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士与科举-中国考试制度史
读者评分
5分

选士与科举-中国考试制度史

1星价 ¥17.8 (3.7折)
2星价¥17.8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0条)
***(三星用户)

历史的细枝末节

现在喜欢看一些这种分类比较细的书,从微观了解宏观。

2024-01-23 16:22:24
0 0
西林乾***(三星用户)

本书主要讲述古代的选士制度,及由此而来的科举考试,细说历史上的选才过程。

2023-07-10 22:11:4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07805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4页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540780500 ; 978-7-5407-8050-0

本书特色

中华文化研究小丛书   第二辑   《大丈夫孟子》高专诚著   《王国维评传》萧艾著   《选士与科举——中国考试制度史》沈兼士著   《宋词文化说》沈家庄著   《旧戏新知》霍不思著   《中国出土文献概述》张积著   《中国古代歌谣》王娟著   本丛书**辑《敦煌遗书》得到韩国一出版社的邀请,正在安排版权输出事宜。   

内容简介

    怎样选拔人才,是历朝历代君王十分关心的宏大命题,关乎朝纲,系乎国运。选士制度,渊源于成周时代,一直推行到隋文帝开皇年间废止。科举制度,隋开端,至唐而备,在我国政治制度史上有过辉煌的成就。   本书主要讲述古代的选士制度,及由此而来的科举考试,细说历史上的选才过程。并特别指出,历代对于考试制度的推进,唐代的贡献,在于倡导自由独立的精神;宋代的贡献,则为其公允缜密的方法,对如今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改革提供参照。   

目录

1 编辑大意

1 **章 弁言

5 第二章 周代的选士制度

5 **节 周代的乡举里选

9 第二节 周代的学校

12 第三章 汉代的选士制度

12 **节 汉代的察举

32 第二节 汉代的学校

38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

38 **节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55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诸科策士

