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气资源结构定量表征及应用

油气资源结构定量表征及应用

1星价 ¥63.8 (5.8折)
2星价¥63.8 定价¥11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3391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76页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18339136 ; 978-7-5183-3913-6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分析含油气系统范围内的生、排、运、聚、散、滞留过程, 定量化地表征了生烃量、滞留烃、聚集烃、逸散烃量、晚期高温裂解烃量, 及其油气赋存状态和油气类型, 量化系统内资源分配比例, 从而构建常规、非常规资源空间分布模式。详细阐述了晚期高温裂解气产率及在页岩气聚集成藏中比重, 源外油裂解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与研究思路, 页岩气赋存的*有利构造部位, 有机孔随热演化程度的发育规律等。

目录

**章 油气资源结构内涵、评价方法及应用 **节 概念与内涵 一、油气资源结构概念的提出 二、油气资源结构的内涵 三、油气资源结构的分级 第二节 油气资源结构研究现状 一、油气资源类型划分描述 二、资源结构定性推断 三、资源结构定量分析 第三节 油气资源结构特征与研究思路 一、基本特征 二、研究思路和评价方法 三、主要成果认识 第四节 油气资源源储组合类型 一、油气资源形成条件与成因机制 二、源储组合类型与特征 第五节 研究区确定与关键方法技术介绍 第二章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含油气系统概况 **节 油气勘探概况与基础地质条件 一、油气勘探概况 二、构造发育特征 三、地层发育特征 四、油气藏类型 第二节 蜀南志留系烃源岩特征 一、分布范围与厚度变化 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三、有效烃源岩划分 第三节 蜀南志留系含油气系统特征 一、国外志留系含油气系统概况 二、蜀南志留系含油气系统成藏条件分析 三、烃源对比 四、生烃史、成藏史分析 五、成藏模式 六、含油气系统边界 第三章 原始有机碳及生烃潜力恢复 **节 原始有机碳恢复方法对比分析 一、原始有机碳恢复研究现状 二、原始有机碳恢复方法优缺点分析 第二节 原始有机碳和生烃潜力恢复模型建立与方法研究 一、原始有机碳恢复模型建立与方法研究 二、原始生烃潜力恢复模型建立与方法研究 第三节 蜀南地区龙马溪组烃源岩空间展布和有机质特征 一、蜀南龙马溪组烃源岩空间展布 二、海相烃源岩有机质特征 第四节 海相烃源岩原始有机碳和生烃潜力恢复前后对比研究 一、海相龙马溪组页岩原始有机碳恢复前后对比研究 二、海相龙马溪组页岩原始生烃潜力研究 三、有机碳恢复的意义 第四章 生排烃全过程定量评价模型 **节 有机质生烃过程研究新进展 一、有机质生烃过程传统认识与经典生烃模式 二、有机质生烃过程新认识 三、烃源岩生排烃过程定性与定量评价研究 第二节 海相烃源岩“生烃过程”定量评价 一、PY-GC热演化模拟实验 二、生烃动力学法地质外推 三、龙马溪组烃源岩生烃过程评价 第三节 海相页岩烃源岩系中有机质的高温裂解生气潜力 一、海相页岩烃源岩高温裂解研究现状 二、我国海相页岩分布特征 三、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测试 四、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演化程度评价 五、高温裂解生气潜力评价 第四节 海相叠合盆地构造演化与油裂解气晚期成藏的关系 一、古老海相层系天然气藏成因分析 二、蜀南地区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特征 三、古老烃源生烃演化过程及原始油气聚集 四、原油裂解与天然气晚期成藏 五、研究思路与意义 第五节 海相烃源岩生排烃全过程模型定量评价 一、构建定量化评价框架模型 二、确定生烃各过程中组分量化关系 三、建立单一测试样品的生排烃全过程模型 第五章 蜀南地区龙马溪组有机质孔隙演化特征 **节 有机质孔隙成因与测试计划 一、有机质孔隙成因 二、孔隙微观结构特征与分类 三、有机质孔隙随热演化程度发育关系 第二节 有机质纳米孔隙定量表征 一、高压压汞孔隙度测定仪(MICP) 二、SEM成像和FIB连续磨铣原理及分析测试 第三节 蜀南地区页岩有机孔隙演化特征 一、高压压汞分析测试结果 二、SEM-FIB测试及结果 三、蜀南地区页岩有机质孔隙度随热成熟度变化规律 第六章 油气资源评价与资源结构特征 **节 盆地模拟与页岩气资源评价 一、盆地模拟方法及评价流程 二、蜀南地区油气基础地质模型构建 三、龙马溪组生烃量计算与资源量评价 第二节 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一、成因法评价结果 二、统计法评价结果 第三节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油气资源结构 一、油气资源结构 二、常规天然气资源分布特征 三、页岩气资源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