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艺复兴的岁月

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艺复兴的岁月

1星价 ¥53.0 (6.8折)
2星价¥53.0 定价¥7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2338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0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21723380 ; 978-7-5217-2338-0

本书特色

1.“文化中国”史观:“文化中国”史观是一个创新的提法,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带来新鲜的视角和多种可能。“文化中国”是和“王朝中国”不同甚至对立的方法,历来写史,多以王朝为本位,以宫廷政治和帝王权谋为主线,被王朝史观牵引进王朝中国的历史。王朝中国不过历史表象,文化中国才是历史本体。摆脱二十五史里的王朝中国,深入文化江山的本体,重读中国历史,发现一座丰富的文化的江山。 2.从“人性本质”“人道起点”的角度解读中国的文艺复兴:作者从人性精微处入手,看到了文艺复兴背后隐藏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如《韩熙载夜宴图》,画卷中韩熙载自毁士人人格的形象,这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何在?画家顾闳中又是如何精心谋篇布局,上演了一场精英人格的自我屠杀悲剧?顾闳中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召唤出了良知,使那个时代的良心在历史的阴影中不必死去。 3.思想者的见解:作者刘刚和李冬君夫妇都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专攻思想史,思想史家的背景和训练,让他们的表达不拘泥于成见,不局限于考据,重视贯通式的哲学思辨,善于独立思考带来的新鲜见解,《文化的江山》系列不是为了普及一般知识,而是充满真知灼见。 4.诗性的文笔,戏剧化的冲突,充分还原历史场景,感受历史人物的悲喜与灵性。 作者写作文笔受王国维影响较大,推崇《人间词话》的诗性表达,因此本系列诗性和审美的写作技巧贯穿始终;不用成语,不用晦涩的理论,专注于历史现场和原始文本解读;古典白话,回归本土性的汉语写作。

内容简介

公元200年—公元900年,是文化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欧洲文艺复兴让人开始觉醒,中国历目前,也有过类似的文艺复兴。本书从儒林、美学、诗歌、艺术四个层面讲述汉末至宋代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儒林里,西汉末年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刘歆,以古文经学掀起了儒家文艺复兴运动,成为儒学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命运。魏晋时期,文艺复兴的审美风潮从清议转向清谈,魏晋人以老庄为榜样,从政治优先的经学转入审美优先的玄学,从名教回归自然,君子英雄主义式微,乱世英雄美学开启,人与山川相映发。中国的文艺复兴还要格律化。唐朝以诗赋取士,使有唐一代成为唐诗的江山。唐诗江山从宫体诗走来,在宫体诗里完成了格律化。宫体诗变革,格律化的山水诗诞生,边塞诗领唱,很终走向宇宙意识。中国文艺复兴带来的自由适合艺术的蓬勃生长。有宋一代,艺术上闪耀的便是中国山水画的兴起,尤其水墨山水的兴起,成为宋代中国文艺复兴的标志,而市井风情画则描绘了宋代文艺复兴的社会新样式。文艺复兴需要巨人,也产生巨人。在历史转折的关头,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这些思想、艺术、科学领域的巨人照亮了文化中国。-------------《文化的江山》系列共3辑12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品:第yi辑:文化中国的起源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国的来源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国的确立文化的江山03:中国风雅颂文化的江山04:中国轴心期第二辑:走出王朝的中国史文化的江山05:走向世界历史的国度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艺复兴的岁月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时代文化的江山08:近代化与中国大航海第三辑:告别晚清的近代史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国影响文化的江山10:被西洋与东洋夹击的天下文化的江山11:告别晚清的中国近代史文化的江山12:文化中国里的新文化运动

目录

引言·发现文化的江山


**章 文艺复兴的儒林

01·一代王朝的历史样式

02·中国帝王学的古与今

03·儒家思想解放的惊蛰

04·从统一性里产生的巨人

05·太学生运动始末


第二章 文艺复兴的人格与山川

01·从清议到清谈的审美风潮

02·乱世英雄美学的兴衰

03·江南六朝开了头

04·天下英雄谁敌手

05·英雄活得真难受

06·人与山川相映发

07·格律化的山水诗

08·不做英雄做老农

09·桃花源的六朝往事

10·桃花源的营造法式

11·六朝有根金腰带

12·魏晋风度的支柱产业


第三章 文艺复兴的诗与禅

一 唐诗的江山

01·宫体诗革命

02·革命的女皇

03·走向宇宙意识

04·唐诗启明星

05·边塞诗领唱

06·“汉家”大合唱

二 禅宗的江湖

01·本来没有圣人

02·开启本来面目

03·走江湖的思想者(上)