61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学校

74 第五章 隋唐的考试制度

74 **节 隋唐的科举

95 第二节 隋唐时代与科举有关的教育制度

104 第六章 宋代的考试制度

104 **节 宋代的科举

137 第二节 宋代与科举有关的教育制度

146 第三节 辽金两国的科举制度

151 第七章 元代的考试制度

151 **节 元代的科举

156 第二节 元代与科举有关的教育制度

160 第八章 明代的考试制度

160 **节 明代的科举

169 第二节 明代学校和科举相辅而行的制度

185 第九章 清代的考试制度

185 **节 清代的科举

212 第二节 清代学校和科举相辅而行的制度


展开全部

节选

  编辑大意 一、查我国考试之萌芽,已肇端于《尚书》;唯历时悠久,文献难征。而《周官》一书所述周代文官制度,后世亦有人加以考证指为伪托者。兹于本编第二章中依《礼记·王制》等篇所载略述其梗概,以为此项制度之滥觞。 二、汉代初年所举行之“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尚属乡举里选性质;迨后汉左雄改制:“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始由选举制度兼备考试方式之雏形,故于本编第三章中略述其沿革及递嬗之轨迹,俾知创制之由来。 三、魏晋南北朝时代所行之“九品中正制”,*初原系乱世权宜之计,后以积习难改,因循迁就,流弊滋多,致门阀士族之贵族政治,为当时所诟病。唯秀孝等科之策试,亦间有举行,而时举时辍,未能切实普遍实施,故于本编第四章略述其创制之经过,以供参考。 四、隋唐时代始创立科举制度,科目纷陈,士子怀牒自进,自由竞争,一律平等,得以脱离选举之羁绊而划然独立,并奠立考试权独立行使之精神,实为中国民权发展史上一大进步。又唐代举士与举官分途,其考试方式亦各有不同,故于本编第五章中分别叙述,以明原委。 五、宋代开国之初,科举制度大多沿袭唐制,而方法更趋严密。其经礼部考试及格者,即可服官任职,不须再经吏部之考试,此为推行“考用合一”必有之措施。其后则有经义、诗赋、策论之争,意见分歧,愈演愈烈。迨王安石变法,则以“三合法”取士,学校与科举互为盛衰,故本编第六章加以叙述,以明沿革,并将辽、金二国所举行之科举制度,附列为本章第三节。 六、元代以蒙古族入主中原,其举行考试,仅为牢笼人心,且不能忘情于民族间之成见,取士标准,既有区别;科目出身,亦多轩轾,自属有欠公允,故于本编第七章有所叙述,俾知当时实际情形。 七、明初三途并用,驳而不纯,致多流弊,于是又不能不重视公正平允之考试制度;唯以文体适用排偶,谓之“制义”,空疏无用,足以败坏人才,殊为后世所诟病。故于本编第八章中予以叙述,实非当时创制始料所及。至其创立“翰林院”,为培养国家清要人才之所,亦有足多者,故并叙及之。 八、国家政治制度之递嬗,时代愈后,则愈见完备。考试制度延至清代,因积有千余年历史上之沿革,斟酌损益,愈臻完备,故于本编第九章中详加叙述,尤其对于科名之来源,考据较详,以供参考。 九、学校教育与考试制度互为表里,无论在直接或间接方面,均有其不可分割之密切关联,故本编各章于**节考试制度后,并附述历代学校教育制度,以免缺漏。 十、本编各章节所引证之资料,均经注明其书籍名称;其较为详细者,则以“附注”说明于各章节之末,以明原委,而资参考。 十一、本编“宋代的考试制度”,有一部分资料,系参照侯绍文先生之大作,谨致谢忱。 十二、编者学识谫陋,从事此项艰巨任务,既知汲深绠短,力有未逮;且参考书籍,亦多欠缺,仅就其荦荦大者予以叙述,俾知此项制度创制及沿革之经过。至所评论得失各点,亦多属根据古今学者通儒之论著,并非杜撰之书,此应特加声明者。唯以时间勿促,纰缪遗漏,所在多有,尚祈海内外鸿儒硕学多所指教,毋任企幸! 编者沈兼士谨识 第二章周代的选士制度 **节周代的乡举里选 国家因为要达到统治的目的,就要设立许多机关。在这许多机关中,都需要有人来处理公务,于是有了选举问题。选举是和世袭对立的。世袭之法:一个位置出缺,便有一个合法继承的人,不容加以选择。选举之法则不然,它是毫无限制,可以任有选举权者,选举*适当的人士去担任公职的。 选举制度,在三代以前,是与世袭并行的。俞正燮《癸巳类稿》中有一篇“乡兴贤能论”说:“古代的选举,是限于士以下的,大夫以上乃是世官。”古代举士皆出于学校,《王制》载有虞氏、夏后氏、殷代、周代的养老皆有学。《周官》载:“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通志》注:物犹事也,兴犹举也。民之三事教既成,乡大夫举其贤者能者,以饮酒之礼而宾客之,既则献其书于王也)。一曰六德(《周礼》六德:智、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周礼》六行:孝、友、睦、渊、任、恤);三曰六艺(《周礼》六艺:礼、乐、射、御、画、数)。诗书礼乐,谓之四术;四术既修,九年大成。”凡是乡大夫的属宫,都有考察其民德行道艺之责。“三年大比,则举出其贤者能者,献贤能之书于王,此之谓使民兴贤,入使治之;使民兴能,出使长之。”俞正燮说:“入使治之,是用为乡吏,即比闾族党之长;出使长之,是用为伍长。”比闾族党等,当系民主部族固有的组织,其首领,都是由大众公举的。又在封建政体的初期,主持国政者为求政治整饬起见,不得不逐渐引用下级分子,乡间的贤能乃渐有升用于朝廷的机会,那便是《礼记·王制》所说的制度:“乡老论士之秀者,升诸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诸学曰俊士;既升于学,则称造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为辨论官才(官指各种机关,谓分别其才能,适宜于在何种机关中办事),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然后因其才而用之。”