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622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19,356页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020162260 ; 978-7-02-016226-0

本书特色

寂寞的名山事业——纪念“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面世六十年 (作者:尚晓岚) *近,《红楼梦》的作者署名忽然成了热门话题,“无名氏续”挑战了高鹗作为续书者的“常识”。实际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署名早在2008年就已发生变动,此后一直延续,如今竟随着“四大名著珍藏版”的推出发酵成了“新闻”。 古典文学的研究和出版,或许就是这般“炒冷饭”的事业。年复一年,修订、再版、加印,署名也好校注也罢,即使细小变化的背后,都可能有大量研究成果甚至学术争论,但读者和媒体对此并不敏感,能像《红楼梦》署名这样传播开的,极少。正是这寂寞的事业,构筑了传统与经典的坚固大厦。 在《红楼梦》署名问题沸沸扬扬之际,人文社悄然推出了“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版**辑。实际上,该社的“四大名著”,按传统亦属于这套丛书,数十年来堪称*通行、读者认知度*高的版本。古典文学的阅读,绕不开读本丛书,而丛书的故事,要从六十年前讲起。 在那个时代,古籍整理面向普通读者 朝内大街166号,人文社所在地,破旧得令人倍感亲切。在书和资料足以把人埋起来的古典编辑室,青阅读记者看到了一份1958年9月的油印材料——《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年出版规划草案(中国古典部分)》,内容是三套古典文学书系的选目和基本方针,其中就包括“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涵盖历代的诗词文曲小说等等,共五十种,还详细列出了丛书序言或后记的写作要求。 “读本丛书,是请有影响力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编选、标点、注释。所谓'读本',就是以大众普及为目的,供大家阅读用的一个版本。”长期主持古典部工作的人文社副总编辑周绚隆说,“1958年,读本丛书被正式命名,它的历史还可以向前追溯。” 1951年,冯雪峰主持创建人文社,从全国招纳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古典部主任是聂绀弩,还有王利器、顾学颉、陈迩冬、舒芜、周绍良、周汝昌等等。建社初期,为满足社会上对古籍的需要,先是快速影印了一批书。“那时候国家图书馆的宋元善本很容易借出来,我们的《玉台新咏》《乐府诗集》等等都是根据宋版书影印的。”与此同时,社里开始规划和推进古籍的整理出版。 “1952年我们出版了七十一回本《水浒》,影响特别大,它实际上标志着新中国整理出版古籍的开始。”周绚隆说。在那个时代,古籍整理不是学界的自说自话,而是面向读者的,要选择优秀的底本,加新式标点,校勘注释,形成一个可供普及的版本,“供给广大人民群众阅读”。1958年是出版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不仅人文社做出了“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的详尽规划,中华书局的点校本“二十四史”也在这一年启动,甚至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的规划也可追溯至这一年。回望之下,不免让人油然而生敬意,在那个国家并不富裕的时代,文化和出版体现出非凡的责任和气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不是一句空话。 选家和编辑的水平,造就了经典版本 读本丛书,除了几部长篇小说和名剧,多数是选本,不仅要点校,还要求编选精当,注释准确。所以选家的眼光和水平就很重要。对此,人文社内部有一个机制,周绚隆概括为:“**,谁值得做;第二,谁能做。”就是说,先敲定经典作家作品,再据此寻找能够胜任的编选者,没有合适的人就先放下,绝不凑合。有些作品,社内编辑水平很高,自己就做了,像顾学颉的《元人杂剧选》、陈迩冬的《苏轼诗选》《苏轼词选》等;还有很多书是在全国范围内选人,皆为一时俊彦,像马茂元的《楚辞选》、王伯祥的《史记选》、萧涤非的《杜甫诗选注》、钱锺书的《宋诗选注》、夏承焘和张璋的《金元明清词选》等等,现在看都是很经典的选本。读本丛书的早期版本是很多读书人的心头挚爱,它们手工绘图、书法题签、书卷气十足的装帧设计,也备受称道。 人文社早年有一个习惯,为了维护品牌的严肃性,很多书初版都用副牌社的名义,经过读者和社会检验后才能纳入“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像《红楼梦》在五十年代*初就是用副牌“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印行的。读本丛书的入选标准非常严格,1958年仅有余冠英的《汉魏六朝诗选》、钱锺书的《宋诗选注》等数种列入丛书。这个规矩延续下来,直到今天,只有经过读者和市场检验的书,才能戴上“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的冠冕,之前一概先以单品种面世。 老一辈学者,怎样为了这套书殚精竭虑,学者型的编辑,怎样一字一词地校改,双方怎样反复沟通琢磨,留下许多事迹。记者在编辑部看到一册七十年代《杜甫诗选注》的校样,上面写满了编辑戴鸿森先生的随文批注,以及编选者萧涤非先生的答复,两人切磋商改,细致入微,水平极高。古典编辑室的李俊仔细研读过这份校样,他说:“细读这些批注文字,戴、萧二人商榷学术的画面仿佛映现在眼前。那时'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学术研究在回归正轨的道路上谨慎探索,该怎么走?能迈多大步?一切尚未可知,而这本校样正是当年留下的足迹。” 古籍出版和一般图书不同,即使出版了,工作也未结束。钱锺书的《宋诗选注》1958年面世,记者在编辑部看到一封杨绛先生的书信,是钱先生去世后,她逐条订正《宋诗选注》的排印讹误。李俊编辑则用“此恨绵绵无绝期”来形容他改校样的感受——这句诗里的“恨”,是遗憾之意。造就一个经典版本,需要不断修订打磨,改正讹误,补充新的研究成果,一本书经过几代人之手,历时数十年,并不罕见。只要有需求,严格来说就没有终结之时。古籍出版所蕴含的精神,一如那部讲述编纂辞书的日本电影《编舟记》,精益求精,琐细平淡,无论怎样施以审美的目光,终究是寂寞的。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佛光寺 ; 至汾州会孔方伯汝锡园亭同赋 ; 百花叹 ; 除夕过东林寺同晓公谈禅 ; 杂感寄都门旧知 ; 雨中宿榆林店有感 ; 北行示弟 ; 七夕行饯别王安州等。

