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环

圆环

1星价 ¥14.4 (3.7折)
2星价¥14.4 定价¥3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21073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46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21210736 ; 978-7-5212-1073-6

本书特色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建筑物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家园 《圆环》一部以建筑学为主题的悬疑哲理小说 迷宫般的故事结构里弥漫着神秘惊悚的气息 小说既饱含哲理,又悬疑丛生 作者是建筑学博士,拥有广博的学识 他借助独到的视角、瑰丽的想象、精彩的叙事 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哲理故事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以建筑学为主题的小说,既饱含哲理,又悬疑丛生,迷宫一般的故事中弥漫着神秘与惊悚。二战时期,一名纳粹建筑师携带着一份秘密文件逃出巴黎,遭到盖世太保追杀。在法国和西班牙交界的山区,他无意中进入了一处与世隔绝的“永恒之地”。在那里,他安定下来,独自生活、思考、实践,回顾建筑的历史,领悟建筑的真谛,经过一系列探索,很终揭开了 “永恒之地”的秘密,也收获了寻觅已久的灵魂升华……

目录

目录

一 地狱 001

二 炼狱 049

三 天堂 297

跋 321


展开全部

节选

1 我从北方来,到南方去。为了躲避纳粹德国从天而降的炸弹,我离开巴黎,把一切丢在身后。我只身一人,囊中羞涩,一只土伦出产的皮箱就是我的全部家当。 逃离背后的地狱,梦想远方的天堂。我诚惶诚恐,加紧赶路。海德里希,这名冷酷无情的盖世太保,发誓要追我到天涯海角——我是他的猎物,无论是我的生命,还是我的皮箱。 我沿着加泰罗尼亚的公路一路向南,天气日渐炎热,酷暑难耐;空气如火,草枯石干,皮肤似乎要被点燃。环境如此恶劣,相比之下,尖叫着俯冲而下的斯图卡轰炸机根本算不了什么。 我来到安达卢西亚*南端的海岸,无法逗留;大海在面前拦路,找不到一条航船。我折返向北,沿途经过好几个行省,身后留下一条曲曲折折的轨迹。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就像干旱的沙漠一样了无生机。我*后到达潘普洛纳,那是北部一个偏远的小城市,横贯半岛的比利牛斯山脉近在眼前。据说当年摩尔人的大军,就是从这里浩浩荡荡地拥入欧洲大陆,*后在普瓦提埃,败给了查理·马特率领的高卢联军。 我离开,沿着山脉向东,远离炎热,远离战争,也远离那追逐我的地狱恶魔——为了效命自己的主子,他早已泯灭人性。我想尽办法将他甩在身后,为自己争取时间。我做了*坏的打算,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有一线生机,为此我下定决心,不能放弃。在芒多埃多的汽车站,我用糟糕透顶的西班牙语向一名小伙子问路,对方费尽力气听懂我的话之后,用更糟糕的法语拼命劝我原路返回。我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是因为勇敢,而是在给自己鼓劲。小伙子无可奈何地看着我,他那双淡蓝色的眼睛让我想到海德里希那猎鹰一般的面孔,不禁一阵毛骨悚然。 我再次登程,进入偏僻的山区,脚下的公路变成罗马时代的石桥,随后又变成流水侵蚀、人迹罕至的小径,*后变成只有意志才能识别的若隐若现的幻影。纳粹德国在整个欧洲的土地上建起高楼大厦,一座永世长存的千年帝国,一个统一所有意识形态的终极理念,不只是街道与城市,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与灵魂,这是多么地疯狂!