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鉴宋元本叙录(全五册)

图鉴宋元本叙录(全五册)

¥379.3 (4.4折) ?
1星价 ¥421.4
2星价¥421.4 定价¥860.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287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96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59628718 ; 978-7-5596-2871-8

本书特色

(1)学术权威的经典之作。 本书作者李致忠先生在版本学领域被称为“李祖宗”。长期从事古籍版本鉴定工作,大咖中的大腕。今已八十多岁,此书是其从业几十年的积累。 (2)宋元本古籍中的精品。 宋元版书过去私人收藏,庋之高阁,秘不示人;后来虽大部分归于图书馆,亦因其珍贵,不可能随意流通,集中对宋元本中的优品进行专业拣选、介绍的图书尚未出现。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

内容简介

本书共五册,收录宋元版书三百余部,依经、史、子、集排序,每篇均有著者、刻书缘起、出版机构、书籍流转及递修过程的考定,并附彩色图版,与文字互相印证。涉及的收藏人物均有相关介绍,存在学术争议的书目则另附专论、专考详辨。全四色印刷,便于阅读使用。

目录

《周易》九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略例》一卷(唐)邢璹注 宋刻本。框高19.1厘米,宽11.9厘米。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
《周易》九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释文《略例)一卷(唐)邢璹注 宋刻本。董其昌、文嘉、文震孟、文从闻、秦蕙田跋。框高18.3厘米,觅13.1厘米。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至二十二字不等,注文双行,行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
《周易注疏》十三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 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序、表、卷一配清陈氏士乡堂抄本)。陈鳣跋。框高21.5厘米,宽16.3厘米。每半叶八行,行十九字,注文双行,行字同,白口,左右双边。
《周易正义》十四卷(唐)孔颖达撰 宋刻递修本。翁万纲、傅增湘跋。框高23.8崖米,觅16.5厘米。母半叶十五行,行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
《周易集解》十卷(唐)李鼎祚撰 宋嘉定五年(1212)鲜于申之资州漕司刻本。框高22.2厘米,宽14.7米。每半叶八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
《程朱二先生周易传义》十卷(宋)程颐 朱熹撰《易图集录》一卷(宋)朱熹撰 元后至元二年(1336)碧湾书堂刻本(卷六至十配元刻吕祖谦音训本)。框高20.4厘米,宽12.9厘米。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二十五字,黑口,四周双边。
《汉上周易集传》十一卷(宋)朱霞撰 宋刻本。框高21.8厘米,觅14.7厘米。每半时十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在右双边。存九卷(卷三至十一)。
《周易本义》十二卷《易图》一卷《五赞》一卷《仪》一卷(宋)朱熹撰 宋咸淳元年(1265)吴革建宁府刻本。框高246厘米,宽16.7重米。每半叶六行,行十五字,小字双行,行字同,白口,左右双边。
《张先生校正杨宝学易传》二十卷(宋)杨万里撰 张敬之校正 宋刻本。郑希圣、朱良育跋。框高19.6里米,宽12.5厘米。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行二十六字,细黑口,左右双边。
《大易粹言》十二卷(宋)曾檀辑 宋淳熙三年(1176)舒州公使库刻本。框高22厘米,宽17.8厘米。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童溪王先生易传》三十卷(宋)王宗传 宋开禧元年(1205)建安刘曰新宅三桂堂刻本。框高19.2厢米,觅12.8里米。每半叶十四行,行二十四字,细黑口,左右双边。存二十二卷(卷一至十四、十八至二十二、二十八至三十)。
《大易集义》六十四卷(宋)魏了翁辑 宋淳祐十二年(1252)魏克愚徽州紫阳书院刻本(卷六至十、二十四至二十六配清抄本)。框高22.9厘米,宽15.5厘米。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古三坟书》三卷 宋绍兴十七年(1147)沈斐骛州州学刻本。陆元通、陶曰发、宝康题款。框高22厘米,宽15.4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
《尚书正义》二十卷(唐)孔顾达撰 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卷七至卷八、卷十九至卷二十配日本影宋抄本)。杨守敬跋。框高22是米,宽16.3厘米。每半叶八行,行十六至十九字不等。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
《朱文公订正门人蔡九峰书集传》六卷(宋)蔡沈撰《书传问答》一卷 宋淳祐十年(1250)吕遇龙上饶郡学刻本。框高21.4里米,宽16.8厘米。每半叶八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上下细黑口,左右双边。
《禹贡论》二卷《后论》一卷《山川地理图》二卷(宋)程大昌撰 宋淳熙八年(1181)泉州州学刻本。框高19.6里米,冤13.6厘米。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
《杏溪傅氏禹贡集解》二卷(宋)想寅撰 宋刻元修本。框高22.2里米,觅16.3里米。每半叶十一行,行十八字,细照囗,左右双边。
《毛诗沽训传》二十卷(汉)毛苌传 郑玄笺(唐)陆德明释文 宋刻本。框高14.3厘米,宽10.3稚米。每半叶十行,行十七字,注文小字双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或四周双边。
《韩鲁齐三家诗考》六卷(宋)王应麟辑 元刻本。框高198厘米,觅13.4重米。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
《魁本大字详音句读毛诗》六卷 元刻本。框高192厘米,冤129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七字,黑口,左右双边。存三卷(卷四至六)。
……

