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16633
  • 装帧:艺术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1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100116633 ; 978-7-100-11663-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高校师生、科研工作者1. 精选以祁连山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植物80科296属569种。 2. 可供甘肃、青海等部分省市作为参考。 3. 由植物分类学者编写,经专家审定,确保性。 4. 精心编排内容和版式,语言简明通俗,普及性强。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祁连山区常见维管植物80科296属569种(包括8亚种、14变种、1变型),约占祁连山区维管植物种类的44%。植物种类的选择上除了考虑常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具有本区特色的植物。在中国植物区系中,祁连山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是该地区区系向东北延伸的部分,与甘肃中部、西南部的兴隆山、马啣山、莲花山、太子山和甘南高原以及青海省东部和北部的植物区系组成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本手册收录的植物对于这些地区的常见植物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祁连山地理位置特殊,是中国、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内流区和外流区、草原景观和荒漠景观、青藏高寒气候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祁连山孕育了河西走廊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及其多条内陆河流,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祁连山东段植物种类较多,西段分布的乔木和灌木较少。另外,受山地气候垂直变化的影响,植被类型也出现相应的垂直变化,自下而上依次呈现出草原化荒漠植被、山地草原、山地森林草原、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垫状植被。本书所记载的每种植物均配有花果期(蕨类植物为孢子期)的图例,植物图片均为作者在祁连山及周边地区拍摄,在一些植物介绍时附有1~2种形态相似的物种。这里的“相似”指的是花、果、叶等形态学上的相似,并非亲缘关系上的相近。希望本书能为您在祁连山及其邻近地区旅行带来更多的快乐,让您通过此书认识更多的植物,更希望您能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及时改正。

目录

使用说明 How touse this book


本书的检索系统采用目录树形式的逐级查找方法。先按照植物的生活型分为三大类:木本、藤本和本。


木本植物按叶形的不同分为三类:叶较窄或较小的为针状或鳞片状叶,叶较宽阔的分为单叶和复叶。藤本植物不再做下级区分。本植物首先按花分为七类,由于蕨类植物没有花的结构,禾状植物没有明显的花区分,列于后。每种花之下按花的对称形式分为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辐射对称之下按花瓣数目再分为二至六;两侧对称之下分为蝶形、唇形、有距、兰形及其他形状;花小而多,不容易区分对称形式的单列,分为穗状花序类和头状花序两类。


正文页面内容介绍和形态学术语图解请见后页。


木本植物


叶针状或鳞片状14~19


单叶18~63


复叶64~81


藤本植物 82~93


本植物花黄(淡黄)


辐射对称


花瓣四94~101


花瓣五102~131


花瓣六130~133


花瓣多数132~133


两侧对称


蝶形134~139


唇形140~149


有距148~153


兰形或其他形状152~153


小而多


组成穗状花序154~155


组成头状花序156~171


花白


辐射对称


花瓣二172~173


花瓣四172~181


花瓣五182~205


花瓣六204~207


花瓣多数206~207


两侧对称


蝶形208~209


唇形210~217


有距216~217


小而多


组成穗状花序218~219


组成头状花序218~221


花紫(紫红、淡紫、粉红或蓝)


辐射对称


花瓣四222~233


花瓣五232~269


花瓣六270~277


花瓣多数278~281


两侧对称


蝶形282~289


唇形290~303


有距302~309


兰形或其他形状310~315


小而多


组成穗状花序316~319


组成头状花序320~333


花红(橙红)


辐射对称


花瓣四334~335


花瓣六334~335


两侧对称


蝶形336~337


小而多


组成穗状花序336~337


花绿或花被不明显


辐射对称


花瓣五338~339


花瓣六340~341


两侧对称


兰形或其他形状340~349


小而多


组成穗状花序348~357


组成头状花序358~359


花小,花被不明显 360~373


蕨类植物 374~377


植株禾状 378~393


中文名索引394~396


学名(拉丁名)索引397~400


后记40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冯虎元,男,博士,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植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和教材3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2007年入选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2013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植物资源和植物与微生物相互关系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潘建斌,男,硕士,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师。参与《植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等本科生实验课程的教学。主要从事环境植物学和菌根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研究生阶段曾主持交叉学科青年基金一项,现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长期从事西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对西北地区的高等植物较为熟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