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伤疾病中医特色外治169法

包邮骨伤疾病中医特色外治169法

¥24.2 (8.3折) ?
1星价 ¥24.2
2星价¥24.2 定价¥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4233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01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21423396 ; 978-7-5214-2339-6

本书特色

“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以“彰显特色、简明扼要、突出实用、助提疗效”为宗旨,每册分为概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其中概论部分对该专病外治法理论基础、常用外治法的作用机制、提高外治临床疗效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应用外治法的注意事项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临床应用部分以病为纲,每病通过处方、用法、适应证、注意事项、出处、综合评按六栏对药物外治法、非药物外治法进行详细介绍。 本书为其中一册,搜集了近几十年来骨伤疾病中医特色外治疗法。

内容简介

  《骨伤疾病中医特色外治169法/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搜集了近几十年来骨伤疾病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编撰而成。  《骨伤疾病中医特色外治169法/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分为“概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其中概论部分从骨科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提高临床疗效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应用的注意事项五方面进行阐述;临床应用部分以病为纲,每种疾病从处方、用法、适应证、注意事项、出处、综合评按等方面对药物外治法、非药物外治法进行详细介绍。  《骨伤疾病中医特色外治169法/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内容系统全面,对从事骨伤科的临床医生、学生、教师等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目录

**章 概论
**节 骨伤外治法历史渊源及发展
第二节 骨伤科常用外治法
第三节 外治法作用机制
第四节 提高外治法临床疗效的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应用外治法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 临床应用
**节 颈椎病
第二节 骨折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四节 肥大性脊柱炎
第五节 化脓性骨髓炎
第六节 肩关节周围炎
第七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第八节 腰肌劳损
第九节 急性腰扭伤
第十节 踝关节扭伤
第十一节 落枕
第十二节 足跟骨刺
第十三节 外伤血肿
第十四节 鹤膝风
第十五节 肋软骨炎
第十六节 腱鞘囊肿
第十七节 骨结核
第十八节 关节脓肿
展开全部

节选

  《骨伤疾病中医特色外治169法/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第二节 骨伤科常用外治法中医骨伤科外治法是指运用手法、手术或配合一定的器械以及药物等对损伤局部进行治疗的方法。外治法是和内治法相对而言的法则,在骨伤科临床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兹将基层临床医师常用如药物、封闭、针灸、针刀等常用外治法介绍如下。一、外用药物疗法外用药物治疗骨伤科疾病是中医骨伤科重要的疗法之一,它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具体贯彻内外兼治,即局部与整体兼顾的主要手段。外用药物治疗骨伤科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以膏药为主治疗各种创伤的方法和方药,应用贴敷治伤已很普遍。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介绍了洗、贴、掺、揩等外用方法和药物治疗骨关节损伤。到了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则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贴敷的方药。吴师机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理瀹骈文·略言》中提出“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与“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观点,颇为后世骨伤医家所推崇。骨伤科临床非常重视外用药的应用,并积累了很多外治经验,研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外治方法和药物。由于这些方法疗效卓著,易于掌握,作用直接,而且简便、价廉,所以经久不衰。按其剂型可分为贴敷药、涂擦药、熏洗药、湿敷药与热熨药。(一)贴敷药外用贴敷药应用*多的是膏药、药膏和药粉3种。使用时是将药物制剂直接贴敷在损伤局部,使药力发挥作用,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正如吴师机论其功用:“一是拔一是截,凡病所结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处,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1.药膏(1)药膏的配制是将药碾成细末,然后选加饴糖、蜜、油、水、鲜草药汁、酒、醋或医用凡士林等,调匀如糊状,涂敷伤处。近代伤科各家的药膏用饴糖较多,主要是取其硬结后药物本身的作用和固定、保护伤处的作用。饴糖与药物的比例按3:1调制。对于有创面的创伤,使用药物与油类熬炼或拌匀制成的油膏,因其柔软,且有滋润创面的作用。(2)药膏的种类①祛瘀消肿止痛类:适用于骨折、筋伤初期肿胀疼痛剧烈者,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定痛膏、双柏膏、消肿散等药膏外敷。②舒筋活血类:适用于扭挫伤筋、肿痛逐步减退的中期患者。可选用三色敷药、舒筋活络药膏、活血散等药膏外敷。⑧接骨续筋类:适用于骨折整复后,位置良好,肿痛消退之中期患者。可选用接骨续筋药膏,外用接骨散、驳骨散等药膏外敷。④温经通络、祛风散寒除湿类:适用于损伤日久,复感风寒湿邪,肿痛加剧者。可用温经通络药膏外敷;或用舒筋活络类药膏,酌加温散风寒、除湿的药物外敷。⑤清热解毒类:适用于伤后感染邪毒,局部红、肿、热、痛者。可选用金黄膏、四黄膏等药膏外敷。⑥生肌拔毒长肉类:适用于伤后创面感染者,可选用橡皮膏、生肌玉红膏、红油膏等药膏外敷。2.药粉药粉即散剂,又称掺药。(1)药粉的配制是将药物碾成极细的粉末,收贮瓶内备用。使用时或将药粉直接掺于伤口处,或置于膏药上,将膏药烘热后贴患处。(2)药粉的分类按其功用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止血收口类:适用于一般创伤出血,常用的有桃花散、花蕊石散、金花铁扇散、如意金刀散、云南白药等。②祛腐拔毒类:适用于创面腐脓未净,腐肉未去,或肉芽过长的患者。常用的有九一丹、七三丹以及红升丹、白降丹。③生肌长肉类:适用于脓水稀少,疮面新肉难长的患者。常用的有生肌八宝丹等,也可与祛腐拔毒类散剂掺合在一起应用。④温经散寒类:适用于损伤后期,气血凝滞,风寒湿邪痹阻疼痛的患者。常用的有丁桂散、桂麝散等。⑤活血止痛类:适用于损伤后,局部瘀血阻滞肿痛的患者。常用的有四生散、代痛散等。……

作者简介

胡永召,男,副主任医师,骨科硕士研究生。从医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曾到北京、上海、郑州、洛阳等地进修学习,擅长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微创接骨技术,关节镜、脊柱内镜微创治疗技术以及脊柱疾病的开放手术治疗等。善于运用中医正骨、中医辩证的优势治疗骨科疑难病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阶梯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