只有彻底堕落的恶魔,才会如此丧心病狂。 带着人性中*后一点尊严,我逃出巴黎。我的同胞依然留在那里,他们有的忍辱负重,有的卑躬屈膝,有的厚颜无耻,与恶魔做了世上*卑鄙的交易。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的志同道合的同事们,我甚至来不及同他们再见,向他们道别。我不能留下一点信息,任何的蛛丝马迹都会让盖世太保闻风而至。巴黎,这座曾经无比美丽的城市,如今已面目全非,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瑟瑟发抖。 我深入山区,深入世上*隐蔽的角落,只有在这里,才有久违的宁静;只有在这里,才能见到没有被血红的卐字旗遮蔽的一丝蔚蓝的天空。我翻山越岭,不敢回头。我经过树木丛生、鸟兽横行之地,那里人迹罕至,就连*勇敢的猎人都敬而远之。我穿过山谷,渡过河滩,眼前又一座山峰拦路,在它的背后有另一条山谷、另一座山峰。我仿佛在前往大陆的尽头。我的双脚已经麻木,手中的皮箱沉得像块睡着了的石头。 黄昏时分,我走出山谷,眼前一片起伏的平原,树木掩映,远山重叠。平原上有一处村落,从脚下的隘口见不到它的全貌,只有几座方方正正的土屋,被近处的树叶遮挡,若隐若现,再向前走一段路,才能看得清楚。我无法不记得它,它是一切开始的地方。它位于一块低地中央,周围的山脉奇怪地俯下身去,心甘情愿让出一片平原,只有*远处的一座高山拔地而起,傲然挺立,宛如一座硕大无比的金字塔,尖顶上覆盖着常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平原从它的脚下延伸过来,如同一条波斯地毯,地毯的尽头,一条小溪缓缓流过,上面架着一座条石砌筑的拱桥。村落默不作声地躺在桥的尽头,一块半天然半人工的台地上,夯土建造的低矮房屋安安静静,如同一群闭眼入睡的绵羊。 我离开山地,走下平原。地势下降,逐渐和缓,我疲惫的双腿刚好可以应付。一条土路自动伸到我的脚下,让我安心。它带领我绕过几个转弯,来到那座石桥前。石桥在溪水中间,黑乎乎的石头倒插在水里。我发现溪水很浅,还没有到膝盖,如果不是天黑,我大可以径直蹚水过去。我上了桥,眼前的一切令我奇怪。我想停下来仔细观察,但双脚还是不听使唤地向前移动,一直踏上那铺满砾石的粗糙桥面。走到中间的时候,我用力踩了两下,没有什么异常,只有两侧的石缝中长出的茅草随风摆动,好像在嘲笑我幼稚的举动。 我走进村落,没有受到阻拦。两侧的房屋方方正正,中央的土路曲折向前。几棵大树沿着河岸排列,浅浅的河滩上,铺满被冲刷得惨白的椭圆形的卵石。在那里,我远远地看到几个身披长袍、戴着头巾的妇女,赤着脚,弯着腰,放下扛在肩上的陶罐,从小溪中打水。她们似乎并未发现我,而我也压抑住自己好奇的喉咙,没有高声叫喊。我不知道自己该问些什么——如果这里是法国的领土,我*好还是转身离开。我继续向前,想着遇见点别的什么。空气中有股焚烧稻草的味道。我听到一阵低沉的雷鸣,从遥远的天空传来,随后,小巷深处响起此起彼伏的狗叫声,久久不能平息。没有人,也没有人的迹象。 土路在前方转了弯,爬上一座缓缓升起的斜坡,坡顶上有几座方形土屋,高低起伏的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干草。我抬头观看,迎着我的视线,一团新鲜的淡青色烟雾徐徐升起,轻盈细小的尘粒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扩散进一片不断黯淡、冷却、凝固的金黄中。 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停下脚步,左右察看,心中疑惑。夯土建造的房屋有些奇怪。它们看上去太过完美,或是太过简单,好像某个精心设计、简化过的宏大构想,在经过*初的尝试之后,所留下的尚未充分发育的原始模型。夯土的表面陈旧,破损剥落,虽然经历风吹雨打,但依然坚固密实。很难想象大山深处会有这样的建筑材料。房屋并行排列,一间挨着一间,组成细长的小巷,就像是四千年前居住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人建造的夯土迷宫——看不到尽头,没有标记,没有色彩,没有出路。 