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142604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8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214260499 ; 978-7-214-26049-9
本书特色
本书全方位记录古村落的历史、人文与现状;以简约的文字配上照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出必要的提示,可以让到访者迅速抓住要点,找到门道,顺熟地品尝出古村所拥有的可以见到、触摸到、体验到的实实在在的美丽。
内容简介
从2004年开始,文化部、住建部,江苏省、苏州市政府先后公布了数批全国、江苏省、苏州市等不同级别保护的“历史文化名村”与“传统文化古村落”,苏州市吴中区有13座古村落名列其中。这些古村落中保存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村村各不相同,各有各的韵味,值得一一品味和观赏。本书图文并茂地逐一介绍了这13座古村落,并梳理总结了它们从建村、发展到繁荣的共同特点,以及值得保存的古迹和值得传承、弘扬的精神特质。 本书的出版,将让读者了解古村历史,汲取古村精华,有益于当前正在兴起的古村游热潮。参观者可掌握重点,深入探味,获得滋养,并让更多人能够慧眼识珠,使更多的古村落得到有效保护。
目录
◎初识古村落
天人合一创聚落商帮传承成古村
◎行走古村落
杨湾——山间通衢 太湖港湾
陆巷——状元宰相故里 院士教授摇篮
三山岛——争说仙境蓬莱 恰似人间桃源
翁巷村——东山大族聚居 商帮名宅云集
明月湾——试问*幽处 号为明月湾
西蔡和东蔡——消夏*佳湖湾 皇亲择居山村
角里——山水秀聚地 两省交会村
堂里——堂多汇成村 雕梁彩满堂
植里——石桥跨两岸 古道通南北
东村——先贤栖隐成村巷 游龙艳遇是传闻
后埠——古称梅梁里 孝子美名传
徐湾——一叶小岛藏古村 湖涛不惊尤醉人
◎耕读古村落
村巷里湾姓氏定名——古村落的定名
阴阳适配天人合一——古村落的选址
千年名木古村地标——古村里的古树名木
牌坊牌楼 古村荣耀——古村里的牌坊与牌楼
井水汩汩供村给人——古村里的水井
睦邻护宅多设巷门——古村里的巷门
高墙大宅堂名纷呈——古村里的“堂名”
祠堂庙祭宗族传人——古村里的“祠堂”
装饰主题含意深深——古村里的装饰元素
建筑构件各有专称——古建筑构件名称
◎品味古村落
古村里的节庆岁华
古村里的红白利市
古村里的治家文化
古村里的鱼文化
古村里的茶文化
古村里的美味佳肴
◎古村旅游资讯
吴中古村旅游百事通
吴中古村分布示意图
跋
节选
天人合一创聚落 商帮传承成古村 ——吴中古村落的传承与发展 人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要聚集而居的。因为这样,可以抵御野兽的侵袭;可以协同从事渔猎和采摘,分享共同劳动的成果;可以繁衍子孙后代……*早他们的集群,被称为原始部落。社会形态开始为母系氏族公社,并逐步演进为父系氏族社会。人类的生活形态,则从不断游移演变为定居模式,“村落”的概念,也就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 太湖地区出现人类的历史,可以远溯到一万多年前,这已为三山岛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得到证实。而对草鞋山、越城、张陵山、澄湖、梅堰等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可以证实:早在六七千年前人类聚居的村落已经遍布于太湖流域的许多地方,有的村落范同还相当大。只可惜这些村落早已湮灭,现在已完全看不到它们先前的面貌,只能通过考古发掘,复原当年的某些存在。 农耕文明的发展是缓慢的。古村中的原住民,绝大多数是背朝青天脸朝土的农民。翻过来一熟,翻过去一熟,年复一年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的生产资料。他们依靠耕种土地,获得粮食;通过养猪、养羊、养鸡鸭,捕鱼捉虾,种植蔬菜,获得副食品;通过养蚕、种植葛麻,解决穿衣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切生老病死,顺其自然。古村落中的原住民,世世代代居守在这里,变化非常小。 