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743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43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20374323 ; 978-7-5203-7432-3
本书特色
《理解中国社区治理: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为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为71774175)“中国城市封闭社区的空间生产、社会效应与治理机制研究”的结项成果。“小社区、大社会”。人们所在的社区,是一个国家政治社会关系互构频繁的场域。人们可能并不十分了然国家的运行过程,却可以在日常生活社区触摸国家的脉搏。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把社区视为稳固政权的根基,进而衍生出不同的社区治理政策。因而,有什么样的国家便会有什么样的社区,进而,有什么样的社区,便会体会怎样的国家。国家生长在社区!《理解中国社区治理: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立足于中国社区治理实践,贯穿中国基层“古代里组织—单位制—社区”的历史发展,综合比较当代中国社区的特有形态、治理的模式,分析中国社区治理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从日常生活入手,剖析中国社区治理中居民对“家”和“国家”之间的联系。
内容简介
《理解中国社区治理: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为作者十年深耕田野与夙夜笃思之作,深度讨论了中国社区治理的历史与现实、结构与过程。全书新意频出:一是鉴往知来,回溯社区治理的历史基因,破除“皇权不下县”的论调,实现古今社区治理的历史连接。二是纵横中西,破除滕尼斯式的共同体迷思,剖析百年来中西方社区的概念差异,展现中西方社区“中心化治理”与“网络化治理”的实践差异。三是追根溯源,首度聚焦社区治理之经济结构基础,析出影响社区治理的“三次生产分配关系”。四是兼得形构,提炼中国“社区复合体”的形态,挖掘“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关系。五是聚焦转型,破除“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框架,提炼“国家创制社会”机制,提出建设“关联社区”的方向。 《理解中国社区治理: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既可为科学研究之参考,又可为社区治理实务工作者之参考。
目录
**节 何为社区:社区认知与实践简明史
一 社区认知的简明史
二 社区实践的简明史
三 中国的实践与认知
第二节 社区何为:生活场景的“家国政治”
一 社区生活的“五层需求”
二 社区治理的“三重意蕴”
第三节 共同体与社区复合体:一个中国命题
一 排斥还是包容:社会中心论VS国家中心论
二 寻求联结:社区复合体的尝试解答
三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里治:中国古代的“社区治理”
**节 皇权下县“人里”
一 “皇权不下县”的幻象
二 里:古代的社区
第二节 古代“里治”发展简史
一 先秦至唐的里长官任制阶段
二 宋至明清的里长职役制阶段
三 清末以后的里治官僚化尝试
第三节 古代社区治理中的“家国关系”
一 皇权控“里”
二 绅权辅“里”
三 民治于“里”
第四节 古代“社区治理”的结构与遗产
一 古代社区治理的“家国政治”链条
二 古代社区治理的“国强社弱”结构
三 古代社区治理的“历史基因”延承
第三章 **轮改革:街居制的形成与扩散
**节 “街居”体制与“单位制”
一 “街居”与“单位”的入场
二 受到冲击的“街居制”
第二节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形成
一 民政部推动基层改革
二 京沪改革的全面扩散
第三节 **轮社区治理改革的制度分析
一 环境条件:社会转型压力与体制冲击
二 制度变迁:城市政府主导的权力下放
三 制度效果:基层权能提升与行政化问题
第四章 第二轮改革:“居站分设、政社合作”的试马
**节 第二轮社区治理改革的四种模式
一 街道社区化模式
二 组织下沉的模式
三 行事分离的模式
四 政社合作的模式
第二节 第二轮社区治理改革的制度分析
一 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大变局与职能转变
二 变迁过程:中央政策引导下的区级创新
三 制度效果:利%建设提升与无形的短板掌
第五章 生动的故事:政社合作的典型实践
**节 武汉市江汉区的实践
一 江汉区三轮改革的时序
二 政府购岗,服务下沉
三 江汉区的社区治理结构
四 江汉模式的进步与局限
第二节 宁波市海曙区的实践
一 宁波市海曙区的改草时序
二 选聘分离,项目合作
三 海曙区的社区治理结构
四 海曙模式的进步与局限
第三节 广州市越秀区的实践
一 广州市越秀区的改革时序
二 向社工购买家综服务
三 越秀区的社区治理结构
四 越秀模式的进步与局限
第四节 青岛八大湖街道的实践
一 八大湖街道的改革时序
二 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三 八大湖的社区治理结构
四 八大湖实践的进步与局限
第六章新时代的新定向:社区治理体系化
**节 体系化: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新要求
一 从生活共同体到治理共同体
二 社区治理体系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社区治理体系化的新探索
一 国家层面的体系整合与政策推动
二 地方层面社区治理体系化的探索
第三节 新时期社区治理的特点与议题
一 党建弓I领、高位推动与技术支撑
二 打破“新瓶装旧酒”与“三大主义”
第七章 政党在社区: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
**节 中国共产党与社区党建
一 起源于上海的社区党建探索
二 社区党建在全国的广泛发展
三 社区党建向“纵横联动”的拓展
第二节 走向政治取向与社会取向“两维均衡
一 政治取向特别强调党的核心领导功能
二 社会取向特别强调治理引领与服务
第三节 政党连接社会与二次社会建构
一 政党连接社会的三种机制
二 社区党建的社会建构逻辑
第八章 社区复合体的形成:治权、服务与生活
**节 从行政单元到政社复合体
一 社区管理单元的政治化建设
二 社区服务载体的行政化演绎
三 社会共同体的政社复合化
第二节 治权统合、服务下沉与选择性参与
一 党建引领下的政治逻辑
二 治理重心下移的管理逻辑
三 选择性参%的生活逻辑
第三节 社区复答体背后的深层原因
第九章 社区治理转型:家国关联的传统与进路
**节 中西方社区治理的深层差异
一 中国:积极国家与被动家庭
二 西方:个体主义与社会本位
三 中西方社区家国关联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社区家国关联的深层逻辑
一 生产关系的结构基础
二 过渡时期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中国社区治理转型的密码解析
一 不同的治理结构产出不同的治理结果
二 社区治理的转型展现出非线性逻辑
三 支配社区治理转型的关键是”政社关
第四节 社区治理转型的时空坐标与进路
一 建设关联社区,营造积极的社区连接
二 找准时空坐标,塑造科学的社区治理
三 建构整合机制,做好社区治理的体系
四 重视社会创制,提升社区参与治理的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吴晓林,1982年生,山东莱阳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发展、城市治理等方向的科研、教学工作。代表性著作和论文有《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房权政治:中国城市社区的业主维权》《结构依然有效:迈向政治社会研究的“结构一过程”分析范式》《新结构主义政治分析模型:马克思主义结构分析的回溯与发展》《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创制:城市基层治理转型的“凭借机制”》等。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天津市和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
波斯帝国王位争夺战回忆录
¥23.8¥68.0 -
陌生人的需要
¥17.1¥45.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2.3¥35.0 -
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全四册)
¥60.8¥81.0 -
(平装)二战战史
¥14.0¥45.0 -
中国历代创业帝王
¥6.8¥25.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中国政治二千年
¥9.6¥20.0 -
一臂之间-美国总统保镖回忆录
¥16.8¥4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1.2¥32.0 -
思想与社会
¥11.9¥27.0 -
行省制度研究
¥11.7¥30.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9¥49.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5.7¥49.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9.9¥23.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5.7¥49.0 -
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
¥10.6¥28.0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11.7¥18.0 -
白人的工资 : 种族与美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22.8¥65.0 -
列宁全集·第八卷
¥6.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