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及应用

包邮山地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及应用

¥111.8 (7.5折) ?
1星价 ¥111.8
2星价¥111.8 定价¥1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371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56页,[28]页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030637116 ; 978-7-03-063711-6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和归纳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成果, 主要内容包括山地建设用地特征、基于工程建设对生态安全影响程度的土地区划、基于生态安全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山地村镇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基于三维斜坡失效概率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基于GIS平台的适宜性评价方法实现与系统开发。

目录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3
一、生态安全 3
二、山地村镇 4
三、村镇建设用地 4
四、土地适宜性评价 4
第四节 研究现状 6
第五节 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9
一、主要内容 9
二、研究思路 10
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 山地建设用地特征 13
**节 地质地貌特征 13
第二节 生态特征 15
第三节 人地关系 16
第四节 自然灾害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三章 基于工程建设对生态安全影响程度的土地区划 20
**节 区划的含义和必要性 20
第二节 区划指标体系 22
一、原则 22
二、指标体系 23
三、指标定量分级 24
第三节 评价方法及模型 26
一、评价单元划分 26
二、综合风险矩阵评价模型 27
三、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30
四、GIS支持下的评价方法 31
五、结果调整 32
第四节 应用实例 32
一、指标体系建立 32
二、单因子土地区划 33
三、综合土地区划 36
第五节 “反规划”理念下的山地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37
一、“反规划”理念下的评价方法构建 37
二、评价实例 39
第六节 本章小结 44
参考文献 44
第四章 基于生态安全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47
**节 建设用地适宜性影响因素分析 47
一、体系构建理论 47
二、因素选取原则 48
三、体系具体设置 50
第二节 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标体系构建 51
一、生态安全 51
二、地形地貌 51
三、地质条件 56
四、自然灾害 57
五、社会经济 62
六、指标体系 64
第三节 评价方法及模型 66
一、确定指标权重 66
二、建立评价模型 70
三、判定适宜性等级 71
四、适宜性等级修正 73
第四节 评价单元研究 73
一、网格单元 73
二、混合单元 103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13
参考文献 113
第五章 山地村镇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 116
**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6
一、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116
二、评价指标的组成 117
第二节 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118
一、地形地貌 118
二、岩土特征 125
三、地下水 126
四、不良地质 127
五、地震 131
第三节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132
第四节 多因子综合评价 134
第五节 应用实例 135
一、研究区概况 135
二、单因子评价 138
三、多因子综合评价 142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44
参考文献 144
第六章 基于三维斜坡失效概率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145
**节 基于GIS的斜坡单元划分与斜坡单元数据集构建 145
一、斜坡单元划分 145
二、斜坡单元数据集构建 151
第二节 基于斜坡单元数据集的三维土质斜坡稳定性评价 156
一、三维土质斜坡极限平衡法基础理论 156
二、基于斜坡单元数据集的三维土质斜坡极限平衡法实现 159
三、基于斜坡单元数据集的三维临界滑动面搜索方法 165
四、三维土质斜坡可靠度评价 178
第三节 基于斜坡单元数据集的三维岩质斜坡稳定性评价 185
一、三维岩质斜坡极限平衡法基础理论 186
二、基于斜坡单元数据集的三维岩质斜坡极限平衡法实现 190
三、三维岩质斜坡可靠度评价 201
第四节 应用实例 208
一、示范区概况 208
二、数据获取 209
三、评价结果 212
第五节 本章小结 219
参考文献 220
第七章 基于GIS平台的适宜性评价方法实现与系统开发 221
**节 GIS系统简介 221
第二节 基于GIS平台的适宜性评价方法实现 222
第三节 二次开发技术简介 233
一、二次开发技术发展 233
二、组件式技术 234
三、ArcGIS Engine 235
四、Visual Studio 2010 238
五、C#语言 238
第四节 基于GIS平台的适宜性评价系统开发 238
一、二次开发的主要专业工具 238
二、系统目标 242
三、系统需求分析 242
四、系统设计 244
五、系统实现 247
第五节 本章小结 254
参考文献 255
彩版 257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