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

1星价 ¥36.7 (3.4折)
2星价¥36.7 定价¥10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30598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8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103059821 ; 978-7-103-05982-1

本书特色

本书为音乐美学领域知名教授潜心之作。不仅对历史上基于当时音乐生活与音乐美的实践而产生的各种音乐美学思想、审美意识以及范畴、命题等进行研究,同时对作为音乐审美对象而存在的作品及相关的表演、鉴赏、教育活动中与美的实践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有待开拓的研究领域和增加的新内容,以及一些老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进一步认识和反思,都在本书中得到充分体现,对学术发展及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美学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为线索,通过对自氏族社会时期的音乐审美意识直至明清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及表演美学理论的深入研究,阐述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流变及其特点。全书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和代表性著作的音乐美学思想流变的论述,构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历史话语体系。书稿包括导言和十四章内容,作者在导言中陈述了该学科的基础理论架构;**、二章分别论述了氏族社会时期和上古三代的音乐审美意识;第三、四章通过对“乐(樂)”字、“和(龢)”字的考证来探索上古音乐美学范畴;第五、六、七章是对春秋宫廷诸官、先秦诸子、汉代的音乐美学思想的论述;第八、九、十三章分析了《乐记》《声无哀乐论》《溪山琴况》论著的音乐美学思想;第十、十一、十二、十四章阐述了魏晋至隋唐、宋代、明代、清代的音乐美学思想。

目录

导言 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对象的思考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学科基础理论相关
二、整体的存在:“本体论”方面的思考
三、整体性认识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四、音乐美的实践:认识、研究的逻辑起点
五、学科概念体系的相关与不同
六、“研究依据”和“研究对象”的辨析
七、坚持学科研究的“**性”前提,促进学科新的发展
八、现实与前景:拓宽研究路径,不断增加“音乐美的实践
研究内容比重
**章 氏族社会时期的音乐审美意识
**节 原始拟音工具与音乐审美听觉感知力的开发
一、作为拟音器(工具)的原始乐器
二、原始乐器的依附性与双重性
第二节 骨笛音列结构的形式美及其美感特征
第三节 三度音程审美听觉尺度的萌生
一、具一定稳定性的形式美感结构
二、同语言音调的相谐关系
第四节 鱼形埙的四声音列结构及其形式美感
第五节 原始乐舞审美意识的精神外现
第六节 自然界音响对人的音乐听觉审美感知力的影响
第二章 上古三代的音乐审美意识
**节 夏、商、西周三代乐舞中的审美意识
一、“王者功成作乐”观念中的审美意识
二、祭乐“尚声”行为中的审美意识
三、“乐以象德”的审美意识
第二节 周代雅乐的审美意识
——周代礼乐制度的实施及其行乐规范
二、周代礼乐制度中的礼乐关系
三、雅乐活动中“乐者乐也”审美情感心理的实现
四、周代雅乐“乐求人和”的审美意识
五、周代雅乐审美意识的历史特征
六、西周雅乐四声音阶的形式美感特征及其美学实践
第三节 音乐享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
一、以声觉与味觉同为感官享乐的审美意识
二、以盛大奇异为美的审美意识
三、以细靡阴柔为美的审美意识
第三章 “乐(樂)”——上古音乐美学范畴考
**节 “乐(樂)”的字源学考证——初义及其文化内涵
一、“乐(樂)”字初义的两种解释
二、从*早的字形和相关符号含义去辨识初义
三、“乐(樂)”字反映的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特征
四、农耕乐舞与“乐(樂)”之初义的转变
五、“乐(樂)”的字义在转变中与乐之器(鼓)以及“乐”的活动相关
第二节 形成美的情态——“乐”之含义四层面
……
第四章 “和(龢)”——上古音乐美学范畴考
第五章 春秋宫廷诸官的音乐美学观念
第六章 先秦诸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七章 汉代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八章 《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九章 《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十章 魏晋至隋唐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十一章 宋代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十二章 明代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十三章 《溪山琴况》的琴乐表演美学理论
第十四章 清代的音乐美学思想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修海林,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团队中国音乐史教学团队带头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中国音乐学院建院50年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乐类”特邀编纂委员、北京市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资助项目《中国音乐学术史》负责人、项目成果《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主编。《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副主编、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主要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教育》《音乐美学通论》《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音乐学之统合》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