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政治学的条件

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政治学的条件

1星价 ¥38.4 (6.5折)
2星价¥38.4 定价¥5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6934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91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108069344 ; 978-7-108-06934-4

本书特色

提起政治哲学,没有人会忽略托马斯??霍布斯在这一领域的建树,然而这本书旨在揭示的是,霍布斯的思考并不止于政治哲学,要真正理解其伦理-政治哲学,就必须要返归至霍布斯的形而上学来。作者扎卡是霍布斯思想的专家,他的这一研究深入和扎实,在整个霍布斯研究领域中是非常有开创性和独特性的。

内容简介

作为西方思想史上不能绕过的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以他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著称,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被誉为西方政治哲学奠基之作。
然而本书旨在揭示,霍布斯的思考并不止于政治哲学,要为其伦理-政治哲学的诸多论述找到一个更为终极的“道”,必须返归霍布斯的形而上学,这一方向的研究,在整个霍布斯研究当中相当欠缺。本书作者富有洞见地揭明,《利维坦》《论公民》《论人》等作品讨论的伦理-政治问题,其实是以霍布斯独特的分离的形而上学为基础——分离的形而上学关涉人与世界关系的新定义,涵盖从感觉理论到对语言推理的高层次论述的所有内容。作者由此出发,重新将霍布斯的全部作品纳入考量,发现霍布斯思想引发的对真理概念的重新思考,也就是对感知、言语与构成其自然哲学和政治哲学前景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思考,从而得出贯穿于霍布斯作品中的、主导伦理-政治问题之展开的思辨结构,将霍布斯重新写入形而上学史中。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降低其作品在政治和历史上的重要性,也不是降低其在英国内战史上的地位,而是要揭示霍布斯原始理论基础的内在结构。
《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扎卡的代表作,是西方霍布斯学界的典范性著作,首版于1987年,1999年再版;曾于1988年获得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铜质奖章。