04·走江湖的思想者(下)


第四章 文艺复兴的艺术与天下

一 一个后主美学的标志

01·诗人死于诗

02·中国艺术后主范——李煜书画一瞥

二 卷轴里的政治与人性

01·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02·一场艺术与政治的夜宴

三 中国山水精神的构造

01·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02·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救赎

四 宋代文艺复兴

01·宋代文艺复兴的国家样式

02·文艺复兴的国运之殇

03·文艺复兴的国运新装


展开全部

节选

一场艺术与政治的夜宴 张大千在北京时,曾借居颐和园内,本打算买一处王府定居。碰巧,他从一位古玩商口中得知《韩熙载夜宴图》被北京玉池山房主人购藏,便很想从这位主人手里买下这幅画。对方索价500两黄金,张大千识得画的价值,决定暂缓购房,买下这幅画,还在画上加盖了一枚藏章:“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后来,这幅画又随大千先生到了香港,不久,又转到港人手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幅画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徐邦达在故宫博物院鉴定过这幅画,在《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宋绘画》中,他指出《韩熙载夜宴图》有可能是“南宋院体”摹本,不过,他对此画评价颇高,还把它与北宋末年的《听琴图》以及《女孝经图》并举,说:“屏障上有一些松石等画法接近南宋人,亦不是五代时人的风格。孙承泽称之为‘南宋院中人笔’是很有见地的,我同意其说。”“五代时人”,那是什么风格呢?应该是从唐人的“丰腴”向宋人的“瘦削”过渡吧,而松石草木也自有其枯寂蟠折虬曲的瘦透之内敛,至少《韩熙载夜宴图》里的女人已然弱柳扶风了。 五代绢本设色绘画虽为滥觞,然其水准实为两宋格范,诸如黄筌父子的花鸟画,荆浩、董源的山水画,还有顾闳中、周文矩的人物画,都被两宋画院奉为圭臬,成为两宋院体画的标准。南宋时,顾闳中版《韩熙载夜宴图》真迹落入权臣史弥远囊中,经元代班惟志手,至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孙承泽、宋荦等,直到乾隆,从私家收藏转入清宫,并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1921 年,溥仪从宫中转出变卖。此画流转千余年,向我们讲述了五代十国时期,发生在南唐国里“后主上位,猜忌老臣”的老掉了牙的故事,可偏偏作为诗人的李后主有了新的创意,他没派特务去刺探,而是派了画院待诏去画老臣韩熙载的日常起居。本来这应该成为艺术为政治服务的一个范例,结果却变成了艺术高于政治、拯救政治的奇迹,艺术家对美的忠诚,超过了对君主的忠心,通过不带政治偏见的审美,揭示人性与政治的矛盾。 为便于布局和观赏,《韩熙载夜宴图》三米多长的画面分为五段。具有分隔画面效果的屏风,又似连接每一个故事的桥段,在慢慢展开卷轴的时间里,拓展了空间的视野,画面上,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渐次明亮起来。工笔设色,色调圆润,涵容了笔锋,浓淡相宜而边界清晰却又不突兀的过渡,给出了视觉形式的舒适区域,渲染细腻的色彩语言,淡雅高贵中烘托出人物因身份不同而呈现的情绪甚至个性异趣,在各种对比关系中,一种内在的精神张力使他们各自进入角色,给急于窥探者展示他们对权力的无感,对声色的开心。自沉于欢乐中的每一个细节的描写,都在陪衬一个时代的风华,诸如衣冠文物礼制,樽俎灯烛,帐幔乐器,皆为考证其时代的审美意趣,提供了可资佐证的绘画语言。 **段,声情。夜宴开始,众宾客听琵琶独奏。画面上有两件匡床,一面单屏,匡床围屏和单屏上面均绘有松石,浓淡枯润,高古俊伟。其时,流行在家具屏风上作画,将室内空间重隔之后,精神游弋如至旷达悠远,将自然苍秀浩渺收纳于盈尺,营造一个士人家居的空间。