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活着:安第斯山上的幸存者

活着:安第斯山上的幸存者

1星价 ¥49.6 (7.3折)
2星价¥49.6 定价¥6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2835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76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21728354 ; 978-7-5217-2835-4

本书特色

1.全球销量超过500万册,是超级畅销书、口碑佳作 本书一经出版,在全球掀起空前热潮,维基百科记录的全球销量为500万册。本书是纪实文学的经典,由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亲自与幸存者深入交谈,整理采访文字,全书真诚朴实,受到《卫报》《纽约时报》《滚石》等多家知名媒体推荐,至今还多次再版。 2.史上有名灾难故事,由《死亡诗社》男主伊桑·霍克出演改编电影,震撼人心 安第斯空难是历史上有名的灾难和励志故事,挑动人性中敏感的神经。事件发生虽早,但故事本身没有时效性。纸书文字更加真切地还原事件原貌,感人至深,给人以灵魂的激励。 3. 毁三观的恐怖协议“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引发全世界热议 幸存者坦言,为了存活他们不得不生食人肉!他们的亲人甚至都对这样“泯灭道德”的事实惊呆了。这一消息很快传遍智利、乌拉圭,记者们疯狂挖掘着细节,耸人听闻的报道引起全世界关于人性和伦理的讨论——有人愿意理解,有人破口大骂——食人是否有罪?幸存者们是否该受到惩罚?那些被食者的家属该怎样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人性究竟是善是恶? 4. 一本记录真实人性的故事:信念,是活下去的武器 本书所展示的,是直击人心的全方位的人性。绝境是人性实验的场所——在安第斯山脉,人真实的面目无所遁形:他们既没有蜕变成野人,也不是遵循“文明”的圣人,他们自私、愤怒、结仇,却又在非人的折磨中不崩溃、不扭曲、不自毁。回归现实,无论是疫情还是其他遭遇,或许都可以学习幸存者们的信念,让人性的光辉成为自己的武器。

内容简介

1972年10月13日,一架载有45人的客机从乌拉圭飞往智利,但因为遇上风暴坠毁在3900多米高的安第斯山脉上。机上45名乘客中包括乌拉圭的橄榄球手及其家属,21人当场丧生,其余24名幸存者中,8人在逃生中被雪崩夺去生命;有16人于同年12月22日之前陆续走出雪域而生还,被称为“安第斯奇迹”。在空难的发生后的第十天,幸存者为了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存活,被迫手拉手立下了一个“恐怖协议”——“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幸存者靠遇难者的人肉果腹才活了下来。或许我们可以把这样一句话送给这些幸存者:“在死亡的底色上,生命更具雕刻的美。”这场空难已经过去40年了,当年的幸存者在与死神的不期而遇中奋力抗争。如今,他们已经走到生命的暮年,他们中很多人都承认,正是这场空难改变了他们对生命的认知。幸存者帕拉多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安第斯山。”这座安第斯山就是生命本身潜藏着危险和绝境,但又蕴藏的希望和奇迹。

目录

**章 落难的乌拉圭人

第二章 搜救行动因失利取消

第三章 这是唯一的办法

第四章 亲人

第五章 找到机尾

第六章 圣诞节行动

第七章 远征

第八章 继续跋涉

第九章 希望

第十章 在安第斯山脉的第70天

第十一章 一张字条

第十二章 获救

第十三章 潜伏的秘密

第十四章 “愿上帝宽恕他们”