展开全部

节选

2015年8月下旬,我在国家图书馆为我的两个学生讲古籍著录、分类、款目组织等编目课,消息传出,馆内外赶来助讲者还真不少。其中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文献分社社长夏艳博士,也来助阵。上课前,夏艳拿来两本我以前出版的书,一本是《古书版本学概论》,一本是《宋版书叙录》,让我签字,以作纪念。签完字,夏艳则说两书是她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士时买的,读了之后,文字虽懂,但想象不出所言各书的风貌,仍是一头雾水。您想过给这些文章配图再行出版,以便图文并茂,更加可读吗?我说没想过。不过,你的提醒很重要,可以考虑。但原《宋版书叙录》只收了60篇文章,其前所写仍有些未收,其后续写之宋元版本书的文章、叙录、序、跋等更未及收录,两者相加,合之原《宋版书叙录》,盖有300篇左右,要收是否可以全收进去。夏艳则谓那更好了,多多益善。一星期之后,夏艳便拿来了正式的《约稿函》,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之后,夏艳博士又帮我将原《宋版书叙录》重行录入计算机,使之有了电子版,可与续收之文相衔接,统一依经、史、子、集链接排序,形成较有系统的编辑文稿。与此同时,依文稿所讲之书,系统备图。对已有之图,劣者更之,缺者补之,并使图文相配,相应成趣。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收各篇文字,长短不一、体例不一,原因是当初撰写时目的不一,用向不一,现在若是将其体例划一,几乎等于重写,且会失去各篇写作时的初衷和重要内容。好在这不是一部专著,而只是一部文集,所以将以前所写专论、专考,以及为各书所写提要、叙录、序、跋,通通收集在一起,然后依经、史、子、集类分组合,形成一部带有图鉴性质的专书,长短、体例一仍其旧。 本书所收各篇,早者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近者写于2015年,时间跨度30 多年。人总是不断成长的,30多年前写的东西,今天重行谛审,有的覚得还可以,有的就觉着有欠缺,有的结论甚至有错误。这就得补齐欠缺,纠正错误,尽可能完美。 譬如清宫天禄琳琅旧藏而今归入图书馆,特别是归入国家图书馆者,其上均钤有“五福五代堂宝”或“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古稀天子之宝”、“八徵耄念之宝”、“乾隆御览之宝”等印记,此前所见文章,都只是著录而已,未见对这几颗御玺镌刻的具体背景、印文意函等做过较为详明的阐释。今本书所收**篇宋刻《周易》九卷 (魏)王弼 (晋)韩康伯注 《略例》一卷 (魏)王弼撰 (唐)邢璹注,便用了较长篇幅对这几颗玺印做了补充与阐释。 又如宋杭州棚北大街睦亲坊陈解元陈起书籍铺所刻《唐女郎鱼玄机诗》,更对其打杀侍婢绿翘事,补充了较为信实的文献资料。对鱼玄机被告到京兆府尹温璋处,结果被判死刑,“而朝士多为言者”等情节,不仅补充了一些资料,还进一步深探了唐代法律的有关规定,为“朝士多为言者”的行为找出法律依据。按通常的法律观念,杀人偿命,理所当然。可为什么京兆府尹温璋判其死刑,而朝士却仍能多为之言情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卷二十二规定:“诸奴婢有罪,其主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无罪而杀者,徒一年。”,其疏议解释曰:“奴婢贱隶虽各有主,至于杀戮宜有禀承:奴婢有罪,不请官司而辄杀者,杖一百;无罪杀者,谓全无罪失而故杀者,徒一年。”因知鱼玄机打杀侍婢绿翘,*多也只不过流放一年,故京中朝士多有为之言情者,这是法律所允许的。然官司报到京兆府尹温璋手中,则判处死刑。由于自覚可能量刑过重,乃表上于朝,未料唐懿宗竟以死刑批复,故在咸通戊子(九年 868)秋,便开刀问斩了。这种违法重判,引起了当时后世不少人不平,遂又伪造温璋追求未得,也不愿别人再得,故杀之。更有甚者,说是唐懿宗尝欲将之招入后宫,鱼玄机以身份低贱婉拒,遂恨之,故批复重刑。此次重审此文,不忌文献堆砌,做了较为详实的补充。 本书所收各篇,各自单行时不存在重复问题,而将之结集在一起,重复问题就出来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撰著者行实传记部分,特别是像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司马光、苏轼、苏辙、朱熹、王应麟等大名人,他们才艺广,著述多,四大部类都有著述,他们的行实传记极易重复出现,这就要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法无他,就是尽可能在他们**部著作出现时,介绍其里贯、科第、学绩、宦迹、专擅等情况,而在第二、第三次出现时,就要将之删略,以免重复。