目录

目录

前言

儿元炜从游沁阳,途中值雪有感,兼示元辉

佛光寺

哀老营堡

至汾州会孔方伯汝锡园亭同赋

百花叹

除夕过东林寺同晓公谈禅

杂感寄都门旧知

有感二首(选一)

自拙叹

雨中宿榆林店有感

夜会逊轩昆季,因忆懒云上人,得鸡字

北行示弟

示内

狼儿涧歌在香山东四里许

吊古战场

七夕行饯别王安州

哀哉行四首庚戌岁八月十六日虏犯京师

王主簿乐三归自昌平,赋此志感

元夕,同李员外于鳞登西北城楼望郭外人家,时经虏后,

慨然有赋

哀少妇

少女词

宫词题画四首(选一)·夏

橘树

张令肖甫郊饯闻笛,兼慰卢次楩

小姑谣

同李兵宪廷实、刘计部伯东宴集,因谈五台山之胜,遂赋长

歌行

送许参军还都下,兼寄严冢宰敏卿

拟裁衣行

离感篇远示元灿、元辉诸儿

终南仙人引走笔遣怀

痴儿叹

都门酒家翁

野父杂感

山中隐者

渔樵叹

守拙吟,因客谈及蟭蟟、蜘蛛之巧赋此

望临清故里感怀

形问影

茹蔓菁述感

秋闺

思归引

岁杪行上德平、镇康、安庆三王

题陈中贵园亭

赋得胡无人送李侍御化甫巡边

中秋寄南都冯户部汝言,去岁此夕会汝言潞阳,时警虏变,

感旧赋此

朱楼曲二首

西园春暮

登城歌

雨雹有感呈宋大参

客居篇呈孔丈

秋风歌呈孔方伯汝锡

寄谢车国医元吉

秋夜云峰书斋饯别,赋得秋字

秋日同刘都阃子健登蓟州城楼

送单逸人携琴归大梁

留别孔丈汝锡长歌行

武皇巡幸歌四首(选二)