几案上,酒器、果盘、糕点盒、瓷器等一应俱全,尤其两件湖田窑青瓷温酒壶,不仅因其釉色玉润夺目,更由其凝聚了丰富的时代信息而引起历史之思的侧目。 雪夜围炉,温酒取暖,*早出现在绘画中,就是这幅《韩熙载夜宴图》了。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城风俗奢侈,凡酒店中,不问何人,仅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只,皆用瓷器,费银近百两,更何况在韩熙载的夜宴上?主人必不吝购买时尚酒器茶具。顾闳中对此也不吝靡费笔墨,将几案上各款精品的款式耐心描摹,一一呈现,画面上自言自语的角色,既不喧宾夺主,又礼致周全。 当帷幔拉开之后,政治权术的使命再也掩抑不住艺术家的灵性,在奢华布景预热之后,画家的意志若离弦之箭,立刻射入审美领地。一女伎端坐屏前,蓝袍、白裙、高髻,手拨曲项琵琶,七男五女布局紧密,错落有序,凝神于琵琶女。画面是有声的,传递着琵琶的美妙音质及其旋律,浸润了所有人的耳朵,将心灵的视线凝眸于这一美的象征上。韩戴高帽,正襟端坐在床榻上的*佳位置;其上方身着红衣盘坐的,是二十多岁的状元郎粲,身形不自觉早已前倾;琵琶女身边侧身侧耳倾听的坐者留着三绺清髯,据说是琵琶女兄长教坊副使李佳明;李佳明身后的那位淡蓝紧衣女子可能是王屋山,由徐邦达先生据第二段舞者推知而来;两位端坐者应该是太常博士陈致庸和中书郎朱铣,都是有名望的高官;另两位站立的年轻人,有一位想必是韩熙载的门生舒雅;而立在韩熙载身边的应该是他的宠伎弱兰。 第二段,观舞。韩熙载脱了清灰外衣,高冕,葛麻外衫衬白袍,自击羯鼓为舞娘伴奏,家伎王屋山跳六幺舞正酣。该舞又被称作“绿腰舞”,曾经是唐代宫廷与上流社会*为流行的软舞,与唐代男子“健舞”正相反,此为女子独舞,因长袖漫卷,延展了空间的张力;节奏舒缓,先慢后快,营造并赋予时间的形式美。大概,这便是古人所说“以手袖为容,踏足为节”。王屋山舞姿优美柔婉,蛮腰迤逦含蓄,踏足劲道,轻盈飘逸。《全唐诗》有一首李群玉的《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中这样写舞姿:“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一人牙板,两人鼓掌,主人亲自击鼓,舞娘踏足为节,节奏如莲叶滚浪,似乱雪萦风,扑面而来。却有两朵愁云,静悄悄伏在两人脸上,一动一静,一明一暗。动的或明的,是主人击鼓,即便王屋山舞姿入魂,但那矮小的背影也无法承受画面的倾斜之重,似在主人的眉宇间。画面重心偏向主人,为此,还以红羯鼓、红衣状元郎粲烘托,只要将目光从聚焦的红色向上一挑,就会为主人紧锁的眉头所震动。其实,他并不开心,混迹于声色,万不得已。与王权周旋,与权谋捉迷藏,那一点儿眉愁,已是他的*后一点儿尊严。画家点睛之笔点到那眉头上,那是“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的一撇。 暗的,其实也不暗,既然是观舞,整个现场就必然聚焦于王屋山的舞姿,其中设一暗笔,就在眼神绕不过去的焦点上,当视线从主人的眉宇间向舞娘游移时,必定经过击掌和打牙板的两位年轻人,而就在打牙板人的身后,有一位在场者,全场唯有他,目光不在绿腰舞姿,隐于光线暗处,眼帘低垂,双手握胸前,做“叉手礼”,以窘态呼应主人眉宇,那双手叉合的手势,便是宋僧致礼的手语。画家让德明和尚立在暗处,袍服不着色,但特别着意了线条,以便给予僧衲特殊的立体感,意在以宽大而非色彩突出他的空间张力。德明和尚被安排在画面正上方,整个画面给人的**观感,就是他这个眼神有别于所有目光的人,其眼微闭,给夜宴平添了些许不和谐的暗调,以凝重平衡了画面的轻浮。 …… 顾闳中再现夜宴场景,一共描绘了四十六个人,女子二十一人,男子二十五人,其中,多人重复出现,被他安排在一场惊心动魄的叙事中,一见此画,后主李煜也就释然了。 他懂得,人的尊严是一个士人活下去的底线,他尽量不去触碰那底线,连正面的呵斥都没有,只是派个画家去看看,只要不是政敌,画一幅画去劝劝他也就算了。 从开场到终场,韩熙载都头戴一顶黑色高帽,那是他独立人格的标志。夜宴上,无论肃立,还是端坐,抑或坦腹盥手,或者击鼓伴舞,他都戴着那顶黑色的帽子。他为什么要戴顶黑帽子?难道他尚“黑”?