第十五章 一切妥当


展开全部

节选

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当然还有 19 世纪每一个自尊自重的资产阶级城市**的中心—大歌剧院。在这些地方,“ 文化人士”在文化和艺术的神坛前膜拜。19 世纪的教堂只是背景的陪衬,算是对教会和皇帝 [1] 之间联系的漫不经心的承认。 这一文化情景看似新奇,其实深深地植根于法国大革命之前的王公、皇家和教会文化之中;那是一个煊赫权力和极端财富的世界, 而权力和财富正是赞助高等艺术的典型力量。这样的情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留存了下来,公共艺术展览就显示了艺术与名声、财力之间的联系,当然后者已不再限于显赫的门第或精神上的权威。这或许也说明了为什么这种情形没有随着欧洲的相对衰落而消亡。在世界上任何地方,“ 资产阶级文明”依然是高等文化的代表,这种文化需要行使权力予以支持,不惜血本予以培育,赞助者则因此获得高度的社会声望。在这个意义上,高等艺术如同香槟酒,即使在全球化的世界里也仍然是以欧洲为中心的。 这一部分结束时,我对这个时期的遗产以及它所面临的问题阐 述了一些想法。 面对传统的资产阶级社会以及它赖以维系的价值观的崩溃,20 世纪是如何应付的呢?这是本书第三部分的八个章节讨论的题目, 其中介绍了人们对一个历史时代的结束做出的各种理智和反理智的反应。这些章节讨论了 20 世纪期间科学对文明的影响。尽管文明高度崇尚进步,但它对科学无法理解,并因科学而受到损害。还讨论了公共宗教在一个世俗化日益加速的时代内奇特的两难境地;艺术也是一样,它失去了原有的依靠,用尽办法寻找新的方向感,或是 通过“ 现代派”或“ 先锋派”与技术竞相追求进步,或是试图与权力结盟,或是*终灰心丧气、愤愤不平地屈从于市场,但是都徒劳 无功。 资产阶级文明哪里出了问题?虽然它建立在摧毁一切、改变一切的大规模生产模式的基础之上,但是它的实际活动、它的机构以及政治和价值制度都是由少数人为少数人设计的,尽管这个少数可以,也必然会扩大。它过去是,今天仍然是精英制度,也就是说, 它既非平等主义,亦非民主制度。直到 19 世纪末,“ 资产阶级”或上层中产阶级仍然只占人口的一小部分。1875 年,即使是教育发达的德国也只有 10 万名学生上人文学校(小学和中学),而且没有多 少学生能坚持到毕业。大学学生一共只有 16 000 人。就连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法国和英国这三个*大、*发达、教育程度*高的国家加起来的总人口为 1.5 亿,其中,也只有 15 万大学生, 占总人口的 1‰。1945 年后,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迅速扩张造成受教育人数的成倍增长,大批学生在学校学到了 19 世纪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在这样的文化中真正感到自如。 显然,资产阶级文明遭遇的威胁来自被排除在精英阶层之外的大多数人。他们期盼建立一个进步的,同时也是平等主义的民主社会,那是一个没有资本主义或消灭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希望也许和社会主义者相同,但是他们采纳了资产阶级的许多“ 现代”价值观,没有试图用别的东西取而代之。有“ 政治觉悟” 的社会民主活动家想通过文化活动使工人自然而然地吸收这些价值观,而社会主义者主持的地方当局也确实为此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 矛盾的是,这个时期内,像职业足球及球迷这类亚文化的发展,经常被认为没有政治意义,不过是幼稚的玩乐。在我童年时期的维也纳,人们对无产阶级对足球的沉迷和痴狂习以为常,但据我所知, 没有人把这种现象与无产阶级作为选民对社会民主党同样狂热的支持联系起来。 本书汇集的各篇论文提出的基本论点是:按照逻辑,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文明必将摧毁其自身的基础。这个基础是由进步的少数精英管理的社会及其机构,多数人对这个社会制度持容忍甚至赞同的态度,只要它能够保证稳定、和平和公共秩序,并能满足穷人合情合理的期望。20 世纪的科学和技术先是改变了,后又摧毁了过去谋生的方法;西方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大规模消费的社会; 大众作为选民和消费者获得了决定性的政治发言权。在这三重打击下,旧有的社会制度已完全无力招架。20 世纪,或更确切地说,20 世纪下半叶是西方普通男女当家做主的时代,尽管妇女的地位比男性尚差一筹。进入 21 世纪,这一现象开始向全球扩展。同时,把民主等同于全民投票和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制度的缺陷开始显露;鉴于政治和治理结构不但没有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反而由于几乎所有国家都成了主权的“ 民族国家”而得到加强,这个问题就愈加严重。