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伟大的灵魂:圣雄甘地与印度的斗争:mahatma gandhi and his struggle with India

伟大的灵魂:圣雄甘地与印度的斗争:mahatma gandhi and his struggle with India

1星价 ¥92.0 (7.8折)
2星价¥92.0 定价¥11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1970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35页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308197021 ; 978-7-308-19702-1

本书特色

对圣雄甘地的赞誉这是一位唤醒了三亿人的反抗精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年强大的宗教动力引入人类政治的人。—— 罗曼·罗兰对甘地的印象?*好问一问人们对喜玛拉雅山的印象。虽然甘地可能犯下若干战术上的错误,但他的基本战略总是正确的。—— 肖伯纳圣雄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从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美丑善恶,一旦这面镜子碎了,他周围的人们就失去了一个光辉的真理形象。—— 埃德加·斯诺 本书获得的赞誉……对或许是我们这一时代*神秘的政治领导的深具洞见的分析,一本非凡的著作。 ——阿玛蒂亚·森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莱利维尔德撕碎了这个勇敢的小个子伟人的神秘面纱,揭开了这个强大的帝国的遮羞布。——潘卡吉·米什拉 《纽约客》 《伟大的灵魂》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它写出了关于现代*著名人物的新意。 ——T. J. 斯泰尔斯 普利策奖得主

内容简介

  圣雄(Mahatma)辞世已经半个世纪了,但是“凤凰村”(Phoenix Settlement)仍然住着甘地的后人。“凤凰村”位于南非(South Africa)德班(Durban)城外,印度洋海岸。1965年,我首次来这里访问。一个小男孩在屋里蹒跚学步,我认出他是甘地(Gandhi)的曾孙,现在与奶奶住在一起。奶奶是甘地四个儿子中的老二曼尼拉尔·甘地(Manilal Gandhi)的遗孀,她留在南非编辑她公公创办的《印度舆论》(Indian Opinion),借此使凤凰村及其价值得以延续。这位创始人当时决定做整个社区的家长,于是便将农场转变成了类似公社的机构,在这里他将追随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家庭,包括印度人和欧洲人,以及侄亲和堂亲,*后还有他的妻子和儿子,但他们没有享受任何特殊待遇。

目录

上篇 南非
**章 序曲:不速之客
第二章 不可接触主义
第三章 在祖鲁人中
第四章 上院
第五章 领导契约劳工

下篇 印度
第六章 唤醒印度
第七章 不可接近
第八章 向救星致敬
第九章 绝食至死
第十章 服务乡村
第十一章 大规模骚乱
第十二章 决战

甘地生平年表
原始资料
索引
插图引用
致谢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伟大的灵魂:圣雄甘地与印度的斗争》:这位斯瓦米一直与民族运动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却因为支持即将成为圣雄的甘地而卷入其中。在他看来,甘地正领导着一场神圣的斗争。1919年4月,不合作运动开始之际,正是泰戈尔号召印度人承认甘地为圣雄之时。什拉德哈南达在德里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人们的欢呼致敬。然而此后不久,他突然退出了运动,以抗议甘地突然决定中止运动。斯瓦米认为,这场运动还没有做到训练有素,不足以阻止大面积爆发的暴乱。他所抗议的不是决定本身,而是甘地做出决定的专横方式。“成千上万的民众因信任你而受到鼓舞……而且放弃了一切尘世顾虑。”他给甘地写信说,他退出了萨提亚格拉哈委员会,“遗憾的是,你立刻做出了决定,甚至不问一下这些人是否同意。”这不是**次也不会是*后一次甘地听到*重要支持者的抱怨。然而,什拉德哈南达不久就在甘地和其他人的恳请之下让步了,再一次投身于民族运动之中,但结果发现,在与一位只习惯于听从自己意愿的领袖发生战略分歧时,等待他的总是失败的结局。在他看来,其中*重要的是在不可接触制问题上的分歧。在这个问题上,甘地从回到印度的**个月起就一直立场坚定。随之,甘地遭到了什拉德哈南达的**次批评,说他并不愿意用实际行动支持他自己的强有力的戒律。斯瓦米甚至比甘地还执着。在20多年里,他一直是被称为“淑涤”的净化仪式的坚定推动者,这个仪式的目的是将不可接触者和低种姓印度人纳入基础广泛的印度教信众群体之中,在这里种姓区分就算不能根除也能得到弱化。这个曾在贾玛清真寺发言的人已经表示愿意在基拉法特事业中与甘地和穆斯林站在一起。然而,当开始怀疑对甘地来说这个事业比反对不可接触制斗争更优先时,他悬崖勒马了。因此,1919年12月在阿姆利则召开的印度国大党例会上,正是斯瓦米而非甘地对这个问题做了论述。“难道不对吗?”他挑衅地问,“你们当中许多人获得了政治权力,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却无法克服对遭受不公、被你们视为不可接触者的6000万印度人的反感情绪?这里有多少人真心把这些可怜的兄弟当作自己人呢?”9个月后在加尔各答国大党特别会议上,什拉德哈南达尝试把这一主题列入议程,但*终并未成功。甘地和其他人觉得应该讨论更为紧急的不合作运动,讨论其他事都是偏离了主题。鉴于保卫哈里发是运动已宣布的目标之一,这等于说穆斯林的事业比反对不可接触制的斗争更加重要,至少此时是如此。“那是天大的错误。”失望的斯瓦米悲叹道,“只有当我们自己实现了完全合作,与敌国的不合作才能成为可能。”甘地明确表示,在加尔各答集会数月后的定期年会上,也就是那格浦尔年会上,国大党多少都会认真讨论不可接触制问题。但什拉德哈南达并不是唯一担心圣雄可能会弱化这一问题的人。甘地称之为“查理”(Charlie)的英国牧师查尔斯·安德鲁斯,在南非遇到甘地之前已经在印度与蒙希·拉姆建立了密切联系,后来由他介绍二人相识。安德鲁斯给甘地写了一封称对方为“亲爱的莫罕”的信,他是圣雄数百名通信者中唯一轻松愉快地使用如此熟悉称呼的人,他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不可接触制可能会在甘地的日程中一滑而过的担忧。甘地对此批评感到不安,在那格浦尔会议一个月后的一天,他凌晨2点就醒来,在通常的起床时间4点之前,躺在床上开始打腹稿,寻思答案,以写下一封动情的立场辩护信。虽然信函态度强硬,但它明确表明,他现在将不可接触制看作是一项不得不等待时机的事业。基拉法特运动必须优先,因为它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的先决条件,而这反过来又是独立的先决条件。然而尽管如此,甘地展现了他化解合理性的惯有才能。他说并不是因为不可接触制不重要,而是因为“它是一个比获得印度独立更大的问题”。他说,如果在“中途”获得独立的话,他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因此,他预言:“在消除不可接触制的祸根之前,印度可能已摆脱英国的统治。”……

作者简介

约瑟夫·莱利维尔德(Joseph Lelyveld)1937 年出生,美国著名作家、记者。1994—2001 年曾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曾以所著Move Your Shadow 一书荣获普利策奖,是《纽约书评》的撰稿人。著有Move Your Shadow: South Africa,Black and White (1985)、Omaha Blues:A Memory Loop(2005)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