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细节:卷三:弓箭、强弩与战争
读者评分
5分

历史的细节:卷三:弓箭、强弩与战争

1星价 ¥40.8 (6.0折)
2星价¥40.8 定价¥68.0
商品评论(2条)
tud***(三星用户)

可以看到作者深厚的功底

作者是花费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为我们提供的一本好书,值得购买,观点新颖,内容有趣,能很快看进去。

2024-04-26 17:01:22
0 0
萌二先***(三星用户)

历史的细节,卷三,书已收到,包装完好,品相与卖家所述一致,非常满意,发货及时,好评,继续关注!

2024-03-24 09:49:4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56146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89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45561463 ; 978-7-5455-6146-3

本书特色

◎视角独特——通过人类文明史上许多不起眼的小物件的发明、改进与影响,从世界科技发展的视角,折射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的历程。
◎史料详实——旁征博引,经史子集、诸子百家、远古法典、近代哲学……古今中外兼容并蓄。
◎图文并茂——数百幅绘画、照片、雕塑精美插图,另有数十幅大幅彩插。涵盖古今中外,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名家盛赞——获得过多项推荐好书、优秀图书奖,许倬云、郭建龙、余世存、梅毅等当代名家赞赏推荐!

内容简介

轮子、马镫、弓箭、火药和帆船,在历史的时间线上,每一个器物都有它值得诉说的故事,它们引发国家变革,让不同的文明之间发生碰撞,因此形成了人类的文明史,而历史的神秘和趣味也在于此。本书是“历史的细节”系列的第三卷,讲述从人类发明弓箭开始,从弓到弩,从东方到西方的弓弩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史。弓箭使人类走出蒙昧时代,精英们的射礼开创了中国的尚武文化;秦弩打造了一个延绵2000多年的专职帝国;宋弩改写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成为东方游牧者和西方骑士的噩梦。从弓到弩,是战争的历史,也是权力的历史。从此,草根颠覆精英,平等消解奴役,人类历史从精英时代转向了大众时代。

目录


引子

**章??*早的机器
弓源于弹
致命武器

第二章??中国之弓
战争利器
后羿射日
司弓矢
年弓月箭
以射为礼
尚武与军礼
终极武器
从弓到弩
机与械
弓与箭
草船借箭

第三章??可怕的秦弩
战国强弩
祸起长平
长平杀戮
可怕的秦弩
**个皇帝
兵马俑的秘密

第四章??大汉强弩
鸣镝弑父
以弩为尚
英雄的末路
煮弩为粮
*后的匈奴

第五章??大唐武功
雀屏中选
渭水之耻
三箭定天山
强弩之末
西域断箭
怛罗斯之俘

第六章??赵宋有弩
金殿试弓
弓箭社
床子弩与神臂弓
澶渊之箭
靖康之变
得河北者得天下

第七章??强弩之末
只识弯弓射大雕
十八般兵器
王朝竞争
弓矢取天下
第八章??弓箭的技术
远古的大炮
战狼传说
发石车
襄阳炮
阿喀琉斯之踵
箭雨下的罗马
千年拜占庭
投石索与欧洲弓
骑士杀手
平民的十字弓

