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地平线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消失的地平线

¥9.3 (2.4折) ?
1星价 ¥18.6
2星价¥18.6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卡尔维***(三星用户)

经典东方主义小说,领头的还都是西方人,里面的元素倒是很经典:东方神秘地域,异域宗教美人风景,长生不老。个人感觉有价值的是该书出版于1933年,里面的白人不老活佛托孤给主角大概说的,文明将要在战争中毁灭,希望主角能保存香格里拉这点文明的火种云云

2025-01-25 20:50:4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05556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47055564 ; 978-7-5470-5556-4

本书特色

《国家地理》上向西方介绍了神秘的木里王国,后来成为了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所命名的隐秘乐土的香格里拉的原型,而香格里拉也从此成为了一个*有魅力的名字,代表世外桃源、神圣乐土、神秘、安详、纯净等等一切的想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汀阳
为何要让人们拥有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从而无法沟通?为何要让分歧滋生,战争席卷,为何香格里拉只能隐藏在那消失的地平线?为何大同世界,天下为公只能存在于思想家、哲学家的梦想之中?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
对于我其他的书,我从来没有如此期待取得成功,因为《消失的地平线》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一种感情宣泄,我希望找到共鸣者。
——詹姆斯·希尔顿

内容简介

《消失的地平线》是英国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经典作品。小说主要叙述了英国驻巴基斯坦的领事康维及助手马林森上尉、法国人布林克洛小姐、美国人伯纳德在一场有预谋的劫机事件发生后,来到了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秘境——香格里拉。在当地长老的带领下,他们四人一层层揭开了香格里拉的秘密——这里宛如一座世外桃源,没有繁杂的琐事和无谓的纷争,陪伴人们的是肖邦的失传之曲,窗外熠熠生辉的卡拉卡尔山,永不老去的少女还有那缓缓流动的时光。或许就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场幻境,亦或是*终的归宿。

