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579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825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20357944 ; 978-7-5203-5794-4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主要关系、发展趋势等基本问题, 着重阐述党的领导和执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元首制度、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各项重要政治制度。
目录
**章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生成
一 历史机遇
(一)近代中国不适合资本主义生长
(二)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
二 新民主主义阶段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
(三)解放战争时期
三 社会主义阶段
(一)共同纲领时期(1949年9月-1954年9月)
(二)“五四宪法”时期(1954年9月-1966年5月)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四)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12月-)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的关系
一 党依法执政
(一)政党政治
(二)执政合法性
(三)党的领导
二 政府依法治理
(一)政府概念
(二)政府模式
(三)政府职能
三 政治体制改革
(一)改革必要性
(二)党政定位
(三)依法治国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一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一)历史传统
(二)党际关系
二 中国共产党
(一)组织结构
(二)主要制度
三 各民主党派
(一)组织结构
(二)主要制度
第四章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一 国家结构形式
(一)复合制
(二)单一制
二 中国特色的单一制
(一)历史渊源
(二)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三)集分结合
三 构建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一)中央集权
(二)央地协作
第五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 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历史沿革
(二)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
(三)人大制度的完善
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全国人大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
(三)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
(四)国家立法
……
第六章 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第七章 元首制度
第八章 行政制度(上)
第九章 行政制度(下)
第十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十一章 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十二章 监察制度
第十三章 司法制度
第十四章 军事制度
第十五章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①,开始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全面拨乱反正。虽然华国锋名义上仍是中国共产党*高领袖,但是这次全会实际上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国正式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关于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以及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任务,为国家政治制度的全面恢复和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它深刻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正反经验,指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和权力过分集中是中国政治体制的顽疾,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的弊端与原因,突出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指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与途径。这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献,连同后来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论述,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强调要“继续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这是继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后新中国的第4部宪法。1982年宪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后来的宪法修正案、历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国家立法和国务院的行政立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 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全面阐述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意义、内容、步骤、关键,勾画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由于1989年的政治风波,十三大以来开展的政治体制改革被迫中止。但是,邓小平说:“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国际国内都很关心这个问题。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语言都不变。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个字都不能动。”①中国的现代化改革能否成功,政治体制改革是绕不过去的坎,务必砥砺前行而不能有丝毫懈怠。对待历史事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不因人废言,也不因言废人。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在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同时,提出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作为宪法修正案载入宪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其实从未停滞。 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004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2007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国家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
作者简介
李寿初,男,汉族,1970年生于湖南,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华东政法学院犯罪学系法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法理专业法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法理专业法学博士;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者。著有《中国政府制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第2版)、《法治的局限及其克服:公民不服从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公民不服从论》(德国金琅学术出版社2016年版)、《统治合法性》(德国金琅学术出版社2016年版)、《中国政治运行中的三大关系》(德国金琅学术出版社2017年版)、《权力——铱法治权的法政治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另有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64.8¥81.0 -
贸易与理性
¥21.7¥69.0 -
(精)反对选举(八品-九品)
¥23.0¥49.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战争的艺术
¥20.7¥58.0 -
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
¥12.8¥28.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全四册)
¥61.8¥81.0 -
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被折断的花朵:八个荷兰慰安妇的伤痛回忆
¥22.8¥68.0 -
龙与鹰-中美政治的文化比较
¥10.1¥28.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新自由主义的危机
¥25.5¥7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7.2¥49.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二卷
¥16.7¥49.0 -
北魏政治史
¥29.8¥80.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三卷
¥16.7¥49.0 -
北魏政治史(六)
¥20.8¥55.0 -
北魏政治史(一)
¥13.6¥35.0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12.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