正在这时,我突然感到身后有人。他的脚步很轻,像个老人。我无法判断他的目的,但一路上的经历告诉我,对任何事都要提高警惕。然而出乎意料,当我转身向后看的时候,却发现背后空无一人!不过,随后更令我惊讶的是,脚步声并没有消失!它像一连串的审判,从不知什么地方向我逼近。我再次转身,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那人不见踪影。我四下张望,不知道自己是否看清楚,也不记得自己是否转过身。我向村口眺望,只看到千篇一律的平屋顶和陈旧的土山墙。*后,我转向原来的方向,那人就在那里,简直就像是从真空中冒出来一样!脚步声停了下来,那人就站在我面前,他那注视我的目光让我想到八百年前苏丹的使者,在圣城脚下面对跋山涉水、饥肠辘辘的儿童十字军。他面带微笑地看着我,好似一名先知:不用我张嘴说话,他已经知晓一切。这让我瞬间陷入恐怖,全身发凉——毫无疑问,海德里希赶在了我的前面。一切都结束了,德国人赢了。 可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仔细打量面前这个奇怪的人,我发现他从头到脚都难以理解,就像一截刚刚砍倒的树桩一样空白。他站在我面前,比我矮上一个头,身材瘦小,活像一根突出地面的石柱;当他迈开双脚走路的时候,地壳的一部分似乎开始轻轻转动。他并不老,比我年轻很多,这几乎立刻引起了我的嫉妒。我认真注视他那清瘦的脸庞,注视他那双淡蓝色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感到,时间在这里同我开了一个偌大的玩笑。一股说不清的怒气突然涌上来,我感到自己的手臂在瑟瑟发抖。如果不是他那矮小的身材,还有他那微微向下塌陷的胸脯,我很可能当即揍他一巴掌。 他一身十九世纪英国式男装打扮,上半身穿着一件土黄色亚麻布衬衫,外面罩着一件无袖诺福克羊毛坎肩,一根怀表的链子伸出衬衫的口袋,垂在胸前。衬衫下面是一条防水布短裤,脚上一双笨重的牛皮鞋,一副长袜裹住小腿,直到膝盖下方。他的头上戴着一顶老式遮阳圆帽,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又厚又圆。在我的印象中,一个如此装束的人,不是在非洲大草原上背着水壶与望远镜追踪狮子,就是在东方婆罗洲的丛林里,被当地的土著举着弓箭瞄准射杀。这是多么古怪!他就像一个从一百年前带有手绘插图的报纸中走出来的人物一样,如此陈旧,不合时宜。我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出现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四周被野牛一般凶悍的巴斯克人团团包围。 然而眼前的人似乎并不介意,尽管我的目光已经表明了我的态度。他抬头看着我,脸上带着微笑,眼睛瞪得大大的,从中我看不出到底是友善,还是好奇,抑或是二者奇怪的混合物。我提高了警惕。我一个人走了太久,必须学会时刻保护自己。 就在这时,他说了话,用的是西班牙语,我勉强可以听懂。 “你好。”他说。 “你好。”我同样用西班牙语回答他。 “你来这里寻找永恒的矿脉吗?”他问。 “不。”我简单地说。与此同时,我再次提高警惕,紧盯着他的眼睛。 “你是一个旅行家吗?”

作者简介

刘博宇,男,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学士、硕士学位,现居上海,身为建筑设计及绿色建筑技术专家。建筑与文学是其另一大研究领域。借助独到的视角、瑰丽的想象、广博的学识、精彩的叙事,其对建筑与文学的深刻关系,进行开创性的阐释与表达,将文学与建筑这两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巧妙地融为一体,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全新的经验与指引。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