但有时书的类归较远,完全删重,又怕给读者造成翻检麻烦,故又有意保留了部分重复, 以便读者检用某篇,某篇就有撰著者的行实传记简况。 还有出版机构或出版家,介绍时容易出现重复。像两浙东茶盐司、抚州公使库、郡斋郡庠及陈宅书籍铺、蜀刻唐六十家集、余氏勤有堂等,这些机构、地区、个人,它们都不是只刻过一种书,而是刻了一类书或几类书。本书所收各篇涉及很多这种情况,因而在介绍上述出版机构或出版家时,也有不少重复性的文字,同样需要进行处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此次通审时都做了必要的删重去复的工作。同样的原因,有些机构、地区、出版家连续经营刻书业几十年,上百年,乃至跨代经营,它们所刻之书,四部咸备。刻书缘起,雕印、修补过程并不完全一样,各篇重复部分的删除,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各篇所写之书,虽属同一出版家所梓行,但在本书内相隔较远,重复若全部删除,读者要来回检阅,极为不便,故也适当保留了一定的重复,那纯粹是为了便于读者。 至若纠正错误,疏通文句,改正提法、调整结构、调换层次等,更不胜枚举。总的是本书所收虽都是旧有的长篇短什,但经过修正、删润又几乎都与原有各篇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今天将之公布出去,并配有张数不等的图版,推想对读者可能多少会有所裨益。 其中有一部书未配图版,就是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十卷, 宋嘉定五年(1212)鲜于申之资州漕司刻本。此本国内失传,今藏德国柏林普鲁士国家图书馆,存三卷。1936年夏,日本神田喜一郎曾访问此馆,在该馆发现了宋版唐李鼎祚所撰之《周易集解》十卷,共六册。1937年2月,神田氏在日本《书志学》第8卷第2号上发表《宋刊的〈周易集解〉》一文,报告此书每半叶八行,行十八字,左右双边。匡高七寸六分,宽五寸二分。版心上方镌鱼尾,下方镌“易传几”,再下有刻工姓名。字体遒劲,字大如钱,椠刻精绝,是宋版书的上乘。凡十卷,装成六册。卷首是李鼎祚自序,其次是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解题,再次是李焘和鲜于侃序;卷末有鲜于侃之子鲜于申之手书上版的后序,另附录魏王弼《周易略例》一卷,*后是计用章的后序。首尾完具,间有脱叶。宋乾道二年,鲜于侃为资州郡守,将该书刻于当地学官。后四十七年的嘉定五年(1212),鲜于侃之子鲜于申之又在此重刻此书。曾妄猜此期《书志学》可能会附有该书图版,若有,就此翻拍,总比没有强。未料,中国国家图书馆虽藏有《书志学》,独缺此卷此期,盖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有关,遗憾。特此致歉。 此书能以此种形式出版,要感谢夏艳博士的启示。同时也要感谢该社刘朝霞 同学,她虽年轻,办事却十分认真,是她帮我连缀文稿,调配图版,成全此书。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在图版提供、摄制等方面,得到本馆古籍馆陈红彦副馆长及赵前同志的大力支持,并为此做了很多具体细致的工作,亦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文稿哩哩啦啦写了30 多年,其间不光是体例不一,水平不齐,错误亦在所难免,诚望方家读者不吝惠正。

作者简介

李致忠,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同年供职于国家图书馆。曾任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业务处处长、发展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再造善本工程规划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编纂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古籍整理、版本考订、目录编制、书史研究和业务管理工作。先后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中国古代书籍史》《中国古代书籍史话》《古书版本鉴定》《典籍志》《古代版印通论》《肩朴集》等专著。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