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始皇帝的遗产(2020版)/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3

始皇帝的遗产(2020版)/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3

1星价 ¥62.4 (7.8折)
2星价¥62.4 定价¥80.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95114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36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49511464 ; 978-7-5495-1146-4

本书特色

日本学界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国历史/兼具可读性与专业性的中国通史读本/亲赴历史现场,探寻秦汉帝国四百余年兴衰史/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作推荐序

内容简介

《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秦汉帝国”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近期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由日本学界该研究领域内的专家鹤间和幸撰写,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王子今教授推荐,作者通过文献辨析和实地勘察重新构建了秦汉四百年的兴衰史,分析了小秦、小汉通过与其他地域集团的冲突发展、壮大,兼并其他各国,很终开创秦汉帝国的历史过程。本书特别侧重了东亚之中的中国、日本的视角。秦汉时期的日本列岛社会与中国相比的话是相当落后的,这是当时的事实。但是,即便如此,作者认为以中国为中心、从中华的角度视边境为夷狄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本书的记述不是以华夷思想为中心的,而是注意到地域多样性、并且尝试从世界古代史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历史的。

目录

推荐序
中文版自序
前 言 超越《史记》、《汉书》

**章 始皇帝的诞生

第二章 皇帝制的形成

第三章 秦楚汉的三国志


第四章 刘氏王朝的诞生

第五章 武帝的时期Ⅰ

第六章 武帝的时期Ⅱ

第七章 从后宫之窗见到的帝国行踪

第八章 民众的世纪

第九章 自然灾害与内乱的世纪

结 语 秦汉四百四十年的各位始皇帝
附 录
译注
主要人物略传
历史关键词解说
参考文献
历史年表

展开全部

节选

  推荐序——王子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实现了统一。秦的统一并非只是兼并六国,即后世人所谓“六王毕,四海一”(〔唐〕杜牧:《阿房宫赋》),而且通过军事手段和战争方式实现了中原文化向北边匈奴控制区和岭南越人居住地的扩展。后者的意义尤其重要。有学者称秦的统一是继商周时代“有着广大统治区域的统一王朝”之后,又经历了“充满了战乱和分裂”的东周时代,实现的“重新统一”(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7页)。当然,秦代的“广大统治区域”已经与商周时代的“广大统治区域”完全不同。秦帝国的建立,版图的规模,行政的力度,控制的效能和文化理念的同一,也与商周时代完全不同。秦的政体又为汉帝国所继承并进一步完善。  从秦统一至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是秦王朝和汉王朝统治的历史阶段。在两汉之间,又有王莽新朝的短暂统治。在这四个多世纪的历史阶段内,中国文明的构成形式和创造内容都有重要的变化。秦汉人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主要舞台,进行了生动活泼的历史表演,同时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突出的进步。秦汉时期的文明创造和文明积累,在中国历史上有显赫的地位。当时的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秦汉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格局和管理形式,也对中国此后两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历史演进的方向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怎样全面地认识和深刻地理解秦汉历史,从司马迁到今天,人们已经探索了两千多年。今天学者对许多秦汉史的基本问题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异见。我们面前的鹤间和幸著讲谈社版《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中译本,提供了与许多中国学者视角有所不同的对中国秦汉史的另一种说明。  鹤间和幸是日本从事中国秦汉史研究成就卓然的学者,多有质量优异的论著面世。他的这部《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秦汉历史。这部专著虽然更多地侧重于秦与西汉史的论说,但是对于东汉史的分析,依然有值得重视的学术亮点。  在睡虎地秦墓竹简发现以后,又有若干有益于说明秦汉历史的新的出土文献面世。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等新资料的利用,正是鹤间和幸这部著作显著的优异之处。此外,陕西秦汉考古学者近年的工作成绩,如张安世家族墓地的发掘信息,汉长安城宫殿区的考古收获,甚至“张汤印”的发现,都受到作者的注意,及时作为*新资料用以说明和印证自己的学术论点,体现出《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作者站立于学术前沿的立场。书中对于汉长安城周边自然环境的介绍,对于东汉自然灾害影响人文历史的思考,也都反映了作者对生态环境史予以重视的可贵的学术新识,可以给我们有意义的文化启示。  中国古史研究学界久有“汉承秦制”的说法。这一见解较早见于《续汉书 舆服志上》、《舆服志下》和《后汉书》卷四○上《班彪传》。前者《太平御览》卷六九二及卷七七四引作“董巴《汉舆服志》”、“董巴《舆服志》”。而《续汉书 五行志一》说,“《五行传》说及其占应,《汉书 五行志》录之详矣。故泰山太守应劭、给事中董巴、散骑常侍谯周并撰建武以来灾异。今合而论之,以续《前志》云”。可知“汉承秦制”之说汉末已经通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与睡虎地秦简秦律的承继关系,也鲜明地显现了这一事实。李学勤先生对于秦汉文化的关系是这样表述的:“秦的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新王朝,使秦文化成为后来辉煌的汉代文化的基础。”“秦统一后,划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随后发展为四十六郡。郡县制的普及,形成了与商、周王朝不同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上的重新统一,带来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秦朝由于存在的时间很短,不可能在历史上充分发挥作用;而不久建立的汉朝,其辉煌的文明所造成的影响,范围绝不限于亚洲东部。我们只有从世界史的高度才能估价它的意义和价值。”(李学勤著《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12页,第382页)鹤间和幸著《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将汉帝国的历史文化存在视作“始皇帝的遗产”,这样的认识我们以为符合历史真实。  尽管主要用意在于向一般读者介绍秦汉历史,并不承负在较深层次进行学术攻坚的任务,但是《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一书依然在若干方面提出了颇为新异的意见。例如,书中写道:据“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研究科的植田信太郎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王丽为首的日中共同研究小组”通过古代人骨分析得出的结论,“战国时代中期的山东人与欧洲人有着相近的关系,西汉末的山东人与中亚的维吾尔和吉尔吉斯人接近”。当然,这样的认识,可能还需要较丰富的资料和较全面的考察的支持。  关注学术成果传播的朋友们都知道译之不易的事实。实际上,自西汉时期起,已经出现了“译官”、“译令”(《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译长”、“译使”(《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等身份。所谓“译人传辞”(《三国志》卷三○《魏书 东夷传》),已经是作用特殊的文化职任。“译人”这一称谓也成为一种对文化交流负有崇高责任的职业的代号。马彪先生为《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一书在中国的传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的译本在“信、达、雅”诸要素中“信”的方面应当首先可靠。“达”和“雅”当然是很高的要求,译者的努力可以使我们看到成功。特别因译者作为熟悉中国历史学的学者,在译作中也会有自己的学术意识体现。建议读者、特别是有意以此作为学术参考的朋友能够将鹤间和幸教授的原书和马彪教授的译本两相对照,也许会获得更多的阅读收益。  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2012年1月17日

作者简介

鹤间和幸,1950年出生于东京都。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文学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科学研究科文学博士。曾任茨城大学教授,现任学习院大学文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秦汉帝国史、中国文明史,尤其重视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探索秦汉帝国》等。  【译者简介】马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秦汉史)博士,1987年起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5年赴日先后为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访问学者,2002年起迄今为国立日本山口大学人文学部历史学专业教授。多年从事秦汉史的教学与研究。代表作有专著:《秦汉豪族社会研究》(中国书店2002),译著: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