随着社会分工的确立,“交换”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于是便产生了“市井”与集镇。同时随着家庭私有制的形成与扩大,对生产、生活资料占有程度不同,阶级油然而生。当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时,又产生了国家。集镇、城市、国家,既有地域的概念,又有经济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国家有朝代的更迭,疆域也有大小的变化,但村落始终在社会的*基层。住民们在这里劳动、生息和繁衍。在这里有他们的住所,有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住民们在这里结成*基本的、协调的相互关系,形成大家都认同的文化……所以有许多村落可以存续千年。 细数国家和苏州市公布位于吴中区的13个古村落,洞庭东山有杨湾、陆巷、三山岛、翁巷4处;洞庭西山有明湾、东村、后埠、堂里、东蔡、西蔡、用里、植里等8处;太湖度假区有位于叶山岛的徐湾村,基本都散布在太湖中的群岛之上。太湖山青水绿,确实是适合人居的福地。 洞庭东西两山,在18世纪之前,乃是太湖中的两大岛屿。非舟不达,交通相当不便。直到清乾隆年问,由于湖水夹带的泥沙逐渐淤积,洞庭东山与附近的陆地才开始连成一片,变成半岛形式。由于相对闭塞,使东、西两山成为历史上少有的“桃花源”。这里山不高雄,但植被丰厚;水虽浩渺,却少见惊涛。青山秀水,递相萦抱,故谓兹乃“物外之灵峰,人间之福地”,成为两处*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 洞庭东西两山的物产,据金友理《太湖备考》所述:“湖中之山,地小而瘠,故物产甚寡,产亦无珍异,然亦无取其有珍异也。”然观其所录,还是蛮丰富的。特别是果之属,经年有十八熟之称。春有梅、桃、李、杏,还有樱桃,已经非常丰富。初夏之枇杷汁多核小,有“金蜜罐”“银蜜罐”之称。夏至的杨梅乌而赤紫,味甘甜略带微酸,投到嘴里轻轻一抿,汁水滋滋渗出,既生津,又解渴。秋天更是收获的季节,银杏、板栗、石榴之后,又有甜枣与雪柿。入冬则迎来“树树笼烟疑带火”“洞庭橘熟客分金”的时节,此时橙、真柑、橘、香橼相继上市,洞庭山中*热闹的季节到了…… 这里水中的出产也很丰富。除拥有水乡地区盛产的菱、藕、芡实、茭白等“水八仙”之外,太湖莼菜独享佳名。水中鳞介之属,除特有的“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之外,鳊、鲫、鳙、鲢……应有尽有。此外,太湖中的刀鲚,味腴而美的斑鱼,张志和诗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鳜鱼;苏顿诗中“笠泽鲈肥人脍玉”中的鲈鱼,都可谓人间至味。太湖中的螃蟹,绝不亚于阳澄湖所产,历来都是人们交口称道的席上珍馐…… 洞庭东、西山*缺的,便是粮食。正如《太湖备考》中所述:“民以食为天,食以谷为主,而谷非田不产。山中之田,可稼者少。以物产而论及之,使览者知山民之艰食也。”山中缺粮,历来如此。即使在“以粮为纲”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东山实施“大包围”、西山筑坝在消夏湾进行围湖造田,向湖水要粮的年月里,这里的口粮自给问题,仍未完全得到解决。历史上两山人赖以生存的粮食,始终依靠横泾米市源源不断地供给,所以洞庭东、西山的粮田特别金贵,这里也绝不是一个可以完全封闭而实施自给自足的地区。 P3-6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3.1¥68.0 -
朱元璋传
¥14.0¥3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中国近代史
¥6.0¥20.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16.0¥45.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8.9¥29.8 -
中国通史
¥18.5¥45.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9¥58.0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15.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