此外,占统治地位,或至少有巨大影响力的新老精英阶层茫然不知所措,即使知道该如何做,也没有采取行动的必要权力。 不过在文化方面,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世纪成就不凡,虽然传统 的资产阶级高级文化的受众大大减少,只剩下年事已高的人、附庸风雅的人或沽名钓誉的有钱人。1960 年,古典音乐勉强只占唱片出产的 2%,且主要是 20 世纪之前的作品,因为音乐界的先锋派从未赢得过多少听众。确实,新技术和大众消费的结合不仅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化大格局,而且也产生出了它*伟大、*有创意的艺术成就—电影。所以,民主化的美国才成为20 世纪媒体地球村的霸主; 无论是在写作风格方面,还是在音乐、戏剧方面,它首创了各种新 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也因此而获得了大规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力。当今社会的技术型工业化经济源源不断地生产信息及声像、文 字、记忆和象征这类文化产品,数量巨大,无处不在,人的生活为 之饱和,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完全改变了我们理解现实和 欣赏艺术的方式,特别是终结了“ 艺术”在过去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特权地位,也就是说,艺术不再是衡量好与环的标准,也不再代表 真善美这样的价值观,不再能净化人的心灵。对威格莫尔音乐厅 [1] 的听众来说,艺术也许仍然重要,但它却与目前混乱的市场社会的基本思想格格不入。根据这个基本思想,“ 自我满足”是经验的唯一目的,而为达到这个目的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用杰里米??边沁 (Jeremy Bentham)的话说[ 其实是约翰?? 斯图亚特?? 穆勒(John Stuarl Mill)说的]:“ 球柱的功用跟诗歌一样。”此言显然不确,至少没有充分估计到消费者唯我独尊的心态在多大程度上与集体参与 和自我展示的习惯融在了一起,这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参与和自我展 示已经成为我们娱乐性国家和公民社会的特点。资产阶级社会至少自认为知道文化是什么(如 T. S. 艾略特诗中写的,“ 女人们翩然而过/一边谈论着米开朗琪罗”),而我们却没有言辞或概念来形容自己经验的这个方面。现在文化的特征也与过去完全不同。“ 这是艺术吗?”只有拒绝接受流行观点的人才会问这个问题;他们不肯相信 关于“ 艺术”的资产阶级传统概念已经消亡,尽管在陵墓里得到了仔细的保存。早在**次世界大战时期,达达派、马塞尔??杜尚的 小便器和马列维奇(Malevich)的黑色正方形已经标志了传统艺术的穷途末路。当然,艺术并未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就此消失。有“ 艺术” 作为组成部分的社会也依然存在。然而,我们已不再能理解,更不知如何应对目前各种声像文字的创作,这股创作洪流席卷全球,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都大有失去控制之势。 谨希望本书能为这方面的讨论厘清一些认识。

作者简介

诗人和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爵士的第三个儿子,1941年出生于北约克郡,曾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担任助理编辑。里德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的会员和成员,也是英国作家协会的成员。他的小说《与杜西·马克思在天堂的游戏》于1966年出版。他的小说获得了霍桑登奖、杰弗里·费伯纪念奖、萨默塞特·毛姆奖和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他的两部小说《已婚男人》和《自由的法国人》已被改编成电视剧,第三部小说《蒙克·道森》被改编成故事片。 1974年,里德写了他的纪实文学作品《活着:安第斯山脉幸存者的故事》,至今已在全球售出500万册。1993年,由弗兰克·马歇尔执导、伊桑·霍克主演的改编电影(中译名:《天劫余生》)上映。他的其他纪实文学作品包括《燃烧》,讲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圣殿骑士团》讲述了十字军的历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