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抉择——共和国重大思想决策论争纪实

包邮抉择——共和国重大思想决策论争纪实

¥37.3 (5.7折) ?
1星价 ¥37.3
2星价¥37.3 定价¥6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088808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8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010088808 ; 978-7-01-008880-8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每一次重大历史关头,都伴随着各种思想观念的冲突,各种决策意见的争鸣。要深入理解共和国历史,必须了解我们所经历的思想决策冲突和论争的历史。本书将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剖析,再现共和国历目前那些事关道路抉择的、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决策论争。

目录

导言 1.从“不争论”说起 2.在思想争鸣中前进 3.思想争论带来的启示 **章 “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能否确立?——过渡时期的意见分歧 1.“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2.“提早消灭资本主义是错误的” 3.围绕农村合作化的意见分歧 4.能否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 第二章 是学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三次论争 1.“武训不足为训”?——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 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论争和批判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4.对三次论争与批判的反思 第三章 艰难的抉择——抗美援朝决策始末 1.朝鲜战争爆发及各方反应 2.战局扩大与出兵决策 3.对抗美援朝的持续关注 第四章 是太快还是太慢?——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速度之争 1.农村合作化运动的稳步推进 2.农业合作化的急躁冒进与“停、缩、发”方针 3.批判“小脚女人走路” 4.三大改造的超高速发展 5.社会主义改造的反思 第五章 欲速则不达——“三面红旗”的起落 1.反保守还是反冒进:“三面红旗”提出前的一场论争 2.一年“升起”三面旗 3.徘徊在纠“左”与反右之间 4.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六章 “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中苏大论战的前前后后 1.中苏两党裂缝的产生 2.中苏两国矛盾的深化 3.中苏全面论战及其后果 第七章 有错必纠——平反冤假错案过程中的纷争 1.《人民日报》吹响平反冤假错案的号角 2.“两个不管”与“两个凡是”的交锋 3.在大案上打开缺口 4.烟台会议上的争论 5.又一次较量 第八章 冲破思想禁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来龙去脉 1.“两个凡是”的出笼 2.两个重要问题上的争论 3.一篇文章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4.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第九章 要“集体”还是要“单干”?——一波三折的“包产到户” 1.在两条道路的辩论中受重创 2.人民公社体制下的自救之道 3.“阳关道”还是“独木桥”? 第十章 反对“神化”与反对“丑化”——关于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 1.两种错误:“神化”与“全盘否定” 2.科学评价的指导原则 3.规模空前的大讨论 4.《历史决议》的杰出贡献 5.不废江河万古流 第十一章 时代观的转换——怎样认识战争与和平 1.世界将走向和平还是走向战争? 2.新时代观的形成 3.外交战略的转变 4.裁军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5.“中国威胁论”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第十二章 春潮与寒流——经济特区的探索之路 1.“杀出一条血路来” 2.有些“秋风瑟瑟”的味道 3.邓小平首次到特区 4.洋浦模式再掀风波 5.“你们这里是很好的社会主义” 第十三章 姓“社”还是姓“资”——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与论争 1.商品经济:犹抱琵琶半遮面 2.市场取向:山雨欲来风满楼 3.市场经济: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十四章 姓“公”还是姓“私”——关于股份制性质的讨论 1.股份制与知识青年返城就业及国企改革试点 2.股份合作制:我国农民的又一创造 3.“四不像”经济组织形式的迅速发展 4.搞股份制就是搞私有化吗? 第十五章 从资金饥渴到“不差钱”——中国引进外资引发的争论 1.打开窗户:外资是新鲜空气,还是苍蝇? 2.开门迎客,多少合适? 3.外资不是来扶贫的 4.高额外汇储备:中国经济发展“不差钱” 第十六章 身份之争——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的前前后后 1.党员可以成为富农吗? 2.如何看待私营经济中的剥削现象? 3.私营企业主的身份之争 4.私营企业主入党的利与弊 第十七章 是穷人太穷还是富人太富?——关于共同富裕能否实现的思考 1.千年理想“均贫富” 2.“先富论”激发致富梦 3.能否以基尼系数的一般标准来看待中国? 4.“穷人经济学”与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八章 是对还是错?——从国企产权改革的纷争说起 1.“郎顾之争”引发大争论 2.对改革本身的争论和反思 3.如何看待社会的不公平问题? 4.对改革争论的总结和反思 第十九章 软实力与核心价值体系——从“普世价值”的论争说起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普世价值”的缘起 2.聚焦国内“普世价值”论争 3.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第二十章 理论体系与发展道路——关于理论创新与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 1.理论创新不一定要有鸿篇巨制,贵在解决实际问题 2.理论创新不一定要有新的语言表述,贵在有思想创见 3.理论创新不能违背科学,贵在把握科学发展的规律性 4.选择道路不能照搬,贵在符合国情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炳林,196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参加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任课题组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博士论文《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精彩一课”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所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