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平行:读懂你身边的世界

科学平行:读懂你身边的世界

1星价 ¥30.7 (5.2折)
2星价¥30.7 定价¥5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013502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09013502 ; 978-7-5090-1350-2

本书特色

云来自哪里? 太阳风暴会推毁地球吗? 为什么你比别人“招蚊子”? 那些脑洞大开又特别想搞明白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探索科学的无限奥秘,展现科学的本来面目! 刘嘉麒(中国科学院院士)、尹传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温智凡(知识短视频EyeOpener创作人)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选编了70篇科普文章,列为10个话题,从自然现象、动物行为、生理疾病、地球环境、智能生活等多方面展现了科学与普通人的关联。希望这种“相关设计”成为你翻开这本书的小小诱惑,带你寻回淳朴的好奇心,重新领略科学的魅力和旨趣。 本书是中国科普研究所根据科学媒介中心公众号的内容编辑出版的系列科普文集,希冀以一篇篇科学小故事来涵养生活的大意义,带读者玩味科学世界多彩的旨趣。

目录


Chapter 01 好奇事务所

01?人类是什么时候学会数数的? 2

02?为什么动物会有粉红色耳朵? 5

03?小鸟是怎么看路的? 8

04?山从哪里来? 10

05?水是如何形成的? 12

06?云来自哪里? 15

07?闪电有多远? 17


Chapter 02 奇趣生物馆

01?狗喜欢旅行吗? 20

02?黑猩猩也有种群的文化 23

03?会走路的鱼 25

04?蜜蜂竟然懂艺术 28

05?蜘蛛宝宝居然也是吃奶的 31

06?树鼩也爱吃辣 33

07?蚂蚁会给自己制药治病 36


Chapter 03 人体说明书

01?你的长相由谁定? 40

02?人的眼泪为什么是咸的? 43

03?我们如何看见不同的颜色? 46

04?你是百灵鸟还是夜猫子? 48

05?为什么你比别人“招蚊子”? 51

06?刚做过的梦,为什么一醒来全忘了? 55

07?保护端粒长度就能延缓衰老吗? 59


Chapter 04 吃货俱乐部

01?苹果的起源 64

02?水果成长记 68

03?西兰花真的能抗癌吗? 71

04?五颜六色的毒蘑菇 75

05?你会泡茶吗? 78

06?甜甜的魔鬼——糖 82

07?厨房中的化学品——盐 85


Chapter 05 朋克养生局

01?光头强能长出新头发吗? 90

02?直视太阳伤眼,那么闭上眼睛呢? 93

03?运动后饮酒有害健康 96

04?心理创伤会遗传吗? 99

05?精神压力大怎么办? 102

06?怎样睡觉更健康? 105

07?笑的科学机理 108


Chapter 06 健康直播间

01?流感为何偏爱冬季? 112

02?令人谈“鼠”色变的鼠疫 116

03?阿尔茨海默病是怎么发生的? 120

04?蚊子叮咬与登革热 125

05?亦敌亦友的寄生虫 128

06?神奇的肠道厌氧菌:能将A型血转化为O型血 131

07?免疫系统:五个不得不学的人生经验 135


Chapter 07 技术大爆炸

01?霍金是怎样通过电脑说话的? 140

02?皮肤Q弹透亮可自愈——水母:是在说我? 144

03?人工智能:神奇的粒子机器人 147

04?令人惊艳的医疗“黑科技” 150

05?生物之间可以“记忆移植” 153

06?生活中常见的纳米材料 155

07?天机芯片,通用人工智能重大突破 159


Chapter 08 宇宙大冒险

01?日食的形成与分类 164

02?黑洞长什么样? 166

03?强大的北斗系统到底有多少颗卫星? 171

04?嫦娥四号“复苏”,月球演化猜想 175

05?未来引擎:利用暗物质燃料实现星际旅行? 178

06?去火星旅游,你不可错过的奇观异景 181

07?人类的新家园?31光年外的“超级地球” 185


Chapter 09 环保集结号

01?我们每天都在吃塑料 190

02?全球变暖的危害 194

03?城市森林的价值 198

04?气候变暖与森林火灾的关联 201

05?太阳风暴会摧毁地球吗? 205

06?能够毁灭地球生命的六大宇宙灾难 208

07?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212


Chapter 10 科教议事会

01?电子产品的蓝光,需要防吗? 216

02?你相信吗,社交网络可能比你的配偶更了解你 220

03?你为什么学不好数学?可能是思维方式在作怪 223

04?编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吗? 227

05?中国STEM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31

06?科学实现性别选择,是福还是祸? 239

07?公民科学——普通人都能参与的科学 243


展开全部

节选

01 狗喜欢旅行吗? 众所周知,狗是人类的朋友。有人说,狗是一种不喜欢旅行的动物,这是真的吗?显然,答案取决于旅行对狗来说意味着什么。 通常来说,大多数狗是不喜欢旅行的。在野外,过于冒险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狗受伤或死亡,因此狗可能会变得更加谨慎并且愿意接近熟悉的东西。不过,狗可能会将某种旅行视为寻找想要的食物或伴侣的机会。 甜蜜的家 狗对熟悉的地方非常重视,这在动物行为学上是很正常的,因为在那里它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食物、水和住所。此外,那里还有它们认为*珍贵的东西——社交群体。也就是说,它们喜欢和熟悉的狗或人类做朋友。是的,狗可能也会将生活在周围的人视为它们的社交群体。 科学家将大多数品种的狗称为“家庭范围”动物,在家庭范围内它们会感到很舒适。家庭范围的中心是它的巢穴。例如,你的狗可能会将你的家和花园作为它的巢穴。