也许他在内心深处,是个崇尚大禹的墨者? 戴着那样的帽子,活动于声色场所,显然不合时宜,形似轻佻,神却沉郁,同那红男绿女场合,其实貌合神离,而那顶黑色高帽,就是他“神离”的标志,宣告他在风月场中的独立。这道具的真趣,就是他在无法掌控命运也无法不低头时的人格独立。 所以,那鼓槌*宜于他,他用持续不断的打击,使舞蹈变得激越,舞姿更加奔放,将他内心的鼙鼓之气和凌云之志都打出来,将鼓点都敲在他的心头上—当,当,当!就如同命运在敲门,哪里还听得见什么浅斟低唱?世无英雄,伤心人别有怀抱! 混迹于红颜堆里,内心如发酒狂,忽而荒诞,忽而庄严,忽而幻灭,忽而真诚,忽而酸楚,忽而欢快,忽而冷峻,忽而温情……那是自黑而又心有不甘的幽默。 泪点与笑点从顾闳中笔下忧雅地流淌出来。五段叙事里每一位在场者的内心都如飞瀑落崖,百转千回,险境跌宕,但那顶戴在主人头上的黑高帽却屹立不动,这就是士人的操守。高耸的黑帽子是个象征,标志着士人的精神高度,无论如何,韩熙载和顾闳中都要把它戴在头上,不落亦不能歪斜,有子路“结缨”之悲壮,在不离不弃的对黑高帽子的坚持中,尊严获得超拔,至此可见韩熙载的底线,亦见顾闳中之“绝笔”。北宋人陶谷在《清异录》笔记里,提到韩熙载自制轻纱帽,人称作“韩君轻格”,时人也多有仿效,《韩熙载夜宴图》上,韩氏所戴那顶黑色高纱帽,应当就是当时所谓“韩君轻格”了。 “韩君轻格”一度在士人中流行,从五代流行到北宋,虽称“轻格”,实则重如泰山,此体可污,此容可辱,唯此头颅,不动如山,当年韩君投奔南唐,就颇有“英雄进当铺,用头颅作抵押”的气概。画中他头戴黑色高帽,手拿一对鼓槌,看得出他初心未泯,以鼓鸣志,豪气犹在。然而,流行的格调总是避重就轻,在流行中,轻纱的玲珑取代了头颅的沉重,示以“轻格”,忘却“重范”。画面上,韩屡次更衣,但这顶帽子一直戴在头上,无论帽子下面那张面容的表情如何变幻,不管全场的宴乐有多纷繁,它始终不为声色所动。在顾闳中笔下,他脱到*后一件衣服,甚至坦腹、摇扇驱热纳凉,也不肯摘下那顶黑色高帽。那帽子是他的设计,他的风格,他的风骨,他的精神寄托。即便襟袍被权力意志剥光,只要头在,帽子就必须戴在头上,还要端端正正地戴着——“君子死,冠不免”。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细节,便是可与“韩君轻格”对称的“顾君轻格”。顾闳中在那顶高帽子下面的下巴上,细细勾染着韩熙载的胡须,每一丝都显示着他对美的耐心,每一丝都承载了他的使命。胡须在五个场景里屡屡出现,是甚于他对衣皱、裙裾、发髻、床帐、帷幔等更为细腻明晰的描摹,因为它承担了与黑色高帽同样的衬托使命。于是,他的大笔便在细节中沉潜,悄然抒发着炫技炫格炫幽默的艺术笔触,书写生命在艺术里的自由状态,可细腻流畅,可蓬松飘逸,使会心的观者在啧啧赞叹中,恍然认出这就是传说中的“美髯”——士人胡须的格范。政治风云在面部表情上显示着变幻的不确定,而胡须始终分明缕析地体现着淡定的士格底线;无论悲喜都以美的呈现,与韩熙载一同开启了一场命运的格式。

作者简介

李冬君,历史学博士,独立学者,主要著作:《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中国私学百年祭:严修新私学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系年》《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乡愁的天际线》《思想者的产业》(合著)《载舟覆舟:中国古代治乱的经济史考察》(合著),译著:《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叶隐闻书》。《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国家人文历史》《新京报》等媒体专栏作家。;.;刘刚,自由写作者,独立学术人,以市场经济安身,在文化江山立命。主要著作:《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自由的款式》《中国近代的财与兵》《中国政治思想通史(近代卷)》《回到古典世界》(以上均与李冬君合著),《中国史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