目录

第????一????章001

第????二????章018

第????三????章037

第????四????章051

第????五????章069

第????六????章086

第????七????章111

第????八????章131

第????九????章144

第????十????章160

第?? 十一??章185

尾??声 205


展开全部

节选

五月的第三周,巴斯库尔的形势愈加恶化。到了五月二十日,安排到白沙瓦撤离白人居民的空军运输机都已抵达。这些居民大约有八十人,大部分都安全地乘坐军用飞机越过了群山。几架不同型号的飞机也加入了运送行列,其中有一架飞机是钱德拉普尔大君借给空军使用的。上午十点钟,四名乘客登上了飞机 :东方传教团的诺贝达·布林克洛小姐,美国人亨利·伯纳德,领事休·康维和副领事查尔斯·马林森上尉。几个名字后来曾出现在印度和英国的报纸上。
康维当时三十七岁,在巴斯库尔待了两年。现在从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去看,他从事的工作就像是在赛马中下错了赌注。他生命的一个阶段在那时就结束了。原本几周之后,或是回到英国休假几个月之后,他就会被派驻到其他地方 — 东京或是德黑兰,马尼拉或是马斯喀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未来会怎样。他从事领事服务已经十年,这十年已经足够检验出他的能力,也能让他估量出自己还有多少机会。他知道那些肥缺轮不到自己,但他对那些肥缺也没什么兴趣,这并非是那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庆幸。他更喜欢做一些非正式却很独特的工作,即使薪水不高。在别人眼中他所做的也不是什么好工作,他却觉得自己做得很好,那是多姿多彩而又相当愉快的十年。
他身材高大,皮肤是古铜的,棕色的头发剪得短短的,一双暗灰蓝色的眼睛。他不笑的时候看起来有些严肃而忧郁,可笑起来又显得那么孩子气(尽管这种情形并不多)。当他工作特别辛苦或者喝得太多的时候,左眼附近会有轻微的抽搐。撤退前的一天一夜,他一直忙着捆扎和销毁文件,因此当他爬进
机舱的时候,眼睛附近的抽搐特别明显。他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仍非常高兴被安排坐上这位大君的豪华专机,而不是其他拥挤的军用运输机。当飞机升入高空之后,他尽量让自己在座椅上坐得舒服些。他是那种习惯了艰苦的人,因此把偶尔舒适的生活作为小小的补偿。他可以忍受去撒马尔罕的旅程艰辛,但是一想到从伦敦到巴黎的路上可以舒适而安逸地在飞机上度过,他又振奋了起来。
飞机飞行了一个多小时以后,马林森说他觉得飞行员没有按照直线飞行,接着就立即坐到了前排的座位上。马林森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有粉红色的脸颊,很聪明但却没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是公立学校的局限造成的,但是又有其优秀之处。他被派往巴斯库尔的主要原因是一次考试没有通过。在那里,
康维与他相处了六个月,开始有点喜欢他了。不过康维不想费力气在飞机上与他闲聊。他懒洋洋地睁开眼睛回答 :“飞行员应该*清楚飞哪一条航线。”
半小时之后,疲倦和飞机马达的轰鸣让他昏昏欲睡,马林森又来打扰他。
“我说,康维,我以为应该是芬纳在驾驶飞机。”
“怎么,难道不是他吗?”
“那家伙刚才转过头来,我发誓他不是芬纳。”
“这很难说,隔着玻璃板。”
“我到哪都能认出芬纳那张脸。”
“好了,那么一定是别人了。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关系。”
“但是芬纳肯定地告诉我,他会驾驶这架飞机。”
“他们一定是改变了主意,让他驾驶另外一架飞机。”
“噢,那么这个是谁呢?”
“我亲爱的孩子,我怎么会知道呢?你该不会是以为我记得每一位空军上尉的脸吧?”
“可是我认得他们中的很多人,但却没有认出这个家伙。”
“那么他一定是少数你不认识的几个人之一了。”康维笑了笑,“我们很快就到白沙瓦了,你可以跟他认识一下,让他自己告诉你吧。”
“照这样的话,我们压根就到不了白沙瓦。这个人完全偏离了航线。而且我也毫不奇怪,飞得那么高,他也不知道飞到了哪里。”
康维倒不担心。他习惯了飞机旅行,把一切都看得理所当然。此外,他到了白沙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急着去做,没有什么特别的人急着去见。因此,旅程究竟是四个小时还是六个小时,他完全都不关心。他没结婚,到达之后也不会有温柔的问候。他在那里倒是有些朋友,其中几个也许会带他到夜总
会喝点酒,这是一种很愉快的期待,但也并不足以令他特别渴望。
当回顾过去那令人欣慰却不十分令他满意的十年时光时,他也并没有叹息。变化无常,短暂的闲暇之后又变得很不安定,这就是他对自己过去那段时间*好的总结,同样是对世界形势的总结。他想到了巴斯库尔、北京、澳门以及其他经常去的地方。*遥远的地方就是牛津,战后他曾回到那里做过几年的指导教师,讲授东方历史,在洒满阳光的图书馆里查阅尘封的资料,推着自行车在大街上漫步。这情景很是吸引人,却不会让他激动 ;他依然有种感觉,那就是自己仍是过去的一部分。
一阵熟悉的倾斜提醒他飞机即将降落。他很想拿马林森坐立不安的样子开开玩笑,可是那个年轻人忽然站了起来,他的头撞到了舱顶上,把窄窄的过道另一边正在打瞌睡的美国人伯纳德吵醒了。“上帝,”马林森叫道,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窗外,“看下面!”
康维望了过去。可看到的景象并不是他预料的那样,当然,如果他曾预料过什么的话。他看到的不是整齐的、呈几何形状排列的兵营以及巨大的长方形的飞机库,眼前除了一片笼罩在茫茫浓雾之下被太阳烤成了红褐色的荒野之外,别无他物。尽管飞机急速下降,但仍然超出了正常飞行高度很多。连绵起伏的山脉若隐若现,距离云雾缭绕的山谷大约只有一英里。尽管康维此前从未在这个高度看到过,但这的确是典型的边境景象,这一切给他一种十分怪异的感觉,白沙瓦一定不在附近。“我认不出这是什么地方。”他说道。接着,他在马林森耳边悄悄地说道(因为他不想惊动别人): “看起来你是对的,这个人迷路了。”
飞机继续以惊人的速度下降,越下降空气就变得越热,下面的一片焦土就像突然开了膛的火炉。一座座山峰从地平线上隆起陡峭的身影,此刻飞机正飞过一条曲折的峡谷,谷底满是散乱的岩石和干枯的河床,看起来就像洒满了坚果壳的地板。
飞机在气流中剧烈地颠簸,就像坐在波涛中飘摇的小船一般让人难受极了。四名乘客不得不紧紧抓住座椅。“看来他要着陆了!”美国人声音嘶哑地喊道。 “他不能!”马林森反驳道,“如果他想着陆,那他就是疯了!飞机会坠毁的,然后……”
但是飞行员确实将飞机着陆了。他用相当不错的技术让飞机颠簸着逆风停在岩沟边的一小片空地上。然而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更令人困惑和担忧了。
一大群留着胡子、戴着头巾的土著人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将飞机团团围住,除了飞行员不让任何人下飞机。那名飞行员爬下飞机之后与那些人激动地交谈着。这些清楚地表明,他并不是芬纳,也不是英国人,甚至连欧洲人都不是。此时,那些人从附近的油料堆里取来了几桶汽油,倒进了容量巨大的飞机油箱里。
四名被困在飞机里的乘客大声喊叫着,那些人只是咧嘴笑着,毫不理会地沉默着。当这四个人试图爬下飞机,哪怕只是做出*微小的动作,都会引来二十支来福枪的恐吓。康维会一点点普什图语,便用这种语言指责那些土著人,但却没有什么作用。而不管听到哪种语言,那名飞行员的唯一反应就是挑衅地向他挥舞手中的左轮手枪。正午的阳光照耀在机舱顶部,机舱内闷热得让人无法呼吸,再加上激烈的叫喊,里面的四个人几乎都晕了过去。但是他们却无能为力,因为在撤离时他们都不准携带武器。

相关资料

《国家地理》上向西方介绍了神秘的木里王国,后来成为了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所命名的隐秘乐土的香格里拉的原型,而香格里拉也从此成为了一个*有魅力的名字,代表世外桃源、神圣乐土、神秘、安详、纯净等等一切的想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汀阳 为何要让人们拥有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从而无法沟通?为何要让分歧滋生,战争席卷,为何香格里拉只能隐藏在那消失的地平线?为何大同世界,天下为公只能存在于思想家、哲学家的梦想之中?——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 对于我其他的书,我从来没有如此期待取得成功,因为《消失的地平线》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一种感情宣泄,我希望找到共鸣者。

作者简介

詹姆斯·希尔顿,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1900年出生于英国兰开夏郡,20岁出版小说处女作,33岁成为霍桑登文学奖获得者,42岁荣膺奥斯卡*佳剧本奖。其代表作有《消失的地平线》及《万世师表》。《消失的地平线》后被改编为电影,风靡全世界。译者孙月辉,1977年出生,辽宁沈阳人,译有《人性的弱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