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艺术导论十三种

中国当代艺术导论十三种

1星价 ¥33.6 (7.0折)
2星价¥33.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83376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45页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100183376 ; 978-7-100-18337-6

本书特色

一本带你读懂、读通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方向的书。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导论合集。自2005至2017走来,中国当代艺术究竟经历了什么?其中*大的事件又是什么?一本中国当代艺术的纪年导论合集,一本带你读懂、读通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方向的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05-2017年共13卷的导论, 即为每年一度对当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整体情况和突出问题的论述和总结。除13篇导论之外, 本书还包括一篇年鉴编辑方针, 并附有每年选入《年鉴》的艺术家名单。

目录

2005年卷导论

2006年卷导论

2007年卷导论

2008年卷导论

2009年卷导论

2010年卷导论

2011年卷导论

附录 国家艺术——朱青生在国家画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

2012年卷导论

2013年卷导论

2014年卷导论

2015年卷导论

2016年卷导论

2017年卷导论

附录 写在“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闭幕之际

附论1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编辑方案

附录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辑的历年调整

附论2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内容结构

附论3 选择年鉴艺术家的方法

附论4 2005—2017年《中国当代艺术年鉴》艺术家

附论5 2005—2017年《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工作名单


展开全部

节选

年鉴,就是“时代的镜子”。2005年正在编辑的情况反映和折射着当代中国文化与精神。 1985年前后中国现代艺术运动形成高潮,198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由学校领导集体同意开始建立“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下又简称“档案”),对正在发生的艺术现象进行观察和收集。实际上,1979年起在中央美院美术史系贺龄华老师的领导下,对当代艺术资料进行同步收集。1987年,这个“档案”随主持人调动而移到北京大学继续展开。2005年,北京大学与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合作,在“中国现代艺术档案”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下又简称《年鉴》)。 根据2005年的调查,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情况表面上呈现艺术市场的繁荣,有四个标志。 1.展览频繁:商业性展览和“艺术展览”有时具有商业动机。 2.画廊活跃:商业画廊的迅速发展和非商业画廊的起落更迭。 3.资本涌入:国际资本和企业投资性资本进入经营和收藏。 4.买卖兴隆:拍卖活动异常发展。 这个四点涉及中国的艺术市场和“文化产业”,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艺术的市场行为,实际上是中国经济状况、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的综合反映。市场上买卖什么“艺术品”并不重要,而“买卖经营”的市场行为本身才是当代艺术现象*为鲜明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2005年的艺术主要是由艺术品经纪人、画廊经营者、投资人、拍卖行经理、展览策划人、不排斥营利的博物馆馆长和艺术总监、介入艺术经营活动的批评家和文化部门的关键官员、推动文化产业化的国家决策人的“操作艺术”的展演。之所以说“买卖什么艺术品并不重要”,是因为作为中国当代现象的艺术市场,主要经营着传统风格的作品和装饰性强的作品。这种经营与其说是与艺术的功能有关,不如说是与经营本身有关。这种状况使得当代艺术家的广告营销意识增强,*极端的表现为制作室外营销广告(某个艺术家的室外广告牌子与周围纯粹商业广告的并列)与把广告和艺术融为一体(梁越和赵半狄的广告性作品)。但是更为深刻的变化是艺术家为了生产作品和销售作品而进行的一整套的广告、营销、公关、价格、促销、让利、回扣、传销、请托、贿赂、收买、雇佣等现代商业模式和自由贸易的初级工业化生产活动,各种手段都得到利用。所以2005年的艺术主要又是艺术家在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的*敏锐、*巧妙、*奇异的经营活动展示。

作者简介

朱青生,1957年生于镇江。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1985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96年博士毕业于海德堡大学。1986年起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1996年起主编《汉画总录》,2005年起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著有《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十九札》等,发表论文多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