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32316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9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43231696 ; 978-7-5432-3169-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史学研究者《中古文明研究》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历史系、中文系、古籍所、图书馆等研究单位牵头组织,由上海师范大学《中古文明研究》编委会主编,收录国内高校同行的高质量学术论文、译文、书评等,突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古研究”跨文明、跨学科、跨时段的特色,有利于促进历史、文学等多学科的交锋,整合各学科的优势与资源。

内容简介

《中古文明研究》辑的主题为“多元视角下的宋代研究”,收录了30篇研究论文,分为“政事与制度”“文本与书写”“典籍与文书”三个版块,汇集了有关宋代政治、制度、文学、绘画、经学、史学、版本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作者来自哲学、文学、史学等不同的学科背景,他们的学术训练和学科素养不尽相同,采用的研究理路和研究方法各有千秋。这些研究共同关注历目前的宋朝,剖析、解读这一朝代留给后世的丰富遗产,呈现给读者多学科视角的观察结果。

目录

政事与制度

辽代斡鲁朵管理体制研究……………………………………………………余蔚

北宋对外交往机制的另一面——以《参天台五台山记》的记载为线索…朱溢

秦少游狱事始末考……………………………………………………………马里扬

宋代童子科新论………………………………………………………………周扬波

从宗子进士数据看宋代宗室科举政策的演变与影响………………………周佳

允文允武——北宋家族文武转化探析………………………………………姜勇

北宋文武换官制度探析………………………………………………………尤东进

北宋的治吏之道——以闺门、女口为中心的考察…………………………刘宇

高遵裕与宋夏灵州之役的再探讨……………………………………………雷家圣

南宋诸儒对国家战略防御体系的建构及其作用……………………………孔妮妮

从宣押入内到独班奏事:南宋韩侂胄的专权之路…………………………韩冠群

从“天章召对”到“神御所在”——宋代天章阁政治职能的演变………汪潇晨

以职事官为重心:试析北宋元丰后的文官班位……………………………任石

文本与书写

文以明道:9—13世纪《原道》的经典化历程……………………………刘成国

作为宗教信徒的苏辙——一个北宋官僚士大夫的信仰轨迹………………林岩

玩味与涵泳:宋代解经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谷继明

观赏与书写:宋代绘画题跋的文本解读……………………………………方笑一

明清合刊本《苏黄题跋》考论——兼论苏轼题跋的文本性质……………赵瑞

苏轼诗歌的“仇池石”意象探析……………………………………………姚华

义理不纯与文辞华妙——论朱子对苏轼著述的批判及其原因……………杨曦

宋代温州墓志书写中富户业儒的临界状态…………………………………吴铮强

报功与崇德——鄞县的王安石祭祀传统……………………………………魏峰

元代历史书写中的宋元交替——以宋季常州守城为例……………………于磊

典籍与文书

清钞本《漫堂随笔》考………………………………………………………赵龙

台湾藏清钞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版本蠡测……………………………胡坤

从世俗之言到国史之论:试论《宋史·李全传》史料来源………………彭锋

敦煌本《金刚经》注疏的流布——以题记为中心的考察…………………董大学

《达磨胎息论》诸本的成立——以敦煌本为中心…………………………曹凌

论北宋仁宗朝的“内降”——制度、政治与叙事…………………………丁义珏

《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所见荫补拟官文书类型再考释…………………刘江


《中古文明研究》简介及征稿启事


展开全部

节选

仁宗把解决内降的责任全部推诿给外朝,给予他们更多的封驳权力。这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方面,这些封驳权力一旦给出,也限制了仁宗自己。上文曾引吕夷简经过和仁宗的周旋,使林瑀和王洙并任天章阁侍讲一事。完成任命后,右正言梁适还要弹劾林瑀“内降除官”,就是以仁宗亲政之初的诏令作为依据。林瑀通过御药院获得宠幸,本不是被承认的方式。但仁宗显然并不愿意放弃通过御药院这类私人的、不为外廷窥视的信息渠道,亦不愿否定他曾经发布的诏书,于是就用含混的方式让弹劾不了了之。 另一方面,封驳权力给出后却并不意味着皇权的收缩。原因就在于当时的臣僚存在着两派分野。外廷获得封驳内降指挥的权力之后,或许外廷的部分臣僚的确在认真履行职责。但既然仁宗坦承这些内降是因请托而有,执奏的臣僚们针对的目标就自然是请托的臣僚,而不会批评仁宗决策的草率。两派臣僚间的争论时隐时现地贯穿于整个仁宗时代。他们又都需要仁宗做*后的裁判者。刘静贞先生曾就仁宗朝宰执与台谏的对立局面展开分析,说仁宗“朝廷事无大小,委之政府”, 表面上似乎授人以柄,实则使其避开了台谏言论的直接批判,让宰执成为箭靶。使得台谏、宰执双方都企图在政争中寻求皇帝的支持,反而在无形中助长了依赖君主宠信的趋势。结果,天子的权力愈发得到肯定,也愈形扩张。 这样的格局,以内降的视角来看依然成立。抵制“内降”并不如后人理解的那样,是一个君主与宰相权力分配的问题,而主要是两派士大夫围绕着仁宗的支持而展开政争的问题。当仁宗想以后礼葬张贵妃,有意要突破既有法令限制的时刻,他就利用通过宦官外戚与自己保持私密联系的这派臣僚;想表现自己的有意更作时,又顺应另一派臣僚抵制内降的舆论。 仁宗对后廷管理不力,或许真如司马光所说,是其“性宽仁”所导致。可是,我们也要看到仁宗多情柔弱的背后,是令人胆战心惊的任性使气和冰冷无情。上文提到内侍阎文应“矫旨”被贬一事。“矫旨”是严重的罪名,但阎文应的被贬,却主要不是因为他“矫旨”。一切都在于郭后。仁宗明道二年末废黜郭后,是因为郭氏在与尚氏争执时误伤了仁宗。仁宗一时不胜气愤,有了废后之意。而阎文应让他将被打的脸颊给吕夷简看,商量废后事。 郭后之后,仁宗却又反悔。他把责任推在阎文应的挑唆上,引得阎文应不自安。景祐二年十一月,郭氏薨,人们都怀疑是阎文应下毒。 但是,这项指控无法落实。于是,仁宗因其南郊前斋宿时,阎文应大声训斥医官的由头,令文应出外。并*终因范仲淹的极谏,仁宗下定决心将已得病的阎文应远贬岭南。后阎文应死于途中。 ……

作者简介

赵龙,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每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献学。刘江,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宋代政治制度史、数字人文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