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50242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90页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55024231 ; 978-7-5550-2423-1
本书特色
由福州闽都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闽都文化》期刊自2012年改版以来,坚持忠于历史、贴近社会、面向大众,努力打造一本具有文化广度、历史厚度、学术深度和文学色彩的新型文化刊物,做到栏目多样、内容丰富、版面活泼、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本书为其中一册。
内容简介
在广大读者的关爱中,《闽都文化》改版后已走过9年。每期刊物编辑部均精心策划,期待将好的作品奉献给读者。在《闽都文化》刊物设置的诸多栏目中,“闽都记忆”以其鲜明的纪实特色,深受读者关注。通过作家们的辛勤创作,发生在这座城市的大小事件,斐然而成历史长卷。 为此,《闽都记忆:精选本纪事卷/闽都文化丛书》从这一栏目中遴选出43篇佳作,汇编成册。《闽都记忆:精选本纪事卷/闽都文化丛书》事件起自宋代,止于当代。举凡戚继光抗倭、册封琉球、中法海战、福建事变、大湖战役、南下服务团入闽、青口汽车城诞生、“碗礁一号”沉船打捞……榕城风雨,闽江浪涛,尽在卷中。
目录
“西来孔子”艾儒略与福州基督教的传播
谢杰和册封舟
保民堂追昔
林则徐疏浚福州西湖始末
福州船政局述略
一个日本人眼中的中法海战
马尾飞机处往事
福州三一学院的诞生
“一六事件”和刘卢之战
福州水户事件
志士悲歌:1933年闽变纪事
罗源烽火岁月回眸
海坛抗战风云录
勿忘烽火炼吴钩
悲壮的归宿
蜚水英华——抗战期间福州英华中学内迁纪实
燃烧的大湖——大湖战役纪略
发生在福州塔亭医院的沦陷记忆
北岭如磐
一个家族的1941
炽“火”袭“日”
烧不毁的历史记忆
尘埃落定——城工部事件始末
追记福州城工部的一次秘密会议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华东随军服务团入闽片断回忆
远去的鼠疫灾难
撼山截水——东张水库建设始末
一位将军和一所大学
一轮明月点波心——福影厂纪事
根植八闽盛芳华
青口汽车城圆梦记
松绑
出水青花——“碗礁一号”沉船打捞记
“田黄王”收购记
一个华侨心中的大港梦
风之路——南岛语族的原乡之旅
潮涌三江口
为历史建筑让路
南台旧事
逝去的“黄金水道”
考古界的冶城之争
半世离殇塑乡愁
后记
节选
《闽都记忆:精选本纪事卷/闽都文化丛书》: 始于福州的两次粮食革命 曾筱霞 “八山一水一分田”,人们是这样形容福建的地理环境的,生动而贴切。在面山环海的福建,不乏碧海青山,不缺山珍海味。然而,可耕作土地的稀少所带来的粮食短缺一直是困扰这个备受山海恩宠的区域发展的历史问题。 谁也料想不到就在这个全国耕地问题*突出的区域,引爆了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粮食革命,其爆发点就在福州。 当历史进入唐五代时期,长期的政局动荡让北方的耕地养活大量人口已经勉为其难,而且当时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单位面积产量也较低。虽然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遗址中便发现了稻谷,但原生稻种产量低,又不耐旱,颗粒干瘪,种植范围极小。中华大地被粮食产量所困,文明的发展受到束缚。 为了躲避战乱,大量人口涌入福建,人多地少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聪明的闽人很早就懂得通过贸易,凭借海外交通及水陆便利的优势,从江浙、江西甚至海外等地进口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然而,粮食进口始终治标不治本,特别是在全国普遍粮食短缺的情况下,通过贸易获得粮食非常有限,不能保障民生必需的粮食持续可控的供应。 要么尽可能地开拓耕地,要么在有限的耕地中提升产量。这是内发性解决福建本土粮食问题的根本渠道。前者受到客观地理环境的限制,要实现根本性突破非常困难;反而是后者,成为闽人突围的目标:除了引进北方先进的劳动生产方式之外,寻找高产的作物品种成为闽人在“舟行四海、货通天下”商旅中自觉自发的“额外使命”。 到了五代末至北宋初年,福建商人在占城(今越南)这个地方,发现了一种优良稻种——“占城稻”。他们观察到这一盛产稻米的地区,农民耕作极为粗放,在土地上随意撒种,任其自然生长,既无灌溉设施,更无精心呵护,但稻米产量不仅多,品质也相当稳定。难道仅仅是因为越南的水土好,或者说是稻种本身的生命力顽强?如果将这种水稻带回人多地少的家乡,是不是能够让家乡的人民吃上饱饭?于是这种良种水稻便跟着商人的海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福州。 由于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没有人知道,到底是谁在哪个确切的时间通过何种方式将占城稻引入福建。我们只知道,占城稻只是当时闽人所引进的不计其数的海外物种中,*为成功的尝试之一。 我国原有稻种,从插秧到成熟,要经过150天左右,秧苗在苗床培育还需要1个月。