《礼记·射义》载:“诸侯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以中之多少,而定得与于祭的可否,可见射宫即在太庙之中。古代规制简陋,全国只有一所明堂,也就是宗庙,就是朝廷,就是君王所居的宫殿,亦复是其讲学的学校。到后来,这许多机关才逐渐分开而成为各别的建筑了。合观《周官》《王制》《射义》之文,可知古代各地方的贡士,是专讲武艺的。后来文治渐渐兴起,于是所取的人才不再限于一途。所以司马要辨论官才,此时的司马,乃以武职兼司选举事务,并非以武事做选举的标准。此为一选举的逐渐扩大,也就是世袭制度日就式微了。 以上所选周代选士的制度,初由乡举里选,继由乡大夫(乡大夫:官名,《周礼》地官之属。王有六乡,每乡卿一人,各掌其乡之致教禁令。按《周礼》乡大夫、州长、党正、族师、闾胥、比长,皆其时地方自治之官吏,故诸侯亦皆有乡大夫,以大夫为之)以乡饮酒礼(乡饮酒礼:古之乡学。三年业成,必考其德行,察其道艺,而兴共贤者能者,以升于君。将升之时,乡大夫为主人,兴之饮酒而后升之,谓之“乡饮酒礼”,即后世科举之宾兴也。《仪礼》有“乡饮酒礼”篇)贡举到诸侯或天子。其评选人才的标准分为三等:德行为上,其次治事,再次言语,一律皆采取平日的素行。这些人才,并不限定由学校出身,可是他们的造就和资望,皆比较高出于学校出身的,所以一被选举以后,往往破格录用。这一段情形,我们可从《仪礼》的“乡饮酒礼”和《礼记》的“射义”“文子”“世子”诸篇中,知道得很详细。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成周时代的社会教育已经普及;其实在上古时代,各氏族选举长老组织氏族会议的遗风,这乃是民族进化史上的一般情形罢了。 第二节周代的学校 学校之制,以三代为*备。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学”是大学,“校”“序”“庠”都是民间的小学。孟子又说:“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庠者,养也。”这是行“乡射”和“乡饮酒礼”的地方,使人民看了,都要受到感化的。 成周的学制,是集虞、夏、殷三代的大成,分“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为贵族子弟修学之所,“乡学”为平民子弟修学之所。“国学”依程度的深浅,分为小学、大学两级。八岁入小学,十五而就大学。《大学》一篇,是言大学堂之事;《弟子职》一篇,是言小学堂之事;《内则》一篇,是言女学堂之事;《学记》一篇,是言师范学堂之事。其他如农学、工学、商学、兵学等亦都有学堂(见《管子》《论语》《左传》等书),其教育之普及如此。《礼记·王制》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雝[同“雍”,下同]”,诸侯曰“泮宫”。 关于天子之“学”有二说:一说天子之学有五:中为“辟雝”,亦曰“太学”,养老之所也;周环以水,水南为“成均”,亦曰“南学”,学德之所也;北为“上庠”,亦曰“北学”,学书之所也;东为“东序”,又称“东胶”,亦曰“东学”,学射之所也;西为“瞽宗”,又称“西雝”,亦曰“西学”,学礼习乐之所也。”(孙诒让《周礼正义》)而《大戴礼》亦载有“五举”之制:帝入“东学”,尚亲而贵仁;帝入“南学”,尚齿而贵信;帝入“西学”,尚贤而贵德;帝入“北学”,尚贵而尊爵;帝入“大学”,承师而问道。”虽内容或有不同,其为“五学”之制则一。一说天子之学有四:“虞庠”在其北,“夏序”在其东,“商校”在其西,当代之“学”居中,南面而三学环之,命之曰“胶”,又曰“辟雝”。(《松滋县学记》)以上两说虽略有出入,但认为周代的学制,为综合虞、夏、商三代的学制则同,这是周代中央学制的大概情形。至于地方的学校,则谓之“乡学”,属于小学性质。在乡(万二千五百家)设有“虞庠”,在州(二千五百家)设有“夏序”,在党(五百家)设有“商校”,在闾(二十五家)设有“塾”,这是周代地方学制的大概情形。 故周代的学制,为政教不分的制度。当时教育为行政*重要的一部门,以普及教育为实施政治的方法。论职务则官师不分,论目的则“礼乐政刑,其揆一也。”《尚书》载:“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礼记·学记》载:“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可见君之与师,名虽二其实则合而为一。君师既属合一,则教育和行政自不能有明显的划分了。所谓教育机构,如:明堂、辟雝、庠、序、学、校等,并非专施教育的处所。《诗经·灵台》:“虞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雝。”是“辟雝”为聚乐游宴的所在;《鲁颂·泮水》:“鲁侯戾止,在泮饮酒。”“允文允武,昭假烈祖。”“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是诸侯之“学”名“泮”的,为饮酒、献囚的所在。《礼记·王制》:“天子将出征,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一是学校为祭祀、献囚、献馘的所在。清代阮元说:“明堂者,天子所居之初名也。是故事上帝则于是,祭先祖则于是,朝诸侯则于是,养老、尊贤、教国子则于是,飨射、献俘馘则于是,治天文告朔则于是,抑且天子寝食恒于是。” ……

作者简介

沈兼士(1887—1947),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教育学家。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曾与其兄沈士远、沈尹默同在省立一中、北大任教,有“北大三沈”之称,为中国新诗倡导者之一。著有《文字形义学》《广韵声系》《段砚斋杂文》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