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我不叫刘晓腊

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我不叫刘晓腊

1星价 ¥30.7 (5.3折)
2星价¥30.7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5259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7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20525923 ; 978-7-5205-2592-3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王棵卷”之一种,为中篇小说集。收入了作者近年来的代表作品五篇,包括《再生》《一家之主》《告白》《你在》《我不叫刘晓腊》。本书作品笔触细腻,情感真挚感人,人物刻画生动,在细节处见真情,主题积极向上,文学性与可读性俱佳。同时中短篇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个故事都精练完整,充分体现出国家一级作家的文学水平,具有出版价值。

内容简介

  《我不叫刘晓腊/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王棵卷》讲述了一个叫刘晓娜的女人,她脾气火爆,性格耿直,意外卷到一件意外撞人的事故的故事。刘晓娜看到电动车撞人事件的结果,仗义执言,出庭作证。不过在两次庭审中,她慢慢了解到“撞人者”的不幸的生活以及善良的为人,经过了矛盾挣扎,她*终在自己身体不好的情况下出庭为“撞人者”作证……其余各篇也均为描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闪光。

目录

再生
一家之主
告白
你在
我不叫刘晓腊
展开全部

节选

  《我不叫刘晓腊/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王棵卷》:  一、有病  哑鼓说他喜欢老女人。他的“老”跟真正的老有很大误差。在哑鼓的规则里,二十五岁以上的女人都是老女人。这不怪他,只能说年轻这种东西太霸道了,它可以让人自主裁定人类的各种定论——哑鼓那年十九岁。  再具体一点,哑鼓心目中的老女人是指那些有沧桑感的女人,人老心理状态不老的女人不算。论定沧桑感的**标准,是皱纹的有无。要有鱼尾纹,不要太多,一条两条就够了,能够维持住沧桑的格局就成。  安倪**次听到哑鼓关于女人的这种论调时就嘲讽地笑了。她一笑,鱼尾纹就上来了,两条都不止,粗粗细细的,三四条,故意挑衅哑鼓的规则似的。哑鼓却很激动。他大叫,我喜欢你!真的,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女人。安倪收起笑容,把比嘲讽更险恶的蔑视藏在心里,不说话,面无表情。她不想拆他的台。有什么意思呢?向这么小的人展示她的智识,就算把他震慑,又能怎样?她拒绝利用小挑战去证明自己。只有难度够大,她才有精神去战斗。但她终究是个有思考癖的女人,忍不住就揣度起哑鼓来了。她想,哑鼓无非是个恣意消费年轻的男孩而已。年轻人喜欢用过头的话去撩拨这个世界,不然他们该说什么?当哑巴吗?他们并不真正具备揭发真相的本事。她看过哑鼓的日记,是他自己给她看的。她是个地道的作家,他看过她的东西,很佩服,因此愿意向她敞开心扉。随便从他日记里摘几句话,就可以说明她对他的认识不属于以偏概全。  我踩着黑夜的尸体,走在人生的背影里,没有人看见  我的孤独。  寂寞像一把流沙,撤入我心田,枯萎我的思绪。  冷漠、迷茫、悲伤、无助,这就是我。我不想说话。  我已经老了,在出生前就死去了。流星划过天际,负载着  我黯淡的灵魂。我就是一颗流星,追寻着未知的你,等待  你的到来,与我一同走过日夜星辰。  看吧,都是些不着边际的鬼话,空泛、刻意、假深沉。真正的孤独,他体会过吗?黯淡的灵魂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流星给予人的启迪到底多么叫人无望,人生怎会叫人绝望,他真的深入想过吗?不可能,就算他有意探寻,也将无功而返,年轻终究是根鸡毛掸子,轻飘飘地拂过冰面,却留不下任何痕迹。哑鼓们只是为了孤独而孤独,为了寂寞而寂寞,他们什么都不是真懂,什么认识都不坚实。所以,哑鼓说他喜欢“老女人”,只是他的一句话而已,不代表也不准确对应他真实的潜在意识。他对“老女人”的喜爱,是不可靠的。凭什么要去喜欢皱纹呢?那些光洁的女孩子的脸、身体、气息、娇嗔,该有多么美妙。哑鼓是在用青春蒙蔽自己,还自不量力地试图蒙蔽他人。  可是,等安倪看到哑鼓收藏的一辑照片,发现有点看低他了。在日记本封皮的夹层里,几张照片滑落了下来,掉在地上。她捡起来,看到的是哑鼓痴迷的表情。与这表情对应的,是一具尸体。哑鼓拿着手术刀,已经在尸体腹部切开一个口子,他正盯着那个瑟缩的创面。这是他在上解剖课时请同学拍下的。我喜欢尸体,哑鼓说,我考医学院,是因为我对手术刀感兴趣。他如是告诉她。这次他的话因为与他未来的事业对上了号,就变得合乎逻辑了。那么是真的?真的吗?他对尸体有好感,难道不是说明他对老去事物的喜欢是自发的?年长的女人容易激起他的兴趣,看来是一种真切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然而她把思路往别处挪了挪,心不由凉了一下。哑鼓的那种喜欢,脱不开怪癖的嫌疑。他之所以没有落人年轻的窠臼,原来是一个怪癖帮了他的忙。她抬头审视哑鼓。若干年后,她终究洞察到,哑鼓确实是个有着奇特思维的人,他不是凡人。  哑鼓是个网名。让安倪一五一十地说出她与哑鼓认识的过程,那真是太难为她了。这样的回忆太伤脑筋,她早就失去了回忆的动力。不好玩啊,回忆这种脑力劳动。需要用脑子的事都应该靠边站,安倪的前半生差不多就是给它们毁掉的,她怕了。能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一男一女,在网络聊天渐为盛行的一九九九年,还能怎么认识?无非是先在某个聊天室对上号,接着把彼此拉入这一年刚刚发明出来的一种专用聊天工具,QQ。聊天室太吵,QQ上见吧——喏!就这么直白。通常都是这套程序,例外很少,即便是安倪的年龄刚好是哑鼓的两倍。多么无耻的老少配。安倪想,那个晚上她真是不知羞耻,竟然放任自己去诱惑一个十九岁的男孩子。怎么不是诱惑呢?对一个喜欢成熟女人的少年来说,安倪只要愿意让哑鼓认识就是个诱惑者。如果那天晚上安倪是理智的,哑鼓不会进入她的QQ——正常情况下,她其实是个挺自律的女人。  ……

作者简介

  王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生于江苏南通,曾从军二十载,先后在原海军南海舰队创作室和原成都军区创作室任创作员。在《解放军文艺》《十月》《人民文学》等刊发表小说二百余万字。曾获《小说选刊》2003-2006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奖、《解放军文艺》2006年度优秀作品奖、《十月》2007年度新锐人物奖、第十一届全军文艺优秀作品一等奖、第六届四川省文学奖、《北京文学》2018年度优秀作品奖。出版多部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集。编剧作品有电视剧《龙潭双枪》《突击再突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