目录

第二版序言

前言

译者说明


导论:形而上学与政治学


**部分 表象与现象

**章 感知理论的形而上学意涵

第二章 世界的毁灭

第三章 表象的显现存在

第四章 伦理与政治的后果


第二部分 词与物

**章 理性与言语

第二章 词与意指

第三章 命题与真

第四章 对存在论语言的批判

第五章 方法:自然科学与政治科学


第三部分 物质与人造物

**章 镜子的另一面

第二章 理性的原则

第三章 生理-心理学

第四章 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


第四部分 奠基与国家

**章 奠基的问题

第二章 表象与情感:个体

第三章 语言存在者及他人:关系

第四章 语言存在者与对力量的欲望:冲突

第五章 语言存在者,权利和法律:单向性与相互性

第六章 语言存在者和原初奠基行为:国家


结论:思辨结构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展开全部

节选

自《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于1987年末出版以来,霍布斯著作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首先在于我们与其著作的关系:我们对它们的期望已不同,这包括我们向它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我们在它那里所追寻的答案。但在某种意义上,变化也发生于著作本身:随着英国和法国的批评版本的启动,手稿学、语文学和历史学领域的发现使得重建大量文本的原貌以及提出关于其产生和写作的新假说成为可能——这对思考的意义并非毫无影响。 在这个影响了对霍布斯思想的历史-哲学理解的转向中,《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显然,这一问题不应由我来回答。在本序言中,我希望对于这本以重新把握霍布斯著作的哲学意义为目的的书做一个回顾。为此,我将参考我在《古典主义时期的哲学与政治》中描述的哲学化的历史书写[historiographie philosophique]原则。哲学化的历史书写不能被还原为传统的观念史。后者实际上是把历史中沉积的著作、学说和智识潮流当作其研究的直接对象,而哲学化的历史书写则超越了文本,试图在文本所说的东西中揭示它所指向的对象本身,即它使我们思考的东西。观念史展现了中立眼光下人类思想的复杂进程。相反,哲学化的历史书写则试图重新激活一个思想(单一或多样)的哲学意义,也就是说,它不能满足于揭露观念的论证结构或者系统,而是再现或试图再现、承担或试图承担某些活动,这些活动在本体-认识论和伦理-政治学的双重层面上产生了知识的具体构造。换句话说,哲学化的历史书写需要结合历史学对精确的要求以及哲学对思辨的要求;它应当是一种哲学解释,只不过其特殊性在于,它和它所试图解释其意涵的文本之间的紧密关联。它预设了我们今天可以重新承担起过去的文本所拥有的意义,尽管这种重新激活不是(也不可能是)完整的,而仅仅是部分的:在时间之中——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不断地去修改和重建尚未完成的解释。没有这一预设,所有的哲学著作,以及更广泛地,所有人类思考的产物,其原初内容都将会被从我们的理解中排除出去。 哲学化的历史书写因此意味着一种同时考虑了三个既分明又相互关联的层次的进路:阐述活动(重建文本解释所需的历史条件)、阐述内容(文本)和阐述的对象(言谈和写作使人思考的东西)。它与观念史共享前两个层次,但第三个层次是其所独有的。这就是《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所属的那种哲学化的历史书写,只不过阐述活动的维度暂且被我们悬搁了。 那么,由此呈现出的霍布斯思想图景是怎样的?本书对霍布斯解读的独特之处并不在于确证他作品的所有方面的融贯性。实际上,恰恰相反,我并不想证明其所有方面的融贯,而是强调了在其思想中存在着关于物体的存在论学说(分离)和关于作为[faire]的伦理-政治学说(奠基)之间的根本性冲突。本书解读的独特之处在于建立了对霍布斯作品的新视角,我试图证明,如果以其*根本的含义来理解霍布斯的思想,就会发现他的思想建立在一个形而上学立场上。甚至,如果想澄清霍布斯在政治思想史中的位置的话,就必须将霍布斯重新放回到形而上学史中理解。在对于主要被还原为政治- 历史维度的霍布斯作品的理解中,我们很容易能意识到此种阅读所意味的改变。请不要误会,我的意图绝不是将其政治维度的重要性还原到形而上学上,或是否认英国内战这一历史背景的重要意义。我想要做的是说明,在根本意义上,伦理-政治系统只有在被追溯到一个根本的形而上学立场时才能得到澄清。如果霍布斯应当被重新放回到形而上学的历史中,这是因为他的思想涉及了对于真理概念的重新阐释,或者说,对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重新定义,这种关系构成了其自然哲学与政治哲学的根本视域。这一进路需要我们认识到逻辑学和**哲学的一系列文本与伦理学和政治学的一系列文本之间在写作上的同时性。 我在这里将只集中考虑两个在所谓的霍布斯的形而上学时刻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的要点。**个要点涉及命题理论,以及对存在/是[l’être]在其逻辑和指涉功能中作为“联结的标记”[signum connexionis]的功能分析。通过批判存在在谓述中的功能,霍布斯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在谓述方式和存在类别之间建立的联系。由此,霍布斯对于存在词汇的重新定义及其唯物存在论的源头正在于对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与存在论之间确立的联系的质疑。第二个要点涉及世界的毁灭[annihilatio mundi]这一假设,它同时开启了**哲学以及对伦理和政治的论述(至少在《法律要义》中)。因此,世界毁灭的假设同时奠基了哲学的原则以及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原则,即对人性的认知维度以及情感维度的研究的原则。今天我仍然认为它关涉一个能够使我们理解自然概念和人的存在概念之间联系的核心要点。 以上就是主导了《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写作的意图。本书的第二版完整再现了**版的文本,仅仅修正了几处二手文献。这一无修改的再现并不意味着我在今天也会以样的方式写作此书。恰恰相反,它意味着如果要重写此书,我毫无疑问会另写一本,因为作品总是尚未完成、尚不完善且需要重新解释的。 伊夫-夏尔·扎卡
巴黎,1999年2月5日

作者简介

伊夫-夏尔·扎卡(Yves Charles Zarka),巴黎大学哲学荣休教授,当代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现代政治思想史领域杰出学者。法国学术季刊《城邦》、法文评注版《霍布斯全集》以及“政治的基础”“哲学与社会”等丛书的主编。曾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创立托马斯·霍布斯中心并担任该中心及现代哲学史中心主任。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政治哲学理论、霍布斯研究、当代欧洲问题等。著有《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1987)、《霍布斯与现代政治思想》(1995)、《古典时期的哲学与政治学》(1998)、《大地的不可占有:一种哲学重建的原则》(2013)、《重建世界主义》(2014)等,与哈贝马斯合著《重塑欧洲》(2012)。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