而占城稻因为耐旱且早熟,从苗床移植到稻田后,只需要百天就能收割,此后经过改良,成熟期更加缩短,*快五十几天就可以收成。一年可以“二熟”,在有些地方甚至是“三熟”,极大地提升了单位亩产量。更重要的是占城稻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而且耐旱耐涝,生命力非常顽强。 很快,占城稻在福建地区迅速推广开来,使得福建的粮食紧缺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这一稻种引起了宋朝*高统治者宋真宗的重视,他先是从原产地占城获得了20石的稻种,在皇宫后苑中试种,组织皇室和官员参观。宋代僧人文莹撰《湘山野录》中记录了这一说法:“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湘山野录》写作于公元1068—1077的熙宁年间,距占城稻引进和推广时间不久,只约60年,有一定的可信性。很显然,试种的结果让宋真宗非常满意,秋收后他还特意宴请大臣品尝占城稻所炊制的米饭。《宋史·真宗本纪》载:大中祥符六年(1013)九月丁酉“出玉宸殿种占城稻示百官”。天禧二年(1018)冬十月庚子“御玉宸殿,召近臣观刈占城稻”。天禧四年(1020)冬十月,又“召皇子、宋室、近臣玉宸殿观稻,赐宴”。还特意做了七言的《占城稻颂》来赞美这种海外良稻。宋真宗的所作所为,足见他对占城稻引进和推广工作的重视。气候学的研究表明,我国历史上存在着明显的旱涝变化,气候由公元900年前后的湿润多涝灾迅速转变为干旱多旱灾。特别是原本富庶的江南地区,也面临干旱的挑战。面对江南地区的旱情,宋高宗有意将占城稻作为应对天灾的有力武器。 占城稻虽好,然而是否有必要从占城以高价收买稻种呢?是否能就近取种? 庆幸的是,此时占城稻已经在福建的土地上顺利扎根。占城稻不择地而生的顽强生命力,加上闽人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使得这种外来稻种得以蓬勃生长。福建已经打下了向全国推广占城稻的基础,只待统治者的一声号令。 于是宋真宗下令从福建取种推广到遭遇旱情的江、淮、两浙区域。《宋史·食货志》记载:“帝(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高仰者莳之。”李时珍《本草纲目》卷23的有关说法也表明了这一基本情况:“籼似粳而粒小,始自闽人得种子占城国,宋真宗遣使就闽取三万斛,分给诸道为种,故今各处皆有之。” 占城稻在唐末五代传人福建,借助朝廷政策的春风很快地播撒在长江流域。随后在宋朝廷的主导下向北扩散,优良品性使其成为长江流域占主要地位的粮食作物,并伴随着地理环境不同,相继演化出繁多的新品种。所以,占城稻对长江流域稻作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北小麦,南水稻”——中国粮食作物的基本格局,正是从北宋自福建推广占城稻以来形成的。可以说,中国的稻作文明正是从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开始而进入了新阶段。 除了长江流域之外,占城稻还广泛地种植在山东到广东、广西的大片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为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福音,一度还作为古代中国地方政府出粮和入税的重要粮食品类。北宋年间,我国的气候经历了一个由涝转旱的演变过程,宋代对占城稻的引进可以看作是对气候转旱的一种有效应对。 ……
-
两张图读懂两宋
¥23.2¥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5¥3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1¥35.0 -
清朝穿越指南
¥19.8¥45.0 -
人类酷刑简史
¥33.6¥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7.6¥39.0 -
万历十五年
¥23.5¥25.0 -
中国近代史
¥21.1¥39.8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1.8¥68.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35.6¥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1.8¥68.0 -
韩鹏杰说:这才是江湖
¥16.3¥48.0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2.0¥68.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2.5¥29.8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8.6¥58.0 -
中国近代史
¥8.4¥20.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22.9¥45.8 -
康雍乾盛世中的君臣关系
¥14.3¥39.8 -
昨日书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8.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