有感(薄伐元中策)

春宫词

暮秋对雨感怀

秋野

同宋子纯、杜约夫晚渡漳河访李叔东

宝庆寺见桂花

榆河晓发

隆庆道中有感

……

展开全部

节选

儿元炜从游沁阳,途中值雪有感,兼示元辉〔1〕 邺台衡漳湄〔2〕,太行何间之〔3〕。东西共雨雪,当春复凄其〔4〕。纷然皓盈目〔5〕,宁不兴汝思〔6〕?北堂汝亲老〔7〕,况汝两娇儿。重轻俱在心〔8〕,应念寒与饥。汝父尚行迈〔9〕,驱马远相随。野水亦有波,独树亦有枝。慎勿虚盛年,人生须有为。广云自广阴,片雨惟片滋。绿发稍变白,临镜悔已迟。此言告汝兄,使汝弟兄知。谁能箕裘业〔10〕,慰我桑榆时〔11〕! 〔1〕此诗隆庆三年(1568)初春作于沁阳(今属河南),表达了诗人对诸子的关怀、勉励和期待,其情殷殷,至真至诚。陈允衡评曰:“章法舒徐,深于古人之神情者。”(《诗慰初集·谢茂秦诗选》) 〔2〕邺(yè业)台:指曹操所建铜雀台、金虎台(又名金凤台)、冰井台。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西。衡漳:古水名,即漳水。有二水,出今山西昔阳大黾谷者为清漳,出今山西长子鹿谷山者为浊漳。二水东南流至今河北、河南两省边境合为漳河。孔颖达疏《尚书·禹贡》:“衡,即古横字。漳水横流入河,故云横漳。”湄(méi眉):水边、岸边。 〔3〕太行:山名。绵亘于山西、河南、河北三省边界。间(jiàn箭):阻隔。 〔4〕其:虚词。相当于然。 〔5〕皓:白。盈目:满眼。 〔6〕兴:引发。即由于事物的触动,引起感情。 〔7〕北堂:母亲的居室。语出《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背,北堂也。” 〔8〕重轻:指父母和儿女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9〕行迈:行游、远行。《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10〕箕裘(qiú求)业:继承父祖的事业。典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11〕桑榆时:比喻晚年、老年。 佛光寺〔1〕 旧游多凋残,独幸老无恙。西来穷胜迹,山色资幽况〔2〕。林麓闻钟声,寻彼远公行〔3〕。殿前罗群松,殿后起叠嶂。阇黎指顾间〔4〕,顿悟默相向〔5〕。万佛具一心〔6〕,空然了无相〔7〕。岂待入定时〔8〕,而能断诸妄〔9〕!须弥在咫尺〔10〕,焉用飞锡杖〔11〕。明发勿复言〔12〕,千崖从兹上〔13〕。 〔1〕此诗作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冬,抒写游览山西五台古寺院所见所感,境界清幽,感悟遥深,颇得“顿悟”三昧。孔天胤评“万佛”、“空然”二句曰:“殆为佛光开出正相。”冯惟讷亦评曰:“名理入妙。”(引文俱见《适晋稿》卷四)佛光寺,在山西五台东北佛光山山腰,北魏建。 〔2〕资:通“至”,极,*。《礼记·缁衣》:“资冬祁寒。”郑玄注:“资,当为至,齐鲁之语,声之误也。” 〔3〕远公:即慧远(334—416)。东晋高僧。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东晋太元六年(381)入庐山,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并与十八高贤结莲社,同修净业,因被后世净土宗人推为初祖。著有《法性论》等。 〔4〕阇(shé舌)黎:梵语。即高僧,可为僧众轨范者。指顾:一指一瞥之间。形容时间的短暂、迅速。班固《东都赋》:“指顾倏忽,获车已实。” 〔5〕顿悟:佛家语。即顿然破除杂念、觉悟真理之意。