除了你的家和花园,其他地方(邻居前院、公路沿线和街道)可能就是它们认为的外围环境。 狗可以通过它的气味识别家庭范围。你有没有注意到一只狗在树下或灯柱下撒尿,或者用它的后爪在地上乱刨?这些都是狗在用自己的气味标记自己的“领地”范围。 许多人喜欢旅行,但对于狗来说,在离家太远的地方旅行会给它们带来风险。例如,一个地区的狗不让外来的狗进入其领地范围,或者当它们再回到家中时发现社交群体发生了变化,它们就不再像过去那样适应了。 带狗一起旅行 当我们在不熟悉的地方遛狗时,狗狗可能会喜欢某个新地方的气味。它们可能会很高兴,因为它们能够与自己的社交群体(人类)一起探索未知,但是当它们独自去某一个地方时,它们的反应可能会非常不同。 对于家养狗来说,去巢穴(如房子和花园)之外的地方会令它们很兴奋,因为这提供了许多的机会:在新的地方玩耍、小便或大便,探索或吃食物,问候新的狗,标记新的领土范围以及找到一个新的伙伴。 由此可见,有些狗喜欢和我们一起旅行。而对大多数狗来说,去当地的公园旅行,是一种有趣而安全的旅行方式。 载狗旅行有利有弊 许多喜欢自驾游的人,喜欢带着狗一起出门旅行,但对于许多不习惯汽车的狗来说,这会导致它们生病。不过,汽车旅行对于狗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方式,一旦它们习惯了乘坐汽车,汽车旅行可以为一些狗带来快乐。 对于有些狗来说,跳进汽车与去公园或海滩旅行一样,都是刺激的行动。但对于另外一些狗来说,乘坐汽车会让它们想起看兽医的可怕经历,例如打针。狗很聪明,它们不信任兽医候诊室的气味,现在一些兽医会在诊所里使用让狗镇定的信息素(影响情绪变化的特殊化学物质)。因此,狗是否喜欢旅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生活经历,以及旅行对于它们来说意味着是快乐还是恐惧。尽管有些电影情节告诉我们,有些狗想要去探索新世界,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当一天结束时,它们通常更喜欢躺在地上呼呼大睡。 02 黑猩猩也有种群的文化 当黑猩猩遭遇人类,对黑猩猩来说通常是个坏消息。伐木、狩猎和传染病等已经将西非和中非的黑猩猩种群推向生存的边缘。现在,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也可能剥夺剩余的黑猩猩种群的内部文化。 黑猩猩文化行为的传承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黑猩猩有一些非常灵巧的行为,例如,使用工具来破解坚果或收集白蚁,这些行为如同人类文化一样代代传承。科学研究表明,执行这些行为要求动物在生存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适应性,而生活在人类周围的黑猩猩群体已很少能表现出这些行为,因此有必要建立“黑猩猩文化遗址”来保护黑猩猩的此类关键行为。 科学家表示,许多保护工作都集中在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上,但我们也需要关注物种的文化多样性。20年前,动物学家提出,受栖息地遭到破坏和偷猎等影响,可能会消除黑猩猩的关键行为。例如,当某种关键资源(如可乐果)变得稀缺,或者当缺少有经验的群体成员来传递这种行为时,这样的种群可能会失去其重要传统。不过要检验这个假设的正确性非常困难,因为需要收集到足够的数据。 *新的量化研究 近期一项针对144个黑猩猩种群的行为编目研究表明,动物学家的假设是正确的。科学家收集了之前从未研究过的46个黑猩猩种群的行为数据,并统计出31种被视作文化的行为。他们发现:有一座国家公园的黑猩猩因捕捞藻类而闻名,其他某个地方的黑猩猩会打破坚果,采取某些狩猎方法,或者去钓白蚁。 科学家认为,黑猩猩离人类的活动越近,就越不可能表现出这些文化行为。对于生活在人类影响较大地区的黑猩猩种群,发生某种特定行为的概率平均下降了88%。远离人类影响的种群可能表现出15—20种行为,而受到人类影响的群体只有2—3种。 关注动物种群文化 此前,动物学家指出,人类活动会威胁黑猩猩的文化行为,可能的途径有无数种——从减少动物的数量(限制动物的社交联系和分享技能的机会)——到隔离黑猩猩种群(限制其种群之间的交际)。不过目前还没有受人类影响的黑猩猩种群的长期数据,因此结论仍然是暂定的。科学家指出,黑猩猩的某些文化传统会因树木坚果生长等自然循环而衰落,这些行为极其脆弱。在坚果稀缺的年代,年轻的黑猩猩不会去学习如何打破坚果并食用它们。如果某个黑猩猩种群失去了关键成员,那些行为将在整个种群中失传。 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近的呼吁,它提醒我们认识到种群的文化特征,将其纳入计划以帮助保护濒危的动物种群——无论是大猩猩、鲸鱼、海豚、大象还是候鸟。我们需要关注这些物种生存的社会和文化知识。对许多物种来说,文化并非某种奢侈品,而是当地适应性的内在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文化物种中,灭绝旋涡可能会更快地旋转。

作者简介

主编 王挺,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科普研究》编委会常务副主任、主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科学传播、科学文化建设等研究,《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主编。 钟琦,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媒体科技传播、科普信息化等研究,著有《媒介·科技·传播: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现状研究》《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科学传播人才培养译丛”等。 副主编 王黎明,理学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媒体监测方法、科学博物馆媒介应用。 薛永红,理学博士,华北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和科技哲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