的发展,旨在更好地使用形势下应用写作教学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材以现代职场常用应用文体为载体,本着"必须-----适用"的原则,以"范例"为特色,以"实训"为导向,力求有效构建基于文体范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本书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体例创新.各章设"本章导读""知识精讲""范例评析""实训设计"四大模块.2.凸显时代特色.3.强化范例选择.4.突出能力实训.

目录

绪论 应用写作概述
**节 应用写作的含义与特性
第二节 应用写作的范围与功用
第三节 应用写作的趋势与方法

**章 应用写作要素
**节 主旨确立
第二节 材料摄取
第三节 结构安排
第四节 表达方式
第五节 语言运用

第二章 党政公文知识
**节 党政公文的文体述要
第二节 党政公文的体式规范
第三节 党政公文的行文规则
第四节 党政公文的行文流程

第三章 知照性公文
**节 公告
第二节 公报
第三节 通告
第四节 通知
第五节 通报

第四章 报请性公文
**节 报告
第二节 请示
第三节 议案

第五章 指挥性公文
**节 命令(令)
第二节 决定
第三节 决议
第四节 批复

第六章 沟通性公文
**节 函
第二节 意见
第三节 纪要

第七章 社交文书
**节 邀请信感谢信
第二节 慰问信贺信
第三节 介绍信证明信
第四节 申请书倡议书
第五节 推荐信求职信

第八章 事务文书
**节 计划
第二节 总结
第三节 调查报告
第四节 述职报告
第五节 简报

第九章 法律文书
**节 起诉状
第二节 上诉状
第三节 答辩状
第四节 辩护词
第五节 代理词
……

第十章 商务文书
第十一章 讲话类文书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应用写作与范例评析》:  其次,材料是表现和深化主旨的支柱。构思酝酿阶段,文章的主旨靠材料形成;在写作过程中,文章的主旨又靠材料来表现和深化。材料是“情之所寄,理之所寓”,是表现和深化主旨的手段、载体,缺乏必要、充分的材料做支柱,主旨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失去牢固基础,从而削弱主旨的说服力,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二、应用写作的材料种类  应用写作的材料十分广泛,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在写作过程中,全面周到地搜集材料,将不同种类的材料适当地配合使用,对于主旨的表现和深化有重要作用。  (一)事实材料和观念材料  事实材料是指客观存在或现存的事和物,观念材料主要指各种事理、对事物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认识等。对通报、调查报告、总结等一类应用文来说,事实材料的重要性极为突出,事实占据了主要篇幅。而司法文书之类除了准确恰当地陈述真实案情外,还要援引适用的法律条文即事理来支持诉讼理由或刑事、民事判决。  (二)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直接材料又称**手材料,为写作者亲自观察、调查和亲身体验获取。应用写作非常重视直接材料,如问题调查报告,若作者不在现场仔细勘察,反映情况的真实度便大打折扣。间接材料指的是阅读书报、检索资料,或由他人提供的第二手材料,可作为直接材料的补充。间接材料在写作中不可或缺,使用时要认真查对,辨别真伪。  (三)具体材料和概括材料  具体材料就是“点”上材料,概括材料就是“面”上材料。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于加强应用写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具有重要意义。点面结合在汇报性、论说性文件中尤为重要。没有“点”上的材料,就往往导致文件的一般化,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没有“面”上的材料,就往往说不清问题,不能给人以宏观、全局的概念,同样会影响文件的社会效果。  (四)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  应用写作的任务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搜集和掌握现实生活实际情况的材料非常重要。但对于任何一个事物,仅看到其现在还不够,还要看到它的发生、发展以及过去、将来,即不能忽略其历史材料。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的比照使用,才能使人们对事物的性质特点、差异优劣有更深入的认识。  (五)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正面材料就是指应当肯定和褒扬的材料,反面材料就是指应当否定和贬斥的材料。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才能决定取舍。掌握这两方面的材料,便于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事物本质,有力表现主旨。有的应用文体主要以正面材料作为事实根据,有的则主要以反面材料作为依据。特别是在规范人们行为而提出限定要求时,往往要借助反面材料。  三、应用写作的材料选择  在广泛搜集材料的基础上,还要根据主旨表达的需要进行比较、筛选,决定材料的取舍。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选择材料一般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聚焦主旨  这是选择材料的首要一条,是决定材料取舍的主要标准。选择材料要围绕主旨的需要,去选用那些和主旨有关的,*能说明、表现和突出主旨的材料。就整篇文章来说,选用的材料必须从不同侧面紧扣主旨,针对性极强地说明主旨。就一个观点来说,选用的材料必须针对观点加以准确说明,决不能材料和观点相互脱节而成为“两张皮”。  (二)强调真实  应用文的生命在于真实。所谓真实,就是说材料要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也就是指材料不能虚假,必须是实有的事物。材料准确无误,确凿可靠,文章才有说服力。为确保材料的真实,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切忌凭空编造,移花接木,以偏概全,引证失实,数据失真。能否使用真实的材料,是衡量应用文写作者有无基本知识和素养的表现。  (三)捕捉典型  文章中的材料不是以量来表现,而是以质取胜的。前述选材要聚焦主旨,主要是要求材料和主旨应有有机联系,捕捉典型则更进一层,它要求作者以百里挑一的严格态度去搞优化组合,选取*能表现主旨的材料。典型材料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代表性,能以一当十,以少总多;二是深刻性,可以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典型材料有很强的说服力。  (四)凸显新颖  应用文时效性强,要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颖就是指材料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说明客观事物的*新面貌,回答现实生活中人们*关心的、*迫切需要了解的新问题、新动态、新成果、新数据、新经验、新思想等。要善于选择新颖的材料,作者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采集力,见微知著地发现新事物、新苗头。  ……

作者简介

邵志华,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秘书学系主任。主要从事文艺美学、跨文化比较研究。 丁富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南通大学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南通地方文史的教学和研究,尤其是苏曼殊研究和冒襄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