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81461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0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218146195 ; 978-7-218-14619-5

本书特色

《兴宁市革命老区发展史》是一本地方党史工具书,保留了兴宁市自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量地方党史资料,是今后进一步研究兴宁地方党史不可或缺的史料。

内容简介

《兴宁市革命老区发展史》是“广东省革命老区发展史丛书”中的一种,全书以时间为经,时间为纬,翔实再现了兴宁“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斗争史和发展史,讴歌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兴宁市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一部有价值的学习和研究史料。《兴宁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的出版,既是献给建党98周年、建国70周年的一份礼物,也是献给老区人民的一份礼物,对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老区精神,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目录

序言 **章 千年客邑 革命老区 **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建置沿革 第三节 自然资源 第四节 风土人情 第五节 革命老区镇村简况 第二章 农工运动 高潮迭起 **节 五四运动对兴宁的影响 第二节 农工运动的初步兴起 第三节 两次东征在兴宁的胜利 第四节 周恩来在兴宁的革命活动 第五节 建立党团组织推动群众运动 第六节 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第三章 土地革命暴风骤雨 **节 举行暴动建立工农武装 第二节 建立县区党组织开辟革命据点 第三节 第十二团解散与党组织的壮大 第四节 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 一、水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斗争 二、大坪与大塘肚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三、大信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斗争 四、新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斗争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第六节 五兴龙苏区的建立与发展 第七节 粤东北、闽粤赣苏区的形成 一、五兴龙苏区的发展与粤东北苏区的形成 二、闽粤赣苏区的形成 第八节 闽粤赣、五兴龙苏区的历史贡献 第九节 坚持斗争的兴龙苏区 第十节 “左”倾错误路线的严重危害 第四章 抗日救亡 风起云涌 **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形势及其对兴宁的影响 二、各种抗日救亡团体的建立 三、创办《岭东日报》和出版《救亡文摘》 四、妇女识字运动的兴起和工人夜校的建立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统战工作的开展 一、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二、做好上层人物的统战工作 三、从军事上做好抵抗日军侵略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 中共兴宁组织的重建和发展 一、重建中共兴宁支部 二、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 三、中共兴宁县工作委员会的建立 第四节 反击国民党反共逆流与坚持隐蔽斗争 第五节 “南委事件”的影响及兴宁党组织的恢复 一、“南委事件”的发生和应变措施 二、党组织遭到破坏,党员被迫转移 三、抗战后期的形势 四、中共兴宁组织的恢复 第五章 积极斗争 谋求解放 **节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 第二节 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 一、中共梅兴丰华边县(工)委员会成立 二、中共梅兴平蕉边县(工)委员会成立 三、中共梅兴平边县(工)委员会成立 四、中共丰华兴边县(工)委员会成立 第三节 大力支持游击区的斗争 一、建立秘密交通线 大力支持游击区 二、扩大游击区 开展武装斗争 第四节 广泛开展统战工作 一、广泛宣传发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 二、组建革命群众组织 三、成立地工团和新工团 四、开展统战工作,分化瓦解敌人 第五节 策反起义兴宁解放 一、粤东起义 二、县自卫大队起义和整编 第六节 接管旧政权建立人民政权 一、兴宁县临工委和军管会的成立 二、中共兴宁县委和兴宁县人民民主政府的成立 三、边三团和边六团的组建 第七节 抗击胡琏、谢海筹残军窜扰保卫胜利果实 第六章 翻身作主 探索发展 **节 恢复发展经济 一、工农业初步发展 二、大力兴修水利 第二节 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一、开展清匪反霸 二、推行土地改革 三、支援抗美援朝 四、中央慰问团来兴宁 第三节 农业、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20l 第七章 改革开放 进发活力 **节 经济体制全面改革探索发展 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4 二、推动工业调整改制 三、搞活商贸流通行业 第二节 推动教科文事业发展 一、科教文全面发展/2lO 二、旅外乡贤助力家乡建设 第三节 撤县设市加快发展 第四节 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第八章 砥砺奋进 再谱新篇 **节 经济实力 第二节 基础设施 第三节 城市建设 第四节 园区建设 第五节 农业发展 第六节 生态建设 一、林业生态方面 二、水生态方面 三、环境治理方面 第七节 “创文”活动 一、全面谋划部署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三、广泛宣传发动 四、整治城乡环境 五、加强文化建设 第八节 教育强市 第九节 文化旅游 第十节 扶贫开发 第十一节 乡村振兴 第十二节 健康兴宁 第十三节 党的建设 第十四节 苏区振兴 第十五节 民生民利 第十六节 平安兴宁 第十七节 砥砺前行 齐心筑梦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富民强市 二、创新驱动引领,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三、坚守环保底线,加快美丽城乡建设 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五、持续改善民生,提升共享发展水平 附录 附录一 革命先烈 附录二 革命遗址 附录三 档案文献 附录四 革命歌谣 附录五 大事记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兴宁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委员会,经中共兴宁市委批准,于2018年成立,由编委会顾问、编委会、编委会办公室、编辑部具体负责兴宁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的编纂工作,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全面而客观,做到观点鲜明、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按全国、省老促会的要求完成编纂任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