第九章??*后的长弓
威尔士长弓
冷兵器之王
射人先射马
百年战争
玫瑰战争
大众的时代

尾声

展开全部

节选

今天的人们都喜欢称颂秦皇汉武,尤其是汉武帝时代的卫青、霍去病,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仿佛“强汉”对匈奴都是战无不胜的。然而实际上,匈奴在相当一段时期里完全居于上风,长途奔袭深入漠北的汉军屡屡全军覆没,主将被俘后只能选择投降。 太初二年(前103 年),曾经大破楼兰的赵破奴兵败投降;天汉元年(前100 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天汉二年(前99 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征和三年(前90 年),李广利兵败投降匈奴。 在当时,汉匈双方都有不少对方的降将,匈奴降汉的贵族也不下20 位。战争不仅是权力争夺,也意味着人才争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了说服苏武投降,匈奴单于软硬兼施,穷尽各种手段,甚至让李陵去劝说,但终未能改变苏武“不辱使命”的决心。 从军事上,李陵和苏武都是失败者,但他们也都是英雄。 中国历史从来不乏失败的英雄。 当今天的人们重温李陵这段古老的历史,仍会感到热血沸腾。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丝毫不逊色于斯巴达三百勇士血战温泉关。 这样的失败根本不是耻辱,而是悲壮,一个失败的英雄依然是英雄。 司马迁称李陵有“国士之风”—— 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卬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音quān,弓弩),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虽古名将不过也。(《汉书??司马迁传》) 李陵以五千名装备了强弓硬弩的“荆楚勇士”,深入匈奴腹地,与超过自己十多倍的匈奴骑兵相持十天,转战千里,杀敌近万,直至*后箭尽被俘,从中可见,李陵的“强弩”对缺少重甲的匈奴“控弦之士”,具有多么恐怖的杀伤力。 这次战斗虽然失败了,但在兵器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李陵与李牧相距150 年,铁器时代的到来,使汉弩的威力更加强大。 因为孤立无援,敌众我寡,李陵虽败犹荣。 比李陵再晚150 年,东汉耿恭与疏勒城(今新疆奇台县城南石城子遗址)的26 名守兵,依靠汉弩,再次创造了战争史的奇迹。 耿恭率300 人驻守车师后国的金蒲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乌拉泊古城遗址),这里位于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地带。 匈奴以两万人把金蒲城围得水泄不通。耿恭临危不惧,他站在城头对匈奴大军喊道:“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意思是说,我们大汉的箭是很神奇的,万一射中你,会让你生不如死。 这种心理战术大概没有起什么作用,匈奴开始攻城。耿恭一声令下,城墙上箭如飞蝗射下来,中箭的匈奴人惨叫不已。 原来,耿恭他们在箭头上涂了毒药,只要射中出血,就会毒性发作,不仅带来剧痛,还会让伤口迅速溃烂,血水像沸水一般冒着泡沫向外喷,非常恐怖。 这种毒箭或许算得上是古代化学武器了。 到了晚上,中箭者垂死挣扎,匈奴军营一片哀号声。恰好这时风雨大作,耿恭趁着暴风雨袭击了匈奴大营。匈奴伤亡惨重,个个如惊弓之鸟。眼看取胜无望,匈奴只好撤兵离去。1 敌兵虽退,但耿恭预计到他们必会去而复返,一场真正的大战不可避免。为了稳妥起见,他将守军转移到疏勒城。这里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果然,匈奴大队人马卷土重来,并抱着不消灭汉军绝不撤兵的决心。可是连续几个月围攻,匈奴人始终没有攻入疏勒城。守城的汉军早已弹尽粮绝,死亡大半。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将盔甲和弓弩煮了,这些盔甲和弓弩大多都是用牛皮牛筋做成的。即使这样,耿恭也没有想过要投降,哪怕匈奴许以高官美女,亦不动心。其间,耿恭甚至杀了一名前来劝降的匈奴使者。 第二年,救援的汉军终于来到疏勒城,耿恭他们只剩下*后26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耿恭回到长安后,中郎将郑众为其请功上书,称赞说: 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后汉书??耿恭传》) 一句“不为大汉耻”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对“不忘国耻”的现代中国人来说,没有丝毫违和感。 吕思勉先生著《白话本国史》,在谈到汉代兵制时有一段著名的史论。他说,秦朝和西汉时期,“去古未远,人民尚武的性质还在,无论什么人,发出去都是强兵”,将帅里头也极多慷慨效命的人。比如东汉的班超,又如西汉的李陵,以步卒绝漠,这是历史上只有这一次的事情。有这种民气和民力,倘使真能利用,中国的国力实在可以扩张到无限。偏遇着秦始皇、汉武帝两个人,把民力财力大半消耗在奢侈淫欲的一方面。 秦始皇的用兵,已经很不经济;汉武帝更其专信几个椒房之亲,家无法度,以致总算起来,总是败北的时候多,胜利的时候少。细看《汉书??匈奴列传》可见,伐大宛这一役,尤其是用兵不经济的确证。汉朝用兵,所以结局总获胜利,是由于这时候中国和外国的国力,相差太远,并不是用兵的得法。这种用兵,结局虽获胜利,毕竟是以*大的劳费,得*小的效果的。就使胜利,也所得不偿所用兵的所失。这种用兵,实在一无可取。 中国大有可为的时代,就给这两个人弄糟了。然而后世,反而很多崇拜他、原谅他的人,可谓侥幸极了。 在某种意义上,秦弩和汉弩就是中国国力的典型象征。依靠可怕的汉弩,步兵可以对强势的骑兵展开反击,*艰难的时刻,甚至可以煮弩为粮。战争是意志的较量,汉弩在这个细节上足以改变历史上农耕民族意志弱于游牧民族的成见。 更复杂、更强大的汉弩,完全弥补了农耕民族面对游牧民族的身体劣势。从此以后,中国历代中原王朝都致力于发展技术和提高生产力水平,以装备了先进战争机器的大量普通人,来对抗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精悍骑兵。

作者简介

杜君立,关中人,通识历史写作者。主要作品包括:《历史的细节》(五卷本)、《现代的历程》、《新食货志》、《历史的慰藉》等。其中《现代的历程》曾获得2018年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奖,“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