南朝宋名僧道生首立顿悟义;后来禅宗的南宗更竭力鼓吹顿悟说,认为人人自心本有佛性,不须诵经坐禅和累世修行,倡言“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坛经·般若品》)。 〔6〕佛:此指佛法。一心:即佛家所谓万有之实体真如(永恒常在的宇宙实体)。大乘禅认为:万法之相如波,波之性即水;万法之性即真如,水随缘而生波之象,真如之体应缘而现万法之相。 〔7〕无相:佛家语。隋净影寺之惠远撰《大乘义章》卷二:“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解释,涅槃之法,舍离十相,故曰无相。”此即包括真理之绝众相和涅槃所谓善男子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 〔8〕入定:佛家语。谓僧人静坐敛心,不起杂念,使心定于一处。 〔9〕诸妄:佛家语。谓各种烦恼。 〔10〕须弥:梵语。佛教传说的山名。佛经说南赡部洲等四大洲之中心,有须弥山,处大海之中,上高336万里,顶上为帝释天所居,半腹为四天王所居。 〔11〕锡杖:僧人的禅杖。杖头有一铁卷,中段用木,下安铁纂,振时作声。 〔12〕明发:黎明。 〔13〕千崖:谓崖多。 哀老营堡〔1〕 严冬胡马来,不意破高垒〔2〕。纵有飞将军〔3〕,仓皇那可恃〔4〕?杀气与人烟,相侵惨如此。树寒啼老鸱〔5〕,月黑乱新鬼。亲戚一闻变,竞走霜风里。宁言积血腥,各认骸骨是〔6〕。群号振山巅〔7〕,万泪迸湍水〔8〕。俯身不回顾,忽复虏尘起。潜伏林谷中,狡黠殊无比。部落入空壁〔9〕,屠戮甚羊豕。劫掳又北驱,哽咽苦千里。男女不两存,去留见生死。生者讵得归〔10〕,死者长已矣。嗟哉仗钺人〔11〕,奋烈向朔鄙〔12〕。 〔1〕此诗作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冬游山西代北之时。《山西通志》卷二十二:“明嘉靖四十三年,俺答由马鞍入老营,游击梁平、守备祁谟御之,伏发,七百馀人胥没。”诗人极言边塞战患,字字血,声声泪,惨不忍睹,表达了对边塞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同情。孔天胤评曰:“特为老营堡作一画图,看之伤意。”(《适晋稿》卷四)老营堡(bǔ补),在山西偏关东北。明嘉靖十七年置千户所。 〔2〕高垒:高大的壁垒。 〔3〕飞将军:指西汉李广。《史记·李广传》:“李将军广,陇西成纪人。武帝时……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号曰飞将军。” 〔4〕仓皇:匆忙而又慌张。恃(shì式):依赖、倚仗。 〔5〕鸱(chī吃):鸱鸺,猫头鹰的一种。 〔6〕是:与“此”相通。郑珍《说文通训定声》:“是,假借为此。” 〔7〕号:大声哭。 〔8〕迸:涌流。湍水:急流的水。 〔9〕部落:聚居的部族。此指北方少数民族,因其分部屯居。 〔10〕讵(jù拒):岂。 〔11〕仗钺(yuè月):喻握有兵权或镇守一方。仗,凭倚。钺,圆刃大斧,指兵器。 〔12〕奋烈:奋发威武貌。朔鄙(bǐ比):北方的边邑。鄙,边邑。

作者简介

李庆立,山东临清人,山东聊城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出版专著《诗家直说笺注》、《谢榛诗集校注》、《谢榛研究》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对明前后七子和谢榛的研究在学界处于前沿,受到同行专家瞩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