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摄影图像生产的现代性建构--1927-1937年上海摄影艺术研究

- ISBN:97875203713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9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20371391 ; 978-7-5203-7139-1
本书特色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图像生产如此活跃,如此重要。在图像文化异军突起的背后,数字技术是强有力的推手,它不仅改变图像的形态和生产传播方式,也不断扩大图像的用途。但技术对图像的造就,并不是从数字化时代才开始的,20世纪初,摄影技术和机器复制技术开启图像生产的繁荣,是视觉文化和视觉艺术首次遭遇现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洗礼。从技术、文化、美学交织的角度追溯摄影的历史,既是拓展摄影研究的学术空间,也是重现图像史完整链条的一次努力。 就目前国内关于早期中国摄影艺术史论的研究现状而言,还存在着很多可发掘的空间。《摄影图像生产的现代性建构(1927-1937年上海摄影艺术研究)》的研究只是“抛砖引玉”,很多问题还可以继续深入探讨。
内容简介
《摄影图像生产的现代性建构(1927-1937年上海摄影艺术研究)》以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如何从“脱影留真”的奇巧技艺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为核心问题展开分析:一方面,重新勘定了本土摄影艺术发展的起点,补充了被现有摄影史研究所遗漏的本土现代主义摄影,以及纠正了现有研究中对“画意摄影”概念所存在的误识;另一方面,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厘清了中国摄影艺术进行自我确证的理论脉络,即“三个阶段”“两次自觉”,并提炼和总结了“三个阶段”中的摄影媒介美学和审美范式,初步建立起了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再则,该书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将摄影研究与十年繁荣期的社会思潮、文化消费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相关联,扩展了我国摄影艺术研究的学术视野。
目录
**节 研究对象及选题缘由
一 研究对象
二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意义
**章 早期中国摄影的发展脉络
**节 照相术的传入与接受
一 想象和建构东方:西方摄影师在中国的拍摄
二 本土摄影美学的滥觞:作为艺匠手艺的照相馆摄影
第二节 摄影艺术的萌芽:业余摄影的兴起
一 业余摄影团体的成立
二 文人趣味的“美术摄影”
第三节 多样化的探索:十年繁荣期的上海艺术摄影
一 引领“画意摄影”创作的“华社”
二 开启现代摄影创作的“黑白影社”
三 无意中创造前卫摄影的通俗画报
小结
第二章 摄影创作的现代性建构:十年繁荣期摄影艺术的风格流变
**节 趣味消遣的“画意摄影”
一 被泛化和混用的“画意摄影”概念
二 “画意摄影”的仿画美学
三 作为极端形态的“集锦摄影”
第二节 风格多元的现代摄影
一 探索新形式的现代主义摄影
二 反思和批判的现实主义摄影
三 民族志视野下的纪实摄影
第三节 意外收获的前卫摄影
一 “都会刺激”的摩登书写
二 政治语义的编码重构
小结
第三章 摄影理论的现代性建构:十年繁荣期摄影艺术的自我确证
**节 “前艺术”阶段的摄影观念
一 “脱影留真”的奇巧技艺
二 照相馆时代的摄影美学
第二节 进入艺术创作的画意模仿论
一 作为“画笔”的艺术媒介
二 摄影与绘画的“家族相似性”
三 传统画学在摄影中的民族性转化
第三节 走向独立自觉的现代摄影美学
一 现代摄影的媒介自律
二 摄影题材、形式和风格的更新
小结
第四章 摄影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十年繁荣期摄影艺术的话语生产
**节 启蒙文化语境中的美育教化
一 美育作为启蒙话语的建构
二 古典美学意趣的推广普及
第二节 现代都市文化中的图像消费
一 作为公众话语的身体景观
二 创造现代感性的城市景观
第三节 政治意识形态性的图像纪实
一 左翼思想引导下的现实主义转向
二 重塑国族形象的本土“观看之道”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潘万里,1988年生,河南周口人。四川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现为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基地成员、八桂青年创新团队成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影像视觉文化。曾在《当代文坛》《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中国文艺评论》《电影新作》《电影评介》发表核心论文5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级项目1项、厅级项目1项。
-
(精)莫奈手稿
¥60.5¥138.0 -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
¥3.6¥12.0 -
中国绘画史纲
¥14.3¥35.0 -
观众心理美学
¥9.9¥29.8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梵·高手稿-精装
¥34.1¥138.0 -
艺术教育
¥8.0¥26.0 -
完美照片-摄影大师创作锦囊
¥8.5¥25.0 -
秋兴八首:千古绝唱
¥11.5¥32.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3.6¥8.8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孟法师碑
¥3.2¥7.6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19.6¥58.0 -
临经典碑帖学写钢笔字.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八品)
¥4.4¥11.8 -
夏天只是西瓜做的一个梦(精)
¥25.5¥69.0 -
我有南山君未识-陕南民歌之旅
¥14.0¥48.0 -
礼器碑: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
¥3.8¥9.6 -
新编历史小丛书:京剧小史
¥10.5¥29.8 -
王翚山水册页选2
¥3.3¥5.2 -
怎样临摹颜真卿多宝塔碑
¥4.4¥9.8 -
水彩建筑
¥20.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