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疆域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探索

包邮中国疆域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探索

¥126.0 (7.5折) ?
1星价 ¥126.0
2星价¥126.0 定价¥1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754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4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20175432 ; 978-7-5201-7543-2

内容简介

今年是建国70周年,作为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拟在已经刊发的众多文章中精选文章出版。鉴于中国边疆研究日益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关于中国疆域形成与发展的讨论成为聚焦的热点问题,精选文章结集出版。《中国疆域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探索》精选了已经发表的论文28篇,内容涉及中国疆域的总体宏观阐述、形成途径的理论探索、具体朝代或区域疆域的阐述及对改革开放后几部疆域著作的评价。一方面能够体现着1991年以来这一研究领域的很高水平,另一方面也方便读者准确认识到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脉络。

目录

前言
“边疆”一词首见于《左传》,而“边疆学”则一般认为是提出边政学概念的吴文藻在其《边政学发凡》中明确提出的:“边疆史地的研究,本为逊清末期倡行的学问。‘九一八’以来,‘中国之边疆学’复兴。”(吴文藻:《边政学发凡》,《边政公论》第1卷第5、6合期,1942年)但实际上早在1933年,中国殖边社创办的《殖边月刊》第1卷第12期就有了“边疆学图书一览”之提法。尽管其后有关中国边疆和边疆研究的论著大量涌现,但对“中国边疆学”进行学科论证的则是1992年邢玉林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所刊《中国边疆学及其研究的若干问题》一文。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中国边疆学的学科建构依然是在路上。中国边疆研究在经过“千年积累”之后,出现过三次研究高潮。**次研究高潮出现在鸦片战争前后,列强对中国领土的蚕食鲸吞激发了爱国学人的研究热情,出现了大量著述来阐述边疆问题,形成了研究热潮。第二次高潮的出现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日寇的侵华而兴起,亡国灭种的威胁促使一大批学界志士开展边疆研究,各种学会、刊物及著作的大量出现,将边疆研究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边政学”“边疆学”的呼声即是出现在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中国的边疆研究随着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的成立而逐渐走入了又一个高潮时期。如果说刘宏煊著的《中国疆域史》、林荣贵主编的《中国古代疆域史》、吕一燃主编的《中国近代边界史》及马大正总主编的《中国边疆通史》(7卷本)系列的出版代表着这一时期初期的辉煌,那么疆域理论的探讨则是其中一个主要的亮点,也可以视为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疆域及疆域理论......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大龙, 1964年5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主编/编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获得全国出版行业领军人物称号。先后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新著作是《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互动研究》(2018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