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张艺谋电影批评史研究

张艺谋电影批评史研究

1星价 ¥48.4 (6.2折)
2星价¥48.4 定价¥7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60511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20页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106051143 ; 978-7-106-05114-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摄影产生思想: 形式美学批评、意识形态批评的绝佳载体: 反叛第五代的《红高粱》、《红高粱》批评的互文价值 —— 莫言的意义、神话的缔结: “张艺谋电影”成为“后殖民主义批评”的靶的、神话的终结: 全面的“张艺谋电影”“后殖民主义批评”等。

目录

绪论 从电影批评史看张艺谋

**章 从坚守到反叛:第五代浪潮中的“张艺谋电影”批评
**节 摄影产生思想:形式美学批评
第二节 意识形态批评的绝佳载体:反叛第五代的《红高粱》
第三节 《红高粱》批评的互文价值——莫言的意义

第二章 文化反思中的“后殖民主义批评”
**节 神话的缔结:“张艺谋电影”成为“后殖民主义批评”的靶的
第二节 神话的终结:全面的“张艺谋电影”“后殖民主义批评”
第三节 不同的声音:对“后殖民主义批评”的反思和超越

第三章 “内向化”的民族电影批评
**节 文化反思的新高度:社会历史批评
第二节 民族电影的新美学:艺术风格创新批评
第三节 原型和仪式:文化人类学批评

第四章 视觉英雄:大众文化语境中的产业批评
**节 属于张艺谋的中国式大片
第二节 创意为王:张艺谋非电影导演系列的文化经济批评
第三节 “艺术回归”中“别一样”的张艺谋

第五章 唯一的张艺谋:作者论批评
**节 “影像中国”和“张艺谋电影”批评
第二节 作为“达尔文雀”的“张艺谋电影”品牌
第三节 “张艺谋电影”对文学资源的创意性运用
第四节 王一川的“张艺谋电影”批评

结语 “张艺谋电影”批评在当代中国电影批评史中的价值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张艺谋电影”涉及的主要作品(1983-2018)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张艺谋电影“批评史研究”》:  二、超越摄影的艺术理想  尽管在很多访谈材料中,我们知道张艺谋经常说转行导演的原因,是因为觉得自己年纪大,要想在摄影上出成绩,熬不过年轻的同学。但这可能只是表面的理由,而更深层的原因则与张艺谋摄影艺术的成功直接相关。因为第五代导演的文化表现欲成就了张艺谋摄影表达思想的理想,这也导致了张艺谋产生了主导思想表达的愿望。强烈的表现欲由于摄影的局限,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也就是在参与《大阅兵》这部影片的摄影工作时,张艺谋产生了当导演的念头,希望能够更充分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人生见解和艺术追求。这从一个角度说明,形式感的追求本身产生的思想表现欲望一直是张艺谋的特色。1987年,张艺谋终于成功转型,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恩师吴天明的支持下,独立执导了处女作《红高梁》,聘请的摄影师是同学、同乡,后来成为当代*著名摄影师之一的顾长卫。这部震惊中国影坛并持久影响中国电影创作的大师级影片,之所以能获金熊奖,并以特立独行的风格在电影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除了其思想主题上的求变创新外,也离不开其通过摄影表现的形式创造。其在形式上非同寻常的尝试,达到了张艺谋电影的顶峰。统观“张艺谋电影”的早期作品,批评家们清楚地认识到,形式就是张艺谋的反叛武器,也是其一生的符号,电影制作技术是其思想的载体。单一的摄影已无法容纳张艺谋的艺术野心,只有从摄影开始,并超越摄影,才能成就其更大的艺术理想。从这之后张艺谋的艺术之路看,恰恰证明了批评者的基本判断。后来的一些集大成的张艺谋研究著作和相关的访谈材料,也从侧面验证了这一认知。  比如张明主编的《与张艺谋对话》,看上去是集体研究张艺谋的著作,事实上编著者有很明显的倾向,是把张艺谋看作电影专业制作专家,这《张艺谋电影“批评史研究”》是为研究和学习张艺谋的专业人士准备的。所谓的“专业人员”就是在电影学院学习和已毕业的专业制作人员。该书的作序人之一是张艺谋的同班同寝室同学,时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的张会军,他说该书采用的“是一种纯专业的理论研究形式(访谈式的),在专业视点上谈论关于张艺谋的电影创作”,他建议建立张艺谋专题网站,还从文化产业、电影产业的战略眼光感叹真正从“电影制作、电影导演、电影专业的角度写的东西真是太少了”,因为电影大众化了,非专业的时髦的信息和讨论多了,形成了中国电影的悲剧,“在电影制作中,导演是一个行当或者是一个专业,电影导演是一个观念表达和技术、技巧创作的核心主体,影响是表达一个导演的内心世界的外在形式,视觉结果是一个导演的精神追求……张艺谋作为一个性格导演或者风格导演,他是新时期中国电影创作和世界电影创作的重要人物,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一种现象”,“张艺谋电影中包含着更多的哲学、电影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意义,包含了导演的成长经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以及对电影专业的观念。对张艺谋来说,他在每一部电影创作上都*大限度地表现新的视点,*形象化表达自己对电影的认识,并形成了他自己特有的叙事方式、视觉效果,这也是他在当代电影艺术创作中所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在张会军主编的《形式追索与视觉创造:张艺谋电影创作研究》一书中,通过摄影创作访谈,归纳了张艺谋的摄影创作思想,赞叹其摄影的强烈造型和精美画面。张艺谋认为,“摄影师一定要想着影片中的戏和人物,不要干扰、影响演员的表演,演员的表演很难重复,要适应创作和人物,人物是*重要的,除非是风格化的影片”,“好的摄影师帮助演员,把心理压力减到*低程度”,“简洁的现场设备摆放,解放演员”。“《一个和八个》中不完整构图是愤怒的情绪”。作者认为,《黄土地》原来是苍白色的,色彩处理过才有油画的感觉,摄影形式创新上的地平线等设计有思想内涵。拍《老井》是下笨功夫,把他(张艺谋)弄得像农民。《有话好好说》摄影有比较前卫的风格,《大红灯笼高高挂》很象征很古典,有很多俯视角度表现人的渺小和孤独,表现不可逾越的仪式,一个太太带一丫鬟走在天井中,孤零零的形式感构成了一种象征,隐含了那个年代的忧患意识,摄影风格是绘画性效果,凝重感、透视、对角,画面不动,处理得有力量。  ……

作者简介

  蔡贻象,现任温州大学教授、硕士一生导师、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瓯江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影视批评、文艺美学和区域文化产业策划,系浙江大学影视动漫游戏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和温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张艺谋电影’批评史研究”、省社科基金项‘目“影视艺术生态学研究”和“温州文化软实力”等课题,出版学术专著《影视文化美研究》《影像艺术文化生态论》等,在《文艺研究》《电影艺术》《电视研究》《当代电影》《读书》等发表论文几十篇。主持完成区域性“十二五”和“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课题多项。曾获浙江省高师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电视金鹰节电视艺术论文全国一等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