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两周时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文明研究

两周时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文明研究

1星价 ¥64.1 (7.2折)
2星价¥64.1 定价¥8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614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20361439 ; 978-7-5203-6143-9

内容简介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华古代文明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研究揭示古代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及其成就,是环境史研究者的任务。本书研究了两周时期生态环境与社会文明的关系,人类文明的滋生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人类文明的发展又势必会打破生态环境的平衡,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乃至于破坏,如何正确处理人类文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揭示两周时期社会文明的保障基础,书稿部分探讨了当时的生态环境状况,强调环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又比如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第二部分探讨了影响生态环境的社会因素,诸如农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战争等等,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反过来制约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这种状况下,迫使当时的政治家、思想家反思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而产生了早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两周时期采取了初步的措施如设置相应的官僚机构、颁布法律、实施令等来保护生态环境。

目录

绪论

**章 两周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
**节 两周时期的气候变迁
一 研究气候变迁的意义
二 两周时期气候变迁的研究
三 两周时期的气候变迁
第二节 两周时期的自然灾害
一 旱灾
二 水灾
三 虫灾
四 地震山崩
五 火灾
六 风雪雹霜灾害
第三节 两周时期的森林植被状况
一 林木状况
二 草地植被状况
三 森林植被的变化
第四节 两周时期的野生动物状况
一 两周时期野生动物状况及分布
二 野生动物分布的变化——以大象和犀牛为例
第五节 两周时期的水资源状况
一 川泽众多、河流密布
二 水源充足、水流清澈
……

第二章 两周时期影响生态环境的社会因素分析
第三章 两周时期天人关系的探索及成果
第四章 两周时期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第五章 两周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两周时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文明研究》:  三 城市与生态环境  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功能多元的人类集聚地,城市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种种影响,无论是古代的城市还是现代的城市,都难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变乃至于破坏,正如张鸿雁所说:“城市本身是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人与自然物构成一种新的关系,在城市环境中,人与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有机物之间进行着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人类以集约的能力作用于自然,有时也在无情地破坏自然,如城市燃料来源要砍伐大量的林木等……纵观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凡是城市越大,其周围地理环境改变越明显,尤以地表植被破坏严重为特征。”刘易斯·芒福德说得更加直接:“城市,作为在文化传播中仅次于语言的一项*宝贵的集体性发明,从其产生之初便成了内部各种分裂势力的容器,被用于无休止的破坏和灭绝活动。”由此可见,越是规模大的城市,人口越多,建筑越多,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就越大,史念海先生说:“由于人口的逐渐增多,农业的不断发展,森林也就受到相应的破坏,都城附近就更为明显。都城设置之后,各项建筑用材也就随着大量增加,这就必然取之于附近的山林,甚至都城中薪炭的消耗,也会使森林受到严重的损失。”古代城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燃料和建筑材料对木材以及野生动物的需求等方面。  在古代城市营建中,木材必然是少不了的,《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说道:“安民治室,居靡山,伐木为邑。”无论是修建宫殿还是民居,都离不开树木。关于两周时期消费林木的问题,上文已述,在此援引一两个例子予以说明。如《诗经·鲁颂·閟宫》篇:“徂徕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做,孔曼且硕,万民是若。”说的是将徂徕山上又粗又大的松柏进行砍伐以兴建宫室使用,建成的宫殿又高又大,恢宏气魄;再如《诗经·商颂·殷武》篇:“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意思是将景山长得很高大的松柏砍伐下来,供兴建宫室使用;还有《诗经·大雅·绵》篇:“柞械拔矣,行道兑矣。”记载的是在周原修建城市时为了修通道路,把很多柞树和械树都砍伐了,使道路变得畅通无阻。  除营建要用木材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木材,在没有其他燃料的古代社会,木材是古人的唯一燃料,无论是做饭还是取暖等,都离不开木材。古人对于木材作为薪柴的重要性更是有充分认识,如《管子·轻重甲》篇说道:“万乘之国、千乘之国,不能无薪而炊。”意思就是人们做饭离不开薪柴,没有了薪柴就不能做饭,不能吃饭人们就无法生存,所以在古代社会,为老百姓解决薪柴问题,也是他们执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记载齐国景公时,大雨连下了十七天,导致齐国居民房屋毁坏严重,政府展开赈济:“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榇万三千乘。”在给受灾的人们提供援助时,首先毫无疑问是粮食,但同时也少不了薪柴,所以当时齐国给百姓提供了薪橑万三千乘。由此可见薪柴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因为它事关老百姓的生计,人人离不开它,所以对薪柴的需求量也很大。如此巨大的需要量,自然会加大对林木资源的砍伐。城市越大,人口越多,砍伐的数量越多,破坏越厉害。  ……

作者简介

  李金玉,男,河南新乡人,历史学博士后,新乡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先后担任新乡学院牧野文化研究所所长、发展规划处处长,现任人文学院院长。兼任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生态环境史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主持完成***、省厅级课题8项。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新乡市优秀专家、新乡学院优秀科技创新工作者、新乡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