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群研究

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群研究

1星价 ¥16.1 (4.3折)
2星价¥15.8 定价¥37.5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9149246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5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229149246 ; 978-7-229-14924-6

本书特色

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的全面梳理 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是城市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城市记忆,《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群》对兵器工业遗址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延续城市文脉具有重要作用。

内容简介

《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群研究》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所确立的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群为主,同时还对重庆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申报和代申报的文物点中的兵器工业遗址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保护措施和利用措施,即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目录

总  序 / 1

绪 论 / 1

**节 学术综述 / 2

一、作为文物范畴的研究 / 2

二、作为史学范畴的研究 / 3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7

一、学术价值 / 7

二、应用价值 / 8

第三节 概念界说 / 9

一、抗战时期重庆的范围及其后来变迁 / 9

二、兵器工业遗址群 / 11

**章 抗日战争与重庆兵工企业的发展格局 / 15

**节 抗战全面爆发前后重庆的兵器工业概况 / 15

一、抗战全面爆发前重庆的兵器工业 / 15

二、战时兵器工业内迁 / 18

第二节 抗战时期重庆兵工发展格局的形成及其意义 / 21

一、基本格局 / 21

二、意义 / 24

第二章 兵工署旧址 / 34

**节 历史沿革 / 34

一、兵工署及其相关机构 / 34

二、兵工署旧址 / 39

三、勤居巷 / 45

第二节 保护现状及价值评估 / 48

一、保护现状 / 48

二、价值评估 / 49

第三节 保护与利用建议 / 52

一、纳入重庆抗战遗址名录,竖立保护标志 / 52

二、修缮遗址,并部分展陈开放 / 52

三、统筹规划,打造多业态的城市空间 / 53

第三章 兵工署**工厂抗战生产洞旧址 / 55

**节 历史沿革 / 55

一、兵工署**工厂历史 / 55

二、抗战生产洞的沿革 / 59

第二节 保护现状及价值评估 / 62

一、保护现状 / 62

二、价值评估 / 65

第三节 保护与利用建议 / 67

一、现状保护利用情况 / 67

二、保护建议 / 69

三、利用建议 / 70

第四章 兵工署第十工厂旧址 / 74

**节 历史沿革 / 74

一、炮兵技术研究处的成立 / 74

二、炮兵技术研究处的迁渝 / 75

三、迁渝后的生产情况 / 77

四、新中国成立前后第十工厂情况 / 79

第二节 保护现状及价值评估 / 80

一、保护现状 / 80

二、价值评估 / 82

第三节 保护与利用建议 / 83

一、抓紧对文物本体进行修缮 / 83

二、依托工业遗址的片区厂房,打造兵工博物馆产业园区 / 84

第五章 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旧址 / 85

**节 历史沿革 / 85

一、南京时期 / 85

二、重庆时期 / 88

第二节 保护现状及价值评估 / 93

......

展开全部

节选

总 序 抗战遗址是重庆宝贵的历史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是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重庆抗战遗址是重庆*具特色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是重庆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是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文化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由此可见,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是做好文物工作的三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成效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资源底数基本摸清。全市现存抗战遗址395处,分布在全市22个区县,涵盖了重要史迹、外事机构、军事建筑、名人故(旧)居等11个类别;抗战类博物馆纪念馆21家,馆藏抗战可移动文物92001件(套);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名录6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处,A级景区10个。二是文物保护全面发力。在全国率先出台《重庆市抗日战争遗址保护利用办法》《重庆市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确立重点保护的61处187个重要抗战遗址及集中保护的15个抗战遗址片区,将主城区314个抗战遗址点纳入城市控制性规划管理,市级及以上抗战文物保护单位抢救保护工作基本完成。三是合理利用得到加强。加强抗战文物内涵价值研究阐发,建成开放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等抗战类博物馆纪念馆,推出系列精品展览,充分发挥抗战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发展抗战文化游,整合红岩村、歌乐山等40多个抗战和革命文物遗址,打造以上清寺片区、红岩村片区、李子坝片区、南山(黄山)片区等4个抗战遗址风貌区为重点的抗战文化旅游线路;建立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推动抗战文化宣传传播。这些都为重庆今后做好抗战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重庆抗战遗址研究丛书》是在重庆社科重大委托项目基础上深化完善的新成果。它的出版,表明重庆抗战遗址研究得到支持。重庆抗战遗址研究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分类研究和个案研究,这批丛书总体上属于分类研究。其中,《重庆抗战遗址基础研究史料汇编》着重对部分重要机构和名人旧居的档案史料进行研究,以厘清文物建筑的来龙去脉;《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群研究》着重对兵工类抗战遗址的历史价值、保护利用展开探讨;《抗战时期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遗址群保护利用研究》着重对抗战时期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国家驻渝外交机构遗址进行研究;《重庆大轰炸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纪念园建设研究》结合重庆大轰炸的基础研究,着重围绕现存大轰炸遗址的保护利用展开讨论;《日本战俘营旧址、库里申科烈士墓、张自忠墓保护与利用研究》是对重庆抗战遗址中的三个个案作分类比较研究。五项研究成果各具特色,是对重庆抗战遗址进行分类研究的一次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不过,《重庆抗战遗址研究丛书》并没有涵盖重庆所有395处遗址,而是选取了其中的部分遗址或遗址群作探讨,有其示范作用,但也意味着此类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作好重庆抗战遗址的分类研究和个案研究,*终实现整体研究、分类研究和个案研究的共同推进和有